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嚴“延期返崗”》簡高清掃描圖
此簡于1974年在甲渠候官遺址第59號探方出土,松木材質,共兩枚簡。首枚內容完整,23厘米長,2.5厘米寬,0.4厘米厚;另一枚上端略有殘斷,20厘米長,2.6厘米寬,0.4厘米厚。墨跡清晰,標準漢隸書寫,流暢自然,結構工整,是一份案劾文書。
今居延海日出美景(圖源:網絡)
從行文方向上講,為公元前28年11月3日甲渠候官不侵部士吏孫猛向上級匯報的上行文書。主要記載了居延縣鳴沙里男子衣嚴初次擔任不侵部候史一職時,未配備追捕逃亡人員必備的器具,于是他前往塞尉駿的治所詢問,在返回途中偶感風寒,直到10月30日傍晚時分,才帶著刺馬刀等武器返回不侵候部,超出了約定期限。
簡文提及衣嚴患“傷汗”,多為風寒侵入人體后產生的疾病,見《素問》:“冬傷于寒,春必病瘟”,主要癥狀有發熱、頭疼、畏寒、骨節酸痛等。有學者認為在漢代居延地區,除了地理和氣候條件影響外,屯戍吏卒長期艱苦的塞上勞作也是導致易患上傷寒的誘因之一。
甲渠候官遺址復原圖(圖源:網絡)
“移病”,《漢書》卷八三《朱博傳》:“博新視事,右曹掾史皆移病臥。”顏師古注:“移病,謂移書言病也”,即病假報告,類似于今天的請假條。從1974年甲渠候官遺址出土的“建武三年城北隧長黨病書”可知,漢代屯戍士卒病假的申請極為嚴格,需詳細寫明請假人、請假時間以及病情狀況。
除了病假外,屯戍士卒還可以享受定期休假的待遇。據史料文獻記載,這些假期大致包括節假、事假、喪假、周假、病假和賜假等六類。
“告尊省卒作十日輒休一日,于獨不休,尊何解□□(EPT59:357)”,1974年出土于甲渠候官遺址第59號探方,省卒為從各烽燧抽調的臨時性人員,簡文明確記載了他們工作十日后有休假一日的福利。
居延位于西漢的邊境塞防線上,屯戍人員需時刻提防匈奴騎兵的侵擾,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整個軍事防御體系處于極度危險的邊緣。但衣嚴延期未能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紀律意識淡薄,缺乏責任心和敬業精神,屬于嚴重的瀆職行為。
通過上述人事管理措施及制度,有效提升了漢代西北邊塞屯戍人員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確保了當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對保障古絲綢之路的暢通與繁榮具有重要的意義。
(申寶濤 撰寫)
(甘肅紀檢監察網官方公眾號)
- 2024-05-22名家如何破譯白塔山神秘蝌蚪文?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 2024-05-21“登樓望闕”這個成語故事發生地在甘肅西和,你知道嗎?
- 2024-05-16傳說中的義渠族不只“逐水草而居” 農耕證據在此
- 2024-05-16秦史開端于甘肅 嬴政首次出巡“打卡”地也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