原標題:【地理志】諸葛軍壘
□王重揚
偶或有中午不回家,我就會沿河東行,一直到諸葛軍壘。走進仿古軍營柵欄大門,諸葛亮揮動羽扇,傲立臺上。
日光云影下的他,看不清臉龐和神色,只有一種氣勢,高立在前。
我望著他,一些文字和畫面懸浮腦海,有三顧茅廬的高雅傳奇、有三分天下的高談闊論,有鞠躬盡瘁的忠肝義膽、有屢次北伐的堅韌不拔。拾級而上,青磚壘成的城墻上,諸葛亮孤身一人,巡視著前方。
雕像身后有一片小池,荷葉碧綠,池水清淺。周圍是草地和園林,草色青翠,林木多彩,園林雖不大,卻整潔清新。幾條石子小路,把公園自然地切割成幾個板塊。靠南邊,有一個土崗,上有林木,天氣炎熱時,我便幾步跨上去,坐在土崗上,看看天地云影。前面是諸葛亮的背影,身后是南郭寺頂端的塔尖,清風一吹,很是愜意。
諸葛軍壘公園是新建的,這天水人都知道。諸葛軍壘又叫“無影墩”,據說農歷六月六日正午,太陽當空,軍壘四周沒有影子,成為一種奇觀。故而,當時的天水人把它稱作“無影墩”。那么,諸葛亮為什么要修這座軍壘呢?
時光回到一千八百年前。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諸葛亮作為蜀國丞相,身負托孤之重和復興漢室之責,夙興夜寐,一心要北伐,恢復漢室。他深知蜀國地小物乏、人才凋敝,要想統一天下、復興漢室,必須要盡早北伐,于是就數次起兵,主動進攻強敵魏國。
建興六年(228年)春,籌措已久的諸葛亮開始第一次北伐。他一出手就出其不意地聲東擊西,宣稱從斜谷道進取郿城,然后讓趙云和鄧芝在箕谷做疑兵,以牽制魏軍主力。自己則親率主力,突然進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聞風歸附,讓魏國朝野震動。這本是一次極佳的機會,卻因為馬謖爭做先鋒,兵敗街亭,讓諸葛亮進退兩難,權衡利弊后,他果斷撤退,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
同年,第二次北伐開始。《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派大將陳式攻占武都、陰平。魏國大將郭淮帶兵抵擋,諸葛亮親自率軍到建威,郭淮隨即撤退。第三次北伐,蜀漢成功得到武都、陰平二郡,戰果不小。
兩年后,第四次北伐。諸葛亮率軍占領祁山,發明了木牛流馬運送軍糧,因蜀道難行,糧食跟不上,再拖延下去也只是徒勞無功,他只能無奈退軍。魏國大將張郃率軍追
擊到木門道,被諸葛亮設下的伏兵射殺,因為張郃之死,木門道留名青史。
第五次北伐,是在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率軍出武功五丈原,司馬懿帶兵抵擋,在與魏軍僵持一百多天后,諸葛亮因病去世,享年54歲。隨后,蜀漢軍退回漢中,諸葛亮北伐就此結束。
由此可以推斷,諸葛亮來到天水城中,是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這一次,諸葛亮所向披靡,下城池、收姜維,形勢一片大好。這時,他47歲,身體尚可,如果一切順利,那么,他恢復漢室的夙愿有可能得償所愿。拿下天水城后,諸葛亮春風得意,他讓士兵們好好休整一番,然后就要繼續東進,他的目標是拿下長安,那曹魏就會傷及根本。
一日,操練完士兵,諸葛亮聽到有人埋怨身上的“鄉土袋”太過累贅,他思慮片刻,下達了一個命令:所有士兵將“鄉土袋”里的土倒在城東教場南,以減輕負擔。士兵們知道后,紛紛響應,幾萬將士聚土成山,鄉土居然堆成了一座高臺。原來,蜀軍士兵們知道自己要長途跋涉北伐,就全部帶上了家鄉的泥土,據說可以解水土不服,到了天水,發現天水水土優美,根本沒必要用鄉土化解。
自此,諸葛亮就每日登上這座高臺,指揮將士們操練,同時又積極準備下一步進攻計劃。登上高臺,他感覺腳下的蜀國泥土帶給自己一股神奇的力量,這讓他更加豪情萬丈。后來,為了紀念諸葛亮在天水練兵,當地人把這座土臺命名為“諸葛軍壘”。
雖然之后諸葛亮錯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利,讓他錯失最佳機會,但是,“諸葛軍壘”卻長久地留存了下來。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最負盛名的人物,備受后來人推崇和仰慕,文人墨客經過天水一帶,都希望能臨臺憑吊,以寄托自己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憂思。
隴右一帶的人,不論老少,不論賢愚,都對諸葛亮推崇不已。天水、隴南等地,多有諸葛亮留下的遺跡和故事。自北向南,有古街亭、諸葛軍壘、天水關、木門道、祁山堡、點將臺、陰平古道等眾多歷史遺跡,它們如明珠般綴連起來,形成了諸葛亮屢次北伐的鮮明印記,閃耀至今。
為了親近諸葛亮,我一有空閑就來諸葛軍壘處走走,閑庭信步,在幽靜的園子里,或徐行,或獨立,或靜坐,或舒展,享受著少有的愜意。有時,我也登上高臺,站在石像身畔,在他的羽扇指引下,看看他所見的山川大地,想一想他那時的天水古城、西北大地,乃至天下大勢。
我非常理解孔明先生,在正統和氣節面前,任何困難都是不足以稱道的。路雖遠,行之將至。一統天下,興復漢室,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歷史的重任和士人心中的國之大者,不可不為,必須為之。
生而為諸葛亮,就注定要有求學時的艱辛、隱居時的高雅、三顧時的高對、開拓時的英武、治國時的穩健、北伐時的決絕、離世時的悲恨。名利于他,皆浮云耳。他所求者,只有復興漢室,只有壯志得酬。為此,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不僅要為政治經濟深謀遠慮、殫精竭慮,還要為邊患北伐夙興夜寐、嘔心瀝血。一邊要恢復民生,發展經濟,一邊又不得不操練軍馬,準備北伐。
諸葛亮在對抗命運的戰斗中,發出了自己的光芒,在英雄輩出的時代,依舊最為奪目,并恒久閃亮。
從少年時代起,我就不斷地認識諸葛亮,并以其為偶像。千年前的詩圣杜甫,也對諸葛亮最為推崇,他也曾流寓天水,肯定見到過真正的諸葛軍壘。對于諸葛亮,杜甫也毫不吝嗇自己的推崇之詞,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喟嘆里,我閱讀著諸葛亮的無奈;在“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的贊頌中,我領略著諸葛亮的耀眼;在“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的欽慕里,我品咂著高山仰止的渴望……
隴山巍巍,藉河悠悠。我站在諸葛亮雕塑下,讓夕陽把我們的影子刻在一起。我們都是歷史和文化投射疊加后的影子,歷史賦予了我們說不清的蘊藏。
在時代的命題面前,我們不得不深思,如何作出自己的解答。最終的閱卷人是自己,虛假是沒有意義的。我們一筆一畫,交代著自己的人生,有時會歪歪扭扭,有時會心浮氣躁,有時更會氣急敗壞,在時間的紙張上發泄一番,等心緒寧靜,才覺自己稚嫩可笑。歷史告訴我們,真實地交代自己的成績,才能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穩固的影子。
歷史愈加久遠,諸葛亮的影子更顯長而闊。只要有他名字出現的地方,就有三顧茅廬、隆中對、聯吳抗曹、南征北伐的歷史驚濤。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離了鼓角爭鳴,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那些遠去的身影,歷經千年,依舊鮮活。因為真實而獨特的書寫,他們的靈魂穿透了數不盡的時間的過濾,依舊清晰地投射到一幀幀當下的圖景里,延續著自己的傳奇。
- 2023-12-08這里的風景驚呆了林則徐 雄關四季都被古人寫成詩
- 2023-12-07齊家文化中的盤狀石器
- 2023-12-04蘭州早期博物館都有哪些“大眾點評”?
- 2023-11-30紅軍長征的最后一戰——山城堡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