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歷史珍聞

    僅存續22年的神秘西涼國究竟在哪?創始人為李廣后代

    2024-05-22 11:29 來源:酒泉日報

      原標題:古代西涼國的治國之策

    酒泉晉城門

      酒泉晉城門

    李超夫人尹氏墓出土的“涼嘉興二年”紀年墓表

      李超夫人尹氏墓出土的“涼嘉興二年”紀年墓表

    丁家閘墓壁畫:神馬圖

      丁家閘墓壁畫:神馬圖

      西涼國是我國歷史長河中唯一在酒泉建都立國的封建地方割據政權,雖然它存續的時間只有22年,卻是酒泉歷史上相對政治開明、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社會穩定的時期?!稌x書》稱“此郡世篤忠厚,人物敦雅,天下全盛時,海內猶稱之,況復今日,實是名邦。”說明西涼國在當時的河西地區及西域諸國中享有較高政治威望。西涼文化成為酒泉文化中的一顆遺珍。

      西涼國建立于群雄爭霸時期

      東晉時期(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烽煙四起、群雄爭霸的時代。在我國北方和巴蜀地區,先后建立了一些封建割據政權,史稱十六國時期。十六國時期,在古絲綢之路的河西走廊地段先后存在過前涼(公元317年—公元376年)、后涼(公元386年—公元403年)、南涼(公元397年—公元414年)、西涼(公元400年—公元421年)、北涼(公元397年—公元439年)五個地方割據政權,史稱“五涼”時期。西涼于公元400年建國于敦煌,公元405年遷都酒泉,公元421年被北涼滅亡,立國22年。

      史載,西涼國的創建者李暠是一位深謀遠慮、飽學經史的政治家。李暠(公元351年—公元417年),字玄盛,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北)人,史書稱其為西漢“飛將軍”李廣之十六世孫。李暠所屬“隴西李氏”世為名 族大家,“荷寵前朝”“著功秦隴”。史書記載,李暠“少而好學,性沉敏寬和,美器度,通涉經史,尤善文義。成年后,頗習武藝,誦孫武兵法”。說明李暠自幼聰穎好學,博涉經史,尤其擅長文章辭賦,精通武藝和孫子兵法,文武雙全,志向遠大。

      東晉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由前秦政權派生出來的呂光創建后涼政權。當年七月,呂光在今甘肅臨洮一舉擊敗張大豫(前涼國主張天錫之子)。十一月,呂光自稱使持節、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隴右河西諸軍事、大將軍、領護匈奴中郎將、涼州牧、酒泉公。十二月,呂光先后攻占張掖、酒泉、涼興(今甘肅瓜州南部)等,在酒泉一帶設立酒泉、晉昌、涼興、敦煌諸郡,涼州及河西大部分地區均為呂光占據。

      后涼末年,統治者倒行逆施,導致河西地區時局紛擾,民族矛盾尖銳,群雄并起,段業、沮渠蒙遜、禿發烏孤等各族群臣相繼起兵反抗。東晉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初,鮮卑族禿發烏孤建立了南涼政權。同年六月,盧水胡人沮渠蒙遜在張掖擁戴段業為涼州牧、建康公,創立北涼政權。同年,任后涼呂光太史的河西名士郭黁對宋繇(十六國時期著名政治家、大學者)說,李暠有國君相,現在正是李暠有所作為之時。

      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8年),北涼段業以敦煌太守孟敏為沙州刺史。不到一年,孟敏病卒。敦煌護軍郭謙和沙州治中索仙等人,以玄盛溫毅有惠政,推為寧朔將軍、敦煌太守。公元398年,李暠進號為冠軍將軍,稱藩于北涼段業,段業拜李暠為敦煌郡效谷縣令。不久,段業又封李暠為安西將軍、敦煌太守,領護西胡校尉。

      東晉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四月,北涼段業從敦煌郡中分出涼興(今瓜州西南)、烏澤(今瓜州縣東)兩縣;從晉昌郡分出宜禾縣(今瓜州西南),將三縣置為涼興郡,任命李暠為持節、鎮西將軍、領護西夷校尉,都督涼興以西諸軍事。西涼的割據局面初步形成。

      公元400年十一月,段業與沮渠蒙遜矛盾激化,北涼晉昌郡太守唐瑤背叛段業,轉而支持李暠,并移檄文給敦煌、酒泉、晉昌、涼興、建康等張掖以西各郡,推舉李暠為大都督、大將軍、涼公,領秦涼二州牧、護羌校尉。李暠乃赦其境內,建年號為庚子,追尊祖弇為涼景公,父昶為涼簡公,并大事冊封功臣。李暠的這些做法,標志著西涼政權正式立國。

      在十六國時期,西涼國是中國西部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它的疆域包括河西走廊西北與西域兩部分。其東部疆域包括河西走廊的今酒泉市境及張掖市局部,為西涼國立國的本土,主要管轄敦煌、涼興、晉昌、酒泉、會稽、廣夏、西海、建康等八郡。西部疆域包括西域的尉犁(今焉耆南)、高昌(今吐魯番東南)、鄯善(今若羌)、龜茲(今庫車)、疏勒(今喀什)、于闐(今和田南)等地,占據了新疆的哈密盆地、天山東段、塔里木盆地和帕米爾高原,面積達一百多萬平方公里。

      西涼政權的建立,順應了當時社會政局發展潮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三大條件,在河西和敦煌大族的支持下,李暠“以緯世之量,當呂氏之末,為群雄所奉,遂啟霸圖,兵無血刃,坐定千里,謂張氏之業指期而成,河西十郡歲月而一”,成就了稱王建國大業,李暠逐步成為河西地區各族人民政治、經濟利益的總代表。

      西涼治國之策后世可鑒

      西涼國在酒泉存續22年,尤其是在李暠當政的17年中,在南涼、北涼和西涼并存爭雄的大格局中,其實施的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教育等政策,考量俱當,深得民心。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曾說:“氐、胡、鮮卑,皆不知治體,惟段業、李暠為漢人,為治較有規模。”

      “漸逼寇穴”的遷都之策。西涼國初立敦煌,名為一郡,實則僅有今敦煌、瓜州兩縣之地。因“地狹民稀”,政治、經濟、軍事等實力缺乏,公元405年李暠謀劃遷都酒泉,但大臣們意見不盡統一。當時的西涼大儒劉昞在其所著《敦煌實錄》中記載傳導了“虎化為人”的神話傳說,借此完成政治上的造勢與輿論。敦煌獨居河西走廊最西端,偏安一隅,孤郡懸遠。李暠勸說大臣:“大業須定,不可安寢,吾將遷都酒泉,漸逼寇穴。”因此,抵御東面強大的北涼,是李暠遷都酒泉、實施“東伐戰略”的根本原因,也是西涼的基本國策,從而實現“席卷河隴,揚旌秦川,全制一方”的宏大抱負。對外關系上,李暠兩次派人奉表建康,表達對東晉王朝的忠貞不二。面對北涼、南涼兩個少數民族政權,李暠審時度勢,利用矛盾,遠交近攻,采取交好南涼、對抗北涼的外交政策。

      “息役養民”的立國之本。西涼立國,李暠權衡利弊,“深慎兵戰,保境安民,俟時而動”。通過和、戰兩手策略,確保境內和平安寧。對內,李暠夙興夜寐、兢兢業業,勵精圖治、積蓄國力??紤]到立國時“諸事草創,倉帑未盈”,他堅持“慎刑重農,勤恤民隱”“息兵按甲,務農養士”,把發展農業作為立國之本。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采取了積極適時的策略。立國初,在玉門關、陽關實行軍民屯田,廣田積谷,增強國力。史料記載,李暠以敦煌為都城建立起西涼政權與敦煌人口多有直接關系。敦煌有近15萬人口,是當時河西的人口大郡,為西涼政權的鞏固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西涼通過實施兩次大規模移民政策,嚴密戶籍管理,酒泉郡、敦煌郡境內人口增至27.28萬人。人口的流動與遷徙,使勞動力資源分布趨于均衡合理,江漢和中原文化融入西北腹地,有利于農耕與畜牧經濟的繁榮和文化融合。1977年發掘的酒泉丁家閘5號壁畫墓及酒泉、嘉峪關相繼發現的魏晉壁畫墓群,壁畫中反映的農、林、牧、桑等繁榮場景,說明了西涼時期酒泉經濟的興盛發展。公元405年—公元407年,酒泉一帶連年豐收,“群僚以年谷頻登,百姓樂業,請勒銘酒泉,玄盛許之。于是使儒林祭酒劉彥明為文,刻石頌德”。充分顯示了屯田經濟、“勸課農桑”和大興畜牧業良策的戰略功用。

      “招賢納才”的用人之術。李暠的用人原則是:求賢若渴,唯才是舉,不念舊惡,希望能匯聚群英,成就大業。為了振興西涼,李暠效法古人,廣泛招攬四方人才,實行漢魏時期的察舉制度,并親自主持策試,遴選賢才。李暠興辦學校,在各郡設置五經博士,負責講授經學。李暠在《述志賦》中寫道:“采殊才于巖陸,拔翹彥于無際”。是其選賢任能的殷殷之策。西涼庚子四年(公元403年),李暠在敦煌南門外黨河岸邊修建堂舍,取名“靖恭堂”,“以議朝政,閱武事”,兼為教化群臣之所。“靖恭堂”四壁繪古代圣君賢相、忠臣良將、孝子、烈士、貞女圖像及文武群臣,李暠逐一題詞贊頌,表明其鑒察訓誡之心。劉昞撰《靖恭堂銘》記錄此事。此外,西涼還在敦煌建有“恭德殿”。遷都酒泉時,李暠手令自己的子弟,對他們提出了為人、施政必須遵循的道理。劉昞“通涉經史,才志不窮,價重西州,有聞東國,故流播之中,自拔泥滓”。李暠邀封劉昞為儒林祭酒、從事中郎,后升為撫夷護軍,將他們的關系喻為“孔明之會玄德”。劉昞隱居酒泉時,弟子達五百余人。備受李暠推崇的宋繇,“雅好儒學,雖在兵難之間,講誦不廢,每聞儒生在門,常倒屐出迎,停寢政事,引談經籍”,對西涼儒學乃至中國儒學的傳承發展功不可沒。西涼庚子五年(公元404年),李暠在敦煌南門外黨河邊建立學館“泮宮”,招收豪門大姓、貴胄子弟五百人就學,拉開興學重教之幕。李暠還以珍愛歷史典籍的做法來倡導儒士學習。據《魏書·劉昞》記載,李暠見到“史書穿落者”,要親自補綴,當時適逢劉昞站在旁邊,要求代李暠補書,李暠卻說:“躬自執者,欲人重此典籍。”

      “通涉經史”的文化之道。李暠不但是一位善于執政理國的杰出政治家、外交家,還是一名出色的文學家,他所作《述志賦》《槐樹賦》《大酒容賦》等,都是當時廣為傳頌的文學名篇。他經常與宋繇、劉昞等文學名士聚集一起,吟詩作賦、勒銘刻石。李暠深知文化是治國理政的重要之道,他極為尊崇鴻儒大家,支持他們整理出版儒家經史著述,傳承文脈。創辦學校,招募儒生,勤加培養,倡導形成“追師就學,閉室誦書,晝夜不倦。博通經史,諸子群言,靡不覽綜”的社會文化風尚。設置修建“嘉納堂”,“圖贊所志”,作為甄選獎掖人才之所,堂內懸掛先賢畫像,供人瞻仰師范,為知識分子學習、研究和施展才能創造條件。著名學者陳寅恪說:“張軌、李暠皆漢族世家,其本身即以經學文藝著稱,故能設學校獎儒業,如敦煌之劉昞即注魏劉劭人物志者,魏晉間才性同異之學說尚得保存于此一隅,遂以流傳至今,斯其一例也。”陳寅恪談到五涼文化的巨大影響時說:“秦涼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續漢、魏、西晉之學風,下開魏、齊、隋、唐之制度,承前啟后,繼絕扶衰,五百年間延綿一脈。”李暠在文化建設上的做法,使西涼成為十六國時期文化成就極為突出的國家。它不僅保留了中原傳統的儒家文化,還造就了許多著名學者,這些學者在北魏時進入中原地區,對拓跋族的封建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告誡諸子”的治國之憂。李暠深受儒學熏陶,對兒子們的教育極為重視。他是一國之君,兒子們肩負國家命運的重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必須固化始終。公元405年,李暠率文武官員遷都酒泉時,效法前賢諸葛亮,以“手令”形式提出《誡子書》?!墩]子書》開篇,李暠從自己身負重任的開頭,講到修身與家事、國事的關系。“至于杜萌防漸,深識情變,此當任汝所見深淺,非吾敕誡所益也。汝等雖年未至大,若能克己纂修,比之古人,亦可以當事業也。”李暠告誡兒子李歆等,要用孔子“克己復禮”的思想,兢兢業業修身處世,“杜萌防漸,深識情變”,擔負起治理國家的重任。第二段提出“節酒慎言,喜怒必思;愛而知惡,憎而知善;動念寬恕,審而后舉”“廣加諮詢,無自專用,從善如順流,去惡如探湯”等為人為政之要,貫穿著“仁政”思想。李暠告誡李歆等,處理具體人事關系,要高瞻遠矚,通盤考慮,從善去惡,平等待人?!墩]子書》既是訓誡教育子弟的,也是對西涼官員提出的具體要求。

      唐代《敦煌二十詠·李廟詠》這樣稱頌李暠及其西涼國:“昔時興圣帝,遺廟在敦煌。叱咤雄千古,英威靜一方。牧童歌冢上,狐兔穴墳旁。晉史傳韜略,留名播五涼。”李暠在古代酒泉開創的西涼國雖已消逝在時空的烽煙中,但歷史回饋我們的西涼文化依然后世可鑒。

      楊永生

     ?。ň迫請螅?/p>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成人无码视频97免费|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成人无码区在线观看| а中文在线天堂|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暖暖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69ZXX少妇内射无码|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中文字幕乱人伦|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大地资源中文第三页|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67194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无码|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五月婷婷在线中文字幕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高清无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