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是甘南最優美的風景,文化是甘南最深厚的底蘊,環境是甘南最靚麗的品牌,旅游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載體。甘南是自然遺產的大觀園、是文化旅游資源的富集區、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大屏障。
近年來,甘南州緊緊圍繞甘南生態功能定位、自然資源稟賦和民族民俗文化,著力做美生態、做活文化,做實基礎、做優服務,做大景區、做強品牌,推動甘南由“資源大州”向“文旅強州”轉變,探索形成了一條符合甘南資源特點、生態特質、人文特征的文化旅游發展新路徑,“大河上源·天籟甘南”已成為廣大游客趨之若鶩的“目的地”、返璞歸真的“棲息地”、虔誠心靈的“歸屬地”。
文旅融合:增活力添魅力

六月的甘南大地,草場寬闊,空氣清新,牛肥羊壯,景色迷人,大小景點人來人往,游客怡然自得。乘著文旅融合的東風,甘南州正積極探索發展有效路徑,持續推進文化和旅游向“智慧、融合、惠民”升級。
近年來,甘南州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深入實施“旅游興州”戰略,通過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在全國、全省叫響了“大河上源·天籟甘南”旅游品牌。旅游業已成為甘南發展地方生產力、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的“致富產業”。
過去游客游玩甘南大多是報旅行團,基本是“停車拍拍照”就走了,因為整體感覺一路走走看看風景,能“停下來住幾天”的地方太少?,F在,隨著旅游基礎設施的全面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駕游,而沿途每個縣市都推出新的景點和文化體驗項目,農家樂、藏家樂、帳篷酒店……一個個有民族特色的民宿、美食店如雨后春筍般地建起來,游客可以深度體驗式游玩。

“十三五”以來,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實際,圍繞甘南生態功能定位、自然資源稟賦和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初步探索形成了一條具有時代特征、甘南特色的文化旅游發展之路。以夏河拉卜楞寺、扎尕那、冶力關、郎木寺和??撇菰?、瑪曲黃河第一彎、唐蕃古道為代表的“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品牌現已成為國家向世界推廣的主要旅游產品,甘南香格里拉、唐蕃古道等4條景區線路進入國家重點對外推廣的12條旅游線路之中,甘南已發展成為甘肅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國內外知名的旅游熱點地區。甘南“一江三河”流域匯集了游牧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草原文化和藏傳佛教文化,文化底蘊豐厚,生活習俗、民族服飾、建筑民居等方面與其他市州相比具有獨特性,堪稱“民俗大舞臺”。
文體塑旅:釋放文旅發展新活力

長江和黃河的精彩邂逅、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熱情擁抱、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美麗碰撞、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有機融合,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塑造了甘南別具一格的文化底蘊。多年來,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的甘南地區傳統文化在保護、傳承中發展,煥發出新的光彩。
2022年6月,以“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為主題的全省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系列活動在張掖開幕?;顒蝇F場,非遺項目織錦帶傳承人現場演示織錦技藝,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觀看。甘南展廳特色濃、人氣旺,陳列了洮硯、唐卡、青稞酒、藏醫藥、織錦帶、藏香、藏文書畫、民族樂器等20種270余件非遺產品,廣大群眾通過展示、互動、品嘗等各種方式,領略甘南非遺工作的豐碩成果,觀賞震撼人心的非遺展演,品嘗甘南青稞酒,聆聽非遺音樂龍頭琴彈唱及甘南藏族民歌。

近年來,甘南州認真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工作方針,著力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水平。目前,全州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3項、代表性傳承人8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49項、代表性傳承人51人,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92項、代表性傳承人334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518項、代表性傳承人863人。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以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為抓手,傳承實踐日益活躍,工作隊伍不斷壯大,進入了鞏固保護成果、增強傳承活力的新階段。
——“南木特”藏戲公益性演出活動在合作、夏河等地陸續開展。《智美更登》《松贊干布》等深受當地群眾喜愛的南木特藏戲劇目,也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觀看。
——連續舉辦“迭部國際大力士賽暨則巴邀請賽”、碌曲“萬人鍋莊舞大賽”“瑪曲格薩爾賽馬大賽”和“冶力關杯中國拔河公開賽”、夏河“半程馬拉松賽”、合作“藏地傳奇自行車賽”等一系列節慶賽事活動,打造極具魅力的傳統文化盛會和旅游盛典,被文化和旅游部譽為“人民的節日、群眾的盛會”。

——“藏地傳奇”自行車賽自2015年首賽以來,經過六屆賽事的探索、磨礪、沉淀、升華,賽事運作已漸趨成熟,成為獨具文化風情、品牌規模超前的自行車領域頂級賽事,也是甘南九色香巴拉向世界發出的一份最誠摯的請柬和“金色名片”,成為西北地區乃至全國體育賽事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典范,展示甘南壯美自然風光、多彩民族風情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輝煌成就的絢麗舞臺。
如今的“藏地傳奇”品牌鍛造日漸完善,賽事影響力日益擴大,是近年來我州體育競技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新亮點,也是展示大美甘南壯麗自然風光、獨特民族風情和改革開放輝煌成就的絢麗舞臺。
轉型升級:開啟新時代征程

近年來,州委、州政府對文化旅游業高度重視,高度聚焦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針對“線長點少、旅長游短”的突出問題,著眼全州景區景點、城市鄉村、山川河流的地理坐標,堅持“依水布線、沿路布局”,著力打造天下黃河第一彎旅游風情線、洮河民族民俗旅游風情線、大夏河宗教文化旅游風情線等8條精品旅游風情線和生態景觀廊道,不斷加大重點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推進升級步伐,建成星羅棋布、錯落有致、功能完備的84座觀景臺,促進形成“精品線路縱橫輻射、景區景點錯落有致、旅游活力競相迸發”的生動局面,這為更多游客駐足欣賞甘南美景、體驗民俗風情提供了縱深空間。
同時,以著力打造“一十百千萬”工程助力推動脫貧攻堅,先后有5個村莊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在世界旅游聯盟發布的2018—2020年100個“旅游減貧案例”中,甘南因獨占3席而成為甘肅省唯一入選的市州。臨潭池溝村、迭部扎尕那村入選第四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扎尕那景區上榜2022全國熱門經典徒步線路TOP10。
近年來,甘南州通過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創新打造了1603個環境友好型、紅色旅游型、生態體驗型、休閑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產業型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項目,為加快推動城鄉整體面貌由城市“盆景芬芳”向城鄉“花開滿園”轉變提供了平臺支撐,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案例也因此被省委、省政府作為甘肅省改革開放40周年成功典型推薦上報中央。

青山含黛千秋畫,綠水流韻萬古情。在甘南這座熠熠生輝的生態大屏障和民族大觀園里,雄偉秀麗的自然景觀和色彩繽紛的民族風情,為大力發展全域旅游、著力培育特色產業、全力推動轉型升級、奮力實現綠色崛起提供了強大支撐和動力源泉。(甘南融媒記者 馬保真 解敏 竇雯荷)
短評
借勢再發力
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 馬云
大河上源,天籟甘南。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如同一朵絢爛的奇葩在神奇的土地上盡情綻放。
今年3月,正當大美甘肅因為一碗天水麻辣燙火爆出圈時,甘南州文旅局局長馬文濤在天水的一場4分鐘脫稿演講也火遍全網,吸引25萬粉絲圍觀點贊。甘南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壯美的自然景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探訪。即將到來的“藏地傳奇”自行車賽,不僅是一場激動人心的競技盛宴,更是甘南文旅產業騰飛的嶄新起點。
人民的節日,群眾的盛會。“藏地傳奇”自行車賽這一頂級賽事,為勇敢的騎手提供了一個挑戰自我、超越極限的舞臺,同時,也將甘南的文旅資源推向了全國乃至全球的視野。甘南的巍峨群山、連綿草原,拉卜楞寺搖曳的經幡、黃河第一彎的碧波蕩漾,以及郎木寺的自然美景與多元文化融合,共同構筑了甘南文旅產業的亮麗名片。
一業興、百業旺。近年來,我州把文化旅游作為經濟新常態下新的增長點,生態保護的重要支撐點,轉型升級的有效切入點,富民增收的主要著力點,文旅產業穩步發展,體量不斷擴大,景點日趨多元,自駕游“熱辣滾燙”,帳篷酒店人頭攢動,“網紅”景點層出不窮,“大河上源·天籟甘南”特色旅游品牌更加響亮,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致富產業,成功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甘南文旅發展之路。
發展文旅產業,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是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生力軍。當前,文化旅游已成為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巨大的潛力。甘南作為文旅強州,要以此次“藏地傳奇”自行車賽為契機,搶抓機遇,借勢再發力,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續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文旅領域新質生產力,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讓甘南的“詩與遠方”更加令人向往、更加令人自豪。
新征程孕育新希望,新起點承載新夢想。“藏地傳奇”自行車賽的舉辦使甘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幅度提高,文旅產業又一次按下融合“快進鍵”,駛入發展“快車道”,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著一棒干,在不久的將來,甘南以其獨特的魅力,必將成為人們探奇覽勝、縱情山水的文旅高地,尋根問脈、熏陶情操的文旅圣地,身心放松、流連忘返的文旅福地。
- 2024-05-11【甘快看】來甘南州尕海濕地 看候鳥們“孵寶寶”啦
- 2024-03-07打開專屬甘南的課本封面……
- 2024-03-01甘南藏族唐卡“守”藝人:40余載傳承指尖技藝
- 2023-12-28甘肅甘南非遺文化藝術展在北京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