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肇始江河。以4大內陸河水系、19條主要內陸河串起的河西走廊,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演進中貢獻獨特。
2600多公里漢、明長城蜿蜒向前,護衛東西交往;5處世界文化遺產、53處石窟星羅棋布,讓千年“絲帶”閃耀兼收并蓄的文明之光;寓意武功軍威、張國臂掖、有泉若酒、盛大輝煌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古城,歷經兩千多年仍活色生香;《涼州詞》《八聲甘州》等古調、絕唱,再現人間萬象……
絲綢古道兩千里,文明交匯五千年。進入新時代,河西走廊循古而來,向新而行。在接續不斷的守正創新中,一幅書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千里文化長卷正徐徐展開。
多元一體:在石窟長廊探尋文明昌盛密碼
“古剎層層出上方,云梯石磴步回長。”一場冬雪過后,海拔2500多米的馬蹄寺石窟變得靜悄悄。仍有游客三三兩兩,踏雪而來,沿著近乎垂直的崖體拾級而上,盡情感受儒佛并存、兼收并蓄的文化氣度。
2023年12月15日,甘肅省敦煌市迎來降雪天氣。雪后的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銀裝素裹,景色如畫。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郎兵兵 攝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市馬蹄寺石窟群,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比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建造的時間還要早。據《甘州府志》記載,馬蹄寺石窟原本是晉代大儒郭瑀及其弟子建造的讀書講學之地。此后,佛教沿河西走廊東漸,“后人擴而大之加以佛像”。
從張掖馬蹄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到瓜州榆林窟、敦煌莫高窟,一座座石窟宛如珍珠散落河西走廊。千百年來,這條石窟長廊以得天獨厚的文化寶藏,記錄了絲綢之路的興衰,見證著東西方文明的交融。
這是2023年8月7日拍攝的嘉峪關關城景象。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范培珅 攝
入冬之后,正是“慢游”敦煌、深度研學的最佳時期。走進莫高窟,從犍陀羅雕塑,到壁畫上古印度秣菟羅風格的衣飾、帕提亞式的射箭圖、波斯聯珠紋樣,文化元素之豐富多彩,令人不禁驚嘆:敦煌藝術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從敦煌出發一路向東,依次可到酒泉、張掖、武威等古城。每一座城市都是歷史遺跡眾多,文化底蘊厚重。走進形形色色的綜合性博物館、專題性博物館,豐富的文物藏品和現代化的聲光電技術,立體再現了一條經濟上繁榮昌盛的絲綢古道、一個文化上多姿多彩的河西走廊:展陳的古代文獻中,不僅有漢簡、漢文典籍,還有古藏文、回鶻文、于闐文、粟特文、梵文、西夏文文獻;展覽的器物中,不僅有出自中原地區的絲綢,還有印度的香料、波斯的織錦、羅馬的玻璃器皿等,以及東羅馬的“金錢”、薩珊波斯的“銀幣”;展示的雕塑、磚畫中,不僅有中原人,還有很多高鼻深目的粟特人、波斯人、希臘人……
這是2023年6月25日在張掖市肅南縣拍攝的馬蹄寺石窟群金塔寺石窟內景象。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范培珅 攝
彼時的河西走廊,多文化共融,多民族共存,多宗教流行,雖然深處內陸,卻呈現出海納百川的大千氣象。
如今的河西走廊,賡續了千年文脈,依然在兼收并蓄、自成一體,繼續鑄就文化新輝煌。
漫步敦煌,人行道上鋪設的蓮花紋、石榴紋等花磚,路口矗立的反彈琵琶伎樂天雕塑,以及沙金色建筑外墻等,都彰顯著這里的古樸氣質。走進敦煌研究院,處處可以感受到厚重文化底蘊背后的科技范、國際范。在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的接續奮斗下,這里創造了眾多“唯一”和“第一”:我國文化遺產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國家古代壁畫和土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內首個文物出土現場保護移動實驗室、首個基于風險理論的石窟監測預警體系、我國文化遺產領域首個模擬研究平臺“多場耦合環境模擬實驗室”、全球首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文化遺產開放共享平臺……
2023年8月3日,在敦煌莫高窟正在保護修繕的第55窟內,一位文保工作者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整理。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李賀 攝
走進嘉峪關,仰觀城樓,只見飛檐斗拱,“天下第一雄關”的巨大牌匾高懸城門之上,歷史厚重感撲面而來。拾級而上,放眼望去,長城在茫茫群山間蜿蜒前行。近些年來,為了將不可再生的長城文物資源轉化為可永久保存、永續利用的數據資源,甘肅多地文物部門利用無人機傾斜攝影、遙感測繪等技術,對長城本體及周邊環境進行數據采集和三維重建,掌握長城局部遺產的變化趨勢。通過墻體保護維修等多項技術的創新使用,長城等土遺址筋骨健碩,容顏一新。
這是2023年7月19日拍攝的祁連雪山與嘉峪關關城。 新華社每日電訊記者 朗兵兵 攝
始建于明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的武威文廟是全國三大孔廟之一,見證了河西走廊的儒學興盛。從2019年起,甘肅文物部門對文廟和文昌宮院落內的建筑群,以及留存于文物建筑本體中的油飾彩繪實施全面保護修繕,目前累計修繕文物建筑面積已超4000平方米。走進武威文廟,灰瓦紅墻,雕梁畫棟,飛檐凌空,古樹參天,一派靜穆莊嚴與古樸。“書城不夜”等40余塊匾額高掛文昌宮桂籍殿前,彰顯著這里深厚的文化氣韻。
如今,河西走廊巨大的文化魅力仍吸引著眾多人士,或扎根堅守,或樂在其中,譜寫以文化人的新篇章。
追溯當代莫高窟保護史,始終有以常書鴻、段文杰、歐陽琳、孫儒僩、史葦湘、樊錦詩等為代表的年輕人選擇放棄優渥生活,來到敦煌甘坐“冷板凳”。僅在文物數字化保護領域,目前“80后”“90后”年輕一代占到八成以上。敦煌研究院每年仍不乏博士研究生前來應聘。
莫高窟第112窟-壁畫-主室北壁-報恩經變之樂舞圖。(敦煌研究院供圖)
“敦煌是一片沃土,養育了無數文化人、藝術家。”已經在敦煌生活了近20年的湖南人申洪杰說。2004年的一次旅行,讓他毅然決定舉家搬遷,將藝術夢想扎根在這里。他將敦煌藝術與擅長的木雕畫相結合,開創了自己的敦煌木雕畫品牌,在他一筆一刻的凹凸之中,“飛天”動感再現。
在河西走廊,甘州小調、河西寶卷、涼州寶卷、敦煌曲子戲等,吸納多元文化養分,成為歷久彌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3年9月12日,演員表演劇目《回道張掖》。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范培珅 攝
年近古稀的李建成,從10歲起就習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甘州小調,見證文化遺產不斷散發時代活力。如今他主導成立的民間藝術團演出場次,從2010年的每年130多場增加至目前的1500場,表演人員平均年齡僅有26歲。
“我們農忙時聽,閑了也唱,甘州人似乎天生就愛這種表演形式。”李建成說。
采訪中,李建成還拿出手機,為記者播放了他的最新作品。雄渾熱鬧的氣勢伴著交響樂迎面襲來。這是他與河西學院的教師以甘州小調傳統詞牌《刮地風》為基礎,輔以管弦樂器伴奏創作的交響曲。
采訪途中,記者偶遇來自泉州師范學院繪畫專業的研學團隊。50多名大三學生來到河西走廊,尋找畢業作品的創作靈感。學生劉豐說,在河西走廊,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展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心馳神往。
2023年4月25日,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圖像處理人員年海麗在拼接壁畫圖像。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陳斌 攝
向新而興:創新讓“絕學”成“顯學”
在萬物互聯時代,地處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不再是一個遙遠而又陌生的存在。
只要點擊“數字藏經洞”,就能透過手機的方寸屏幕,“走進”莫高窟這個文化殿堂,開啟一場從開窟造像、經卷封藏、重現于世、文物流散到再次聚首的探險之旅。這種“文物+科技”的沉浸式體驗,使諸多文化瑰寶以全新的形式重新“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2年2月23日,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正在用手機進行“數字敦煌”體驗。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張睿 攝
河西走廊地處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歷史上就是兼收并蓄各類文化的前沿。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的天梯山石窟因開創了開窟造像的“涼州模式”,對后世的龍門石窟、云岡石窟影響深遠;莫高窟“歷代延續修建,壁畫層疊分布”的特征也成為代代創新的實證。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西側-春山踏青-盛唐。(敦煌研究院供圖)
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敦煌研究院探索將莫高窟“畫”進數字世界,我國文物數字化技術在河西走廊率先發展。如今通過數字技術采集的張掖明長城,墻體的土坯肌理以毫米級的精度清晰真切呈現。
“數字化技術不僅讓文物實現永久保存、永續利用,還能打破時空界限,推動全人類共享文物遺產的價值。”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俞天秀說。
“技術+創意”,使河西走廊上的許多文物火爆“出圈”。
莫高窟第320窟雙飛天。(敦煌研究院供圖)
在河西走廊的歷史文化名城,每個地市級博物館都擁有“出圈”的文創產品。武威磨咀子漢墓出土的鳩杖頭有“不噎之鳥”的美好寓意,以其為原型制作的冰箱貼、書簽等文創產品成為熱銷伴手禮;張掖市博物館的戰國銅立鹿生動刻畫了麋鹿突然停步的神情,它與傳統扎染相結合創作的手工藝品深受游客喜愛;漫步敦煌夜市,游客隨時可將模擬莫高窟壁畫形態、用礦物顏料畫就的“九色鹿”泥板畫帶回家。
市場對文創產品的青睞,實際上是公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崇。
大型沉浸式情景舞臺劇《天馬行》、大型歷史情景劇《回道張掖》、大型長城史詩歌舞劇《天下雄關》,以及在敦煌上演的《樂動敦煌》《又見敦煌》《千手千眼》……近幾年,許多再現絲路繁盛往來、邊塞兵戈鐵馬、代代文物守護的劇目在河西走廊上演,讓人目不暇接。
2023年9月10日晚,在甘肅敦煌大劇院,演員在大型情景音畫劇《千手千眼》中表演。新華社發(張曉亮 攝)
淵源自有,匠心獨運。
曾獲魯迅文學獎的甘肅本土作家葉舟,創作了《敦煌本紀》《涼州十八拍》等文學作品,他努力用手中的筆“破譯”河西走廊偉大而古老的文化密碼。“河西走廊就是我此生的課堂,我寫下的每一行詩歌、每一部小說,其實都是在回答提問,在交卷,在加入一闋眾生的合唱。”葉舟曾如是說。
“做藝術,越做心越大。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風格,希望一千年后看現在,也能看到這個時代的特點。”敦煌彩塑制作技藝非遺項目省級傳承人杜永衛說。
2023年8月9日,演員在《樂動敦煌》中表演。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馬寧 攝
扎根百姓:在煙火氣中賡續文明香火
“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走進古涼州所在地武威市,一片雄渾古拙的漢風建筑群架起“時空通道”,讓游客們體驗古人參加宴席、觀看樂舞、品葡萄美酒的生活,遙想歷史上“河西都會”的繁華盛景。
古今同框,歷史與現實就這樣勾連起來。回望歷史,有了絲路古道的百業興旺,才有河西走廊文化的大交流大繁盛。展望未來,文旅的深度融合發展,為以文化人創造了新的條件。
這是2023年6月25日在甘肅省張掖市七彩丹霞景區拍攝的丹霞景觀。 新華社每日電訊記者 馬希平 攝
“歷史底蘊深厚,便是發展之所在。”甘肅省文物局副局長仇健說。
河西走廊的古代文化,高雅而不高深,總是面向大眾。如今,河西走廊正以文化為紐帶,邀海內外游人共同體驗絲路文化。
如今,一座座新的“文旅地標”,在河西走廊拔地而起。
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的懸壁長城(2023年7月15日攝)。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方欣 攝
在張掖市臨澤縣,有一座以本土西游文化為主題的河西民俗博覽園——“高老莊”。游客不僅可以在“高員外府”聽戲曲、賞秦腔、觀看西游文化和非遺展覽,還能親身參與一出“豬八戒娶親”的大戲。
進門處,一面西游磚雕影壁與土木結構的四合院式院落相得益彰,體現了張掖獨特的西游文化內涵。其中影壁刻畫的是張掖大佛寺的一幅壁畫。壁畫中,“西游記”師徒四人與“救活人參果樹”“大戰紅孩兒”等故事情節都被刻畫得栩栩如生。但與吳承恩書寫的《西游記》不同的是,壁畫中的豬八戒被描繪成任勞任怨、勤勞勇敢的形象,他主動為唐僧汲水、為團隊挑擔,手里握的兵器是狼牙棒。
2023年4月24日,游客在敦煌鳴沙山上游玩。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陳斌 攝
“壁畫、傳說、地名等共同構成了張掖西游文化的遺跡。”張掖河西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主任葛風玲說,2022年這里入選全國首批西游文化研學基地。
在明長城西端起點的嘉峪關,坐落著全國唯一以絲路文化為主題的方特樂園。九州神韻、敦煌瑰寶、絲路奇遇……這座主題樂園容納了河西走廊最出彩的文化標簽。在高逼真全景影像、增強現實技術、融合軌道跟蹤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加持下,游客如夢如醉。
2023年9月11日,游客在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游覽。新華社發(張曉亮 攝)
14歲的朱榮軒體驗完“絲路奇遇”項目后滿臉興奮。他從小就喜歡歷史,這場體驗讓他“乘坐”大雁,“飛躍”暢游絲路,將古老國度的風土人情盡收眼底。“高科技增添了歷史的趣味,讓人夢回漢唐。”他說。
在古絲路重鎮敦煌,受地處戈壁的敦煌懸泉置遺址啟發,創業者陳麗松在此開辦了一家“沙州食驛”。據漢簡記載,漢代長安至敦煌共設驛站80余處,懸泉置遺址是目前唯一可考的一處。該遺址出土了大量實證中西往來的簡牘文獻。
2023年8月7日,游客在嘉峪關關城外騎駱駝。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范培珅 攝
“龜茲羊雜”“敦煌釀皮”“烏孫缸子肉”……36個美食攤位將興盛的絲路圖景徐徐鋪開,1800個燈籠齊亮,身處其中,一口品千里,一眼望千年。
“文化讓商業有溫度、有意思。”陳麗松說。在她的想象中,敦煌的酒肆迎來送往各地商賈使團,胡旋樂舞、絲竹齊鳴,成為旅人漫漫旅途的慰藉。
2023年5月10日,游客在嘉峪關關城景區游玩。 新華社每日電訊記者 馬希平 攝
深厚的文化底蘊不斷煥發時代華彩,近年來西部絲路游成為全國增長速度最快的旅游線路之一。從河西走廊2023年各大博物館和“文旅地標”的熱度來看,平均旅游接待人次比2019年增長約50%。
仇健表示,文化旅游產業的勃興帶來了人的流動,這必將帶來思想文化新的交流,為催生現代文明注入新的歷史活力。
絲路古道文韻長,滿目繁華遍地新。河西走廊從歷史中走來,正以與時俱進、勇于創新的時代精神賡續血脈,以無比堅定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昂首闊步踏上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征程。(記者 張欽、何問、張睿、王紫軒、方欣)
- 2024-01-24為破損古籍“做手術” 文物醫生穿越時空對話古今
- 2024-01-24讓“一眼千年”的驚世容顏再續千年——記“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獲得者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團隊
- 2024-01-19巧手制皮影 文化共傳承
- 2024-01-19天水伏羲廟第一款文創雪糕新鮮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