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各地“村晚”上的非遺“大集”、河北“非遺”年貨走俏市場、山東推出“山東手造、非遺”年貨大集……在春節臨近而不斷開市的各類年貨集市上,人們找尋的“年味”不僅是物質上的豐盛,也是文化上的豐盛。“國風”“國潮”熱度持續攀升,越來越多人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熱愛,讓非遺產品成為了今年年貨市場上的“明星”。
春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也是一種綜合性的民俗文化,更是最大的“非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斷提升,既體現在人民群眾的文明素養提升,也體現在精神生活的多樣化需求,讓“非遺”年貨吸引眼球、增強文化自信,在“富口袋”又“富腦袋”的過程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春節里的非遺,新年里的“老傳統”。孫傳才糕點、銅陵生姜、五松糖畫……這些非遺技藝制作的產品,不僅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一個地方的非遺文化,更在春節里的非遺中,讀懂“老傳統”,在年俗的背后,流淌濃濃的“年味”、綿綿“鄉愁”、脈脈“溫情”。“非遺”年貨走俏,既讓我們看到了人民群眾的需求變化,在各式各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將新年的儀式感“拉滿”,也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釋放文旅消費新潛力,讓春節經濟“文化飄香”。
非遺里的中國,解鎖文化“新密碼”。剪紙、糖畫、面塑、蛋雕、門神、春聯、寫福字……春節里的習俗,蘊藏千百年來傳承不息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密碼。放眼廣袤的神州大地,非遺里的中國,讓我們看到非遺傳統工藝制品琳瑯滿目,非遺傳統習俗豐富多彩,在保護好、傳承好非遺文化的過程中,更在利用好上下功夫。透過年貨大集,解鎖非遺文化創新“密碼”,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非遺文化以年貨的形象化方式走出來、活起來,在重歸市井中更有“煙火氣”,實現“破圈突圍”,煥發非遺文化新活力。
文化里的創新,激發經濟“新引擎”。非遺“老字號”在時代的發展中,有了“新表達”,借助網絡平臺,擴大宣傳面,在種類繁多的非遺產品、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中,更好地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厚度與廣度,讓“非遺”年貨既有“老味道”,又有“新滋味”,傳遞濃濃的年味,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同時,在非遺文化上創新,既能讓“非遺”年貨更符合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期盼,更符合時代發展的氣質,以非遺產品為載體,凝聚文化共識,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打造更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熱門的消費場景,講好非遺故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多贏局面,營造更加健康文明、吉祥和諧的春節氛圍。
非遺,讓傳統春節年味更濃;春節,讓非遺文化煥發新生。從圍墻里走出來,到尋常巷陌,喚起人民群眾對傳統習俗的記憶,也在創新中傳承,以新技術、新手段,賦予非遺文化“新內涵”,讓非遺文化“火起來”,讓春節經濟“燃起來”,讓人民精神世界“富起來”。(文/范半煙)
- 2024-02-01用墨香傳遞傳統文化年味
- 2024-02-01新華時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氣象新作為|與時偕行筑同心
- 2024-02-01新華時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氣象新作為|春風化雨潤人心
- 2024-02-01好戲劇要讓人物和觀眾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