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河入景 最美蘭州雄奇多底氣足
把多勛
鄧明
杜擂升
胡國強
蘭州市兩個景區同時晉升“4A”,并以“金城關·黃河古渡”為抓手向國家5A級景區發起沖刺,開啟了蘭州文旅事業發展的新篇章。這件鼓舞人心的喜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熱議,一些業界專家就此各抒己見,為蘭州打造高水平文化旅游品牌集思廣益、建言獻策。
充分理解黃河之于蘭州的價值
——訪西北師范大學教授、甘肅省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把多勛
蘭州是名副其實的黃河之都,中國再沒有一個中心城市與黃河的關系如此親密。黃河穿城而過是其獨有的特點,可以說黃河成就了蘭州。我們常說“蘭州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城市”,黃河在先,蘭州在后,從文化定位上對黃河應該有足夠的敬畏和尊重,也需要好好理解黃河對于蘭州的價值。
蘭州這座黃河之都,是與具有更高層次生活品質的休閑生活關聯起來的,代表了生活品質的一種飛躍。目前,文化旅游保持了良好的復蘇繁榮勢頭,人們更加注重生活和旅游的邊界被打通,旅游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旅游。蘭州迎接的游客和消費者更多的是沖著文化旅游而來,中山橋、黃河母親等主打文化的景區為代表的旅游關鍵詞在百度等網絡搜索詞條中,在全國范圍內都排名靠前,因此這些旅游目標要打磨精細。
蘭州人看著門前流淌的這條河感覺平淡無奇,然而廣東或者江浙一帶的游客大都是第一次見到黃河,很多人甚至激動得流下眼淚。那種溢于言表的激動之情,在中山橋上并不少見。我們是黃河兒女,黃河文化是我們的核心文化,蘭州恰恰是能表達黃河文化、母親河文化的中心城市。
蘭州申報成功兩個4A景區,應當是蘭州文旅產業發展中值得肯定的重要進步。蘭州目前正在從一般旅游向城市旅游、消費城市向旅游城市的方向轉型,增添4A景區,既提升了蘭州作為后發型旅游城市發展的核心價值,又為未來向5A景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會極大地提升蘭州城市文化和環境的品質,在蘭州文化旅游的品牌建設上邁出重要一步。
A級景區固然重要,但根據蘭州的文化、環境、資源和地理區位特質,蘭州還是要在“中國黃河文化休閑之都”的定位上做文章。從長遠看,一方面,中山橋——金城關片區建成4A景區后,升5A景區還有一個較長周期的建設、運營和儲備期,另一方面,A級景區建設并未改變蘭州在休閑文化建設上的優勢地位,大力發展休閑文化旅游目的地依然是蘭州重要的發力方向。
“金城關·黃河古渡”景區應充分顯示蘭州文化的特質,要全面規劃和建設,優化該區域品質和環境,按照景區建設要求進行全面整合和布局;要將水墨丹霞景區和大蘭州(包括三縣和蘭州新區)整體聯貫考慮,形成“小蘭州城市旅游——大蘭州區域旅游”的均衡協調發展格局。
力求“金城關·黃河古渡”舉世獨有
——訪甘肅省政府文史館館員、史志專家 鄧明
自秦漢以來,黃河上游產生了一系列古渡。
據清人張國常《重修皋蘭縣志》載:延至清代,蘭州黃河段自西朝東有津渡16處,即小川渡、小寺溝渡、八盤渡、青石嘴渡、新城渡、鐘家河渡、馬灘渡、黃河沿渡、教場河渡、段家灣渡、空心墩渡、東崗鎮渡、石嘴坪渡、紅石崖渡、白石頭河渡、一條城渡。橋梁則有鎮遠浮橋、廣武梁、握橋等。關隘有金城關(護衛鎮遠浮橋、金城津)、新城堡(亦稱芨芨草堡、護衛新城渡)、青石關(護衛青石嘴津)、土城(護衛握橋)等。
自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設置金城縣開始,金城成為黃河上游重要的渡口。漢代黃河金城段稱金城河,《水經注》引闞骃《十三州志》曰:“河至金城縣,謂之金城河,隨地為名也。”早期的金城津泛指金城一帶的古渡。到北周置金城津,《元和郡縣志》:“金城關在州城西,周武帝置金城津,開皇十八年,改津為關。”這就是說在北周武帝時在蘭州城西置金城津。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金城津為金城關。金城關是保護金城津的津關。
唐代金城關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津關,高僧玄奘、邊塞詩人岑參、高適皆從長安西行,小住蘭州,從金城津渡河,出金城關繼續西行。岑參曾有《題金城臨河驛樓》云:“古戍依重險,高樓見五涼。山根盤驛道,河水浸城墻。庭樹巢鸚鵡,園花隱麝香。忽如江浦上,憶作捕魚郎。”寫金城關險要的位置、溝通河西五涼的重要地位以及優雅的環境。
穿越金城關,不僅有西行者,還有東行者。吐魯番出土文書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唐益謙、薛光泚、康大之的“過所”(通行證)云:“將前件人馬驢等往福州。路由玉門、金城、大震、烏蘭、僮(潼)關、蒲津等關。”載唐益謙等持“過所”,從吐魯番,經玉門關、金城關、大震關、烏蘭關、潼關、蒲津關,最后到達福州,行程約11695里。
隋唐金城津,為津渡,用船、筏擺渡。到宋哲宗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蘭州知州苗履在金城關首建浮橋。到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在宋代浮橋舊址建鎮遠浮橋,成為溝通中原與河西、河湟地區往來的要津,史稱“黃河第一橋”。到宣統元年(1909年)在鎮遠浮橋址建起鐵橋,為黃河上游第一座公路鐵橋,進一步加強了中原與大西北的聯系。
綜上,“金城關·黃河古渡”完全能夠代表歷史上的黃河古渡,彰顯其歷史文化價值。“金城關·黃河古渡”申報5A景區,將彌補蘭州無5A景區的缺憾,這對于蘭州文旅事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建議,借北濱河路穿白塔山隧道之便,精心規劃,充分挖掘歷史文化,恢復金城關城樓,憑借黃河腳下過的地理優勢,充分利用白塔山、中山橋、金城關風情區、黃河風情線資源,予以整合,形成合力,使“金城關·黃河古渡”成為舉世獨有的景區,那么蘭州文旅興盛則指日可待。
期待“金城關·黃河古渡”成為蘭州文化新地標
——訪甘肅省政府文史館研究員、金城文化名家 杜擂升
從古到今,金城關就是一處歷史名勝,讓金城關煥發出新顏是蘭州人的愿望。我很榮幸為此做過努力。2001年蘭州市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期間,參與了“恢復金城關古城樓建議”的小組討論。2017年1月,在甘肅省兩會上,提交了《關于支持蘭州把黃河風情線打造成5A景區的提案》。在2020年省政協舉行的專題協商議政會上,又提出了《關于支持蘭州打造“黃河穿城而過”旅游目的地品牌和建設“公園城市”的建議》。
“金城關”三個字以及背后蘊含的傳奇故事可為歷史上的黃河古渡代言。黃河古渡的存在輝映著蘭州作為絲綢之路節點城市的地位。今天,更是鼓舞蘭州融入“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源頭。
金城關地理位置優越,應該使其成為一個耀眼的城市地標。金城關處于蘭州百里黃河風情線核心區域,母親河畔的“金城關·黃河古渡”與周邊中山橋、九州臺四庫全書、白塔山、白馬浪、黃河母親雕像、水車園、龍園等能形成完整的黃河文化景區閉環。
從去年暑期和國慶黃金周的情況來看,蘭州旅游景區發展近年來確實取得了長足進步。蘭州有穿城而過的黃河,有山有泉,有品不完的美食,還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但還缺少標志性景區,現有景區規模偏小,亟待大動作、大手筆。相信,嶄露新顏的“金城關·黃河古渡”景區一定能再現古渡文化的風采,一定會成為新時代蘭州的文化地標。
“金城關·黃河古渡”申報5A級景區,是蘭州人的期待,對蘭州旅游目的地建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屆時會吸引天南海北的人來蘭州,品嘗蘭州美食,領略“黃河之濱也很美”的卓越風采,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創建5A級景區,應該著力于凸顯歷史感,強化主題感,彰顯時代感,把開放包容的城市品格盡可能地釋放出來,用今天的審美意識解讀人文,彰顯特色,要有歷史的滄桑,更要有今天的精彩。
建議恢復歷史上金城關原貌
——訪地方史志研究者 胡國強
蘭州市現在的旅游景區發展得比較好,種類也比較豐富,比如河口古鎮、蘭州老街、金城公園、蘭山公園等都深受百姓喜愛,特別是以黃河鐵橋、白塔山、文溯閣等經典景點打造的金城關·黃河古渡景區更是重量級的存在。這些景區景點不僅共同奠定了我市文旅資源的發展基礎,也為廣大市民、游客留下了諸多美好回憶。
特別想說一下金城關·黃河古渡景區,如此規模的景區還是要更加注重對文化的挖掘和對歷史的承載。比如是否可以恢復歷史上金城關的原貌,目前的實地只剩一塊碑,沒有直觀的代表性建筑。實際上,單純就文化旅游價值來說,金城關要遠遠超過黃河樓、金城公園,歷史上也是頗有名氣,在很多史料中都有詳細記載。如若實現,那就是名副其實的“金城關·黃河古渡”了。此外,在景區建設過程中能不能把中山橋橋頭上原有的牌匾恢復,這樣就更有歷史滄桑感,能讓人感覺到古香古色的味道。
對未來蘭州的景區建設也有一些想法,比如為了擴大蘭州市的旅游發展類型,建議把工業遺產作為重點項目。因為,蘭州市工業遺產資源在甘肅省也是數一數二的,很多都保存得原汁原味。甚至在全國來說,工業遺產作為景區的也好像不多,但在這一塊我們卻擁有很豐富的資源。
水車博覽園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景點,蘭州也是水車之都。在那么大的主題公園里,除了水車還應該復原一下昔日享譽全國的建筑——握橋,這一定能為景區增色不少。(首席記者 李超 文/圖)
- 2024-01-08“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惠民演出亮相蘭州老街
- 2024-01-05雪季已至 滑雪場火起來
- 2024-01-04蘭州冬季旅游嘉年華啟幕 來西固回味童年
- 2024-01-04甘肅“河西絲路·縱情冰雪”入選全國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