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 應妮)“大家在這里堅守這么多年,可以分享一些你們難忘的故事嗎?”“新一代的大學生,他們為什么在這里待得住?”
記者28日從中國國家話劇院獲悉,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主創們日前赴甘肅敦煌展開為期數天的第一輪創作采風。在國家話劇院和敦煌研究院的交流座談會上,主創們紛紛向敦煌研究院的工作者特別是中青年們發問。
敦煌研究院向中國國家話劇院贈送《鹿王本生圖》畫卷?!以拕≡汗﹫D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張小剛是湖北武漢人,2000年自武漢大學考古學專業畢業后,在大學老師的鼓勵下來到敦煌。這些年間,外面的誘惑一直都在,但他謹記樊錦詩院長說過的話:“與千年洞窟相比,人的一生非常短暫,我們能在短暫的一生中與敦煌相伴,為保護莫高窟盡一份綿薄之力,就是極大的幸福。”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俞天秀學計算機出身,本想當一個程序員,機緣巧合來到敦煌之后,發現這里可以讓本專業發揮更大價值,“敦煌雖然偏僻,但很國際化,最新興的技術、最先進的設備,在這里都可以看到。”
敦煌文獻研究所所長趙曉星是1980年生人,1981年上海美術制片廠出品的《九色鹿》,讓她自小就和敦煌之間產生了奇妙的連結。長大后,她報考了蘭州大學歷史系,又堅定地選擇了敦煌研究所的碩博連讀,成為敦煌學研究所的第一個全日制博士。
“我感受到了你們的大愛,現在也想聽聽你們的小愛,能講講你們的愛情故事嗎?”在《受到召喚·敦煌》中擔任主演的中國國家話劇院青年演員張藝興,提出了一個戳中很多人內心柔軟的問題。
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韓衛盟清晰地記得,自己是2003年7月14日,和愛人一起來的敦煌,“到了之后,有點打退堂鼓,但是愛人比較犟,她說她喜歡這個地方,她堅決不走,我也就跟著留下了。”
敦煌研究院陳列中心副主任王慧慧,也是因為追尋愛情而來,哪怕茫茫戈壁對她一度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力,“但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什么樣的困難都可以戰勝。我也告訴自己,既然去了,就不要混日子。我研究院史,那么多比我厲害的前輩,面對更殘酷的環境都義無反顧,我能和他們一樣守護敦煌,覺得自己的人生價值都變得不一樣了。”
從事絲綢之路樂舞研究的在站博士后汪雪,是為了敦煌曾放棄過一段愛情的人,“因為這里有我熱愛的一切,歷史、音樂、舞蹈、繪畫……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圍繞著我,所有美好的人都圍繞著我。我特別喜歡音樂話劇名稱里的‘召喚’,‘召喚’就是你心里的種子發芽了,本來不會說話的東西,用超越語言的方式,聯系到了你。”
“當年,常書鴻先生為什么放棄法國優渥的生活,當起了敦煌的守護神?因為他第一次看到敦煌藝術作品的時候非常震撼,這一下激發了他的民族自信心”,敦煌研究院書記趙聲良表示,自己1984年第一次看到敦煌畫冊時,也是類似的心情,所以他完全理解為什么那么多人扎根大漠、守護敦煌,“敦煌是可以讓我們重新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方,敦煌也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地方,創新性是我們今天的藝術最應該繼承的,期待這部作品讓更多人了解敦煌的魅力。”
為了讓《受到召喚·敦煌》激發更多層次、更大范圍的“召喚”,國家話劇院希望打造一部“戲劇藝術+數字科技”的創新之作,更希望構建創新IP,讓作品觸及廣泛的受眾群體。
國家話劇院院長、該劇編劇兼導演田沁鑫介紹,在藝術上,《受到召喚·敦煌》將以話劇結合音樂、舞蹈、壁畫、建筑等諸多敦煌藝術元素;在形式上,該劇將創造多空間多線性敘事結構,體現從法國、到北京、到敦煌的時代際遇,同時通過超清數字影音技術和流媒體傳輸等技術,以工程化的設計,制作“戲劇+電影+數字”的戲劇大片,為觀眾帶來“數字演藝”新體驗;在傳播上,作品定于2024年11月在北京首演,屆時將與中影集團合作,同步推出全國電影院線直播,力求最大化擴大國際影響力。
“在莫高窟,我們由衷感動于80年來幾代人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的精神,我們希望用守正創新的文藝探索,穿越敦煌風煙,編織出當代年輕人和青年常書鴻先生跨越時空的心靈共鳴,以新穎的現代故事、青春的活力表達,召喚更多人對敦煌的心向往之。”田沁鑫說。
- 2024-05-28天馬行空 自在武威
- 2024-05-27現代視角重述經典 音樂劇《飛天》揭幕2024深圳文博會藝術季
- 2024-05-225天5場演出盡展絢爛歷史長卷 音樂劇《飛天》炫動黃河之濱
- 2024-05-21音樂劇《飛天》在蘭州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