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詩選作為詩歌選本的一大門類,在溯源地區歷史、傳承區域文化和建構地域文學史方面意義重大。
地域詩選大量涌現于明清兩代,明代的《東甌詩集》《晉安風雅》和清代《槜李詩系》《江蘇詩征》《黔詩紀略》等,皆為部頭較大且收詩豐富的地域詩選,而反觀隴右卻乏人問津,更遑論蘭州一地。20世紀40年代末,隴右學者王烜編成《皋蘭名儒詩文遺集》才首次使黃諫、段堅等八位明代蘭州詩人走進大眾視野。上世紀80年代以來陸續出版的《歷代詠隴詩選》《古今詠隴詩詞選》《歷代詠甘肅詩詞精選》等,雖對歷代蘭州詩歌創作有所反映,然限于篇幅,所收不多。
最近出版的《甘肅歷代詩歌選注·蘭州卷》(簡稱《蘭州卷》)在前作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是一部既縱貫時代又觀照地域的反映蘭州詩歌發展史的大型詩歌選本。
本書主編趙逵夫先生長期關注隴右文學,分卷主編冉耀斌多年致力于秦隴詩人研究,諸位編選者學養深厚,通過考索文獻,檢尋作品,刪汰繁蕪,歷時多年編成《蘭州卷》。該書選詩全面,注釋精審,在裒集蘭州詩歌文獻、彰顯本地歷史文化和建構地方詩史方面甚有功績。
體例合宜 收錄全面
本書以時代為線,聚焦蘭州一地,反映蘭州詩歌發展進程。卷前撰有《蘭州歷代詩歌概述》,梳理詩歌發展線索,論述歷代詩歌創作,既能加深讀者理解又滿足研究之用,價值很高。
該書在時代上分為漢魏六朝、唐宋金元、明、清、民國五個階段,共收錄325位詩人。由此不難看出蘭州詩歌起步于漢魏、繁榮于明清的動態發展歷程和演變概貌。在作者簡介上,本地詩人介紹詳細,外地詩人突出旅隴行跡,詳略合宜,剪裁精當。注釋力求準確無誤,闡發精微,滿足閱讀和研究需要。在作家方面,本書收錄廣泛,既包括朱真淤等宗藩作家和楊一清等地方大員,也包括張良弼、張長春等一般士子,既收段堅、彭澤、劉爾炘等蘭州文學大家和吳鎮、張澍等本省文化名人,也收杜甫、岑參、閻爾梅、李漁等歷代旅隴名家。并且兼收各民族、各身份的詩人,如對契丹耶律鑄、回族馬世燾和滿人成昌的創作均有收錄,對釋玄暢、劉一明等詩僧羽客的作品也注意收錄。詩選既兼顧歷代詩人創作實況,也體現了對作家一視同仁、力求全面的編選理念。另外,《蘭州卷》對文學創作特征的家族也有所反映,如收錄明代段堅與外孫彭澤的作品,也選錄清代巫景咸、巫揆父子,陳增、陳坦兄弟,以及秦維岳、秦維峻、秦維巖兄弟的詩作,展現了古代隴右士人群體的崛起。
凸顯蘭州地域文化
《蘭州卷》所收詩歌數量龐大,內容豐富,彰顯了古代蘭州詩歌創作的繁盛局面。這些詩歌主要包括傷嘆民生、記寫災異、記錄戰爭、歌詠山水、詠懷古跡、誦寫民俗等幾類題材,符合本書選錄重大歷史事件、反映地區名人風物的編選要求。
蘭州屬《禹貢》雍州之地,歷史上氐、羌、鮮卑、漢人等各民族在這里雜居生活,長期以來的民族融合形成了本地區多彩包容、豐富多元的獨特文化氣質。《鞠游歌》《東川耕牧》等詩即描繪民眾畜牧、農耕的生產生活景象;西北礦藏豐富,郜光先《松山礦徒解散回中土,傷此窮民,托之乎鳥偶成》、馬世燾《黃河灘上有披沙揀金者歌》等詩對從事開礦、淘金的百姓充滿同情;李文《金天觀歌》、王執禮《華林寺》等作品對蘭州的道教、佛教等宗教文化也多有述寫;丁晉《河樓遠眺》、沈青崖《蘭州》歌詠金城雄山麗水,動人心魄。這些詩歌有助于讀者深刻感悟蘭州厚重歷史,領略地區文化魅力與獨特山水風物。
從籍貫來說,這部詩選所收詩人包括歷代蘭州本籍詩人和客籍詩人。他們筆下的蘭州景致磅礴、山川秀美、風俗淳厚,其作品總體呈現蒼勁渾厚的“秦風”特征,而一些特殊體式如竹枝詞、組詩則集中表現當地民情風物,很有可讀性。客籍詩人的蘭州書寫以他者視角豐富了蘭州地域文學形象,這些作品與本土作品恰可聯吟共賞。
獨特價值與時代意義
其一,弘揚地域文化、深植民族精神的思想價值。編選意圖和標準是選詩的前提,《蘭州卷》在思想內容上主要入選能突出蘭州光輝歷史與名勝景點之作,個體抒情作品則非收錄重點,突出強調以詩存史的“詩史”意識。閱讀這些作品有助于加深對蘭州歷史文化的了解,增進地區文化自信,傳承深植其中的家國情懷。其二,網羅放佚的文獻價值和刪汰繁蕪的文學價值。該書注重對早期詩歌的檢索輯錄,重視對本市本省詩人詩作的查訪搜集,著力挖掘和保護地區文學文獻。它在探源地區文學的同時,也網羅鉤稽了部分佚人佚作,收錄了其他同類詩選未收的詩人詩作,對拓展地域文學的廣度和深度大有裨益,也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蘭州卷》所收詩人雖多,但在選詩方面頗為嚴格,不收消遣空談之作,對許多大型組詩也并非全錄,而是擇優選錄,使其菁華畢出,因此,這也是一部滿足廣大讀者文學鑒賞需求的優秀讀本。其三,賡續詩選傳統,回應時代精神。《甘肅歷代詩歌選注》各分卷充分挖掘歷代甘肅詩人詩作,對賡續詩選傳統、繼承隴右文學遺產意義重大。且蘭州自古為西北經濟文化重鎮,歷史悠久而文化燦爛,尤其近些年來,蘭州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關鍵節點城市,其重要性持續凸顯。《蘭州卷》順應國家民族發展大勢,應時而出,積極弘揚民族文化,助力西部建設,是一部內涵厚重、極具價值而又體現時代精神的著作。
□萬萌萌
- 2020-01-15甘肅文化自信的因子及傳承
- 2024-07-10【蘭山論語】讓敦煌文化藝術“火”起來
- 2024-07-08【蘭山論語】讓文溯瑰寶煥發時代光彩
- 2024-06-20【黃河時評】讓非遺傳承后繼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