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和我的祖國】椒香滿川
李穎
每年的七八月間,故鄉河灘鎮的花椒進入成熟期。墨綠肥厚的椒葉間,一簇簇花椒綴滿樹枝,紅艷艷的,像燃燒的晚霞一樣絢爛,濃郁的椒香在山川彌漫,讓人陶醉。
河灘鎮位于劉家峽庫區上游,大夏河奔流而過,狹長的河谷階地,歷來是糧食和果蔬生長的沃土。溫潤的氣候,充足的日照,為花椒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最初群眾在自家房前屋后和田埂邊零散栽植,規模小,產量低,僅夠家用。20世紀60年代末,隨著劉家峽水電站的初步投運,庫區蓄水,移民搬遷,群眾把少量花椒移植到新居,也就是現在河灘鎮所在的一些村莊,花椒種植得以延續。花椒開始廣泛栽植是在改革開放后,除了種植糧食和瓜果蔬菜,人們在溝壑和山坡上栽植了很多花椒樹,這些花椒除了自食外,也賣到周邊縣市。到了20世紀90年代,家家戶戶開始在田間地頭大量栽植,面積一度超過五萬畝。
河灘的花椒為“大紅袍”花椒,扎根深,生長快,掛果早,有“葉青、花黃、籽黑、皮紅、肉厚、氣香、味麻”的特點。1995年,在甘肅省農土特產品評鑒會上,河灘的“大紅袍”花椒曾榮獲金獎,此后一度聲名遠播。花椒作為調料,能去除肉類的膻腥味,改善食物風味,促進食欲;作為藥材,可溫中祛寒、除濕止痛等。花椒籽富含油脂,可榨油,也可作藥用。而椒葉曬干磨細,撒在烙餅上,吃起來有一種淡淡的麻味,別有一番滋味。
老家原來有很多花椒樹,收完麥子,就到了花椒采摘的時節。山坡上,梯田里,田野中,是一排排、一行行、一棵棵高大茂盛的花椒樹,一簇簇鮮紅的花椒散發著誘人的光澤,麻酥酥的香氣在空氣中浮動。大人小孩提著籃子,背上背篼,去摘花椒。人們踩在凳子上,站在梯子上,一撮一撮地采摘。樹枝上掛著紅沙柳編制的籃子,摘下的花椒放到籃子里。籃子裝滿了,倒進背篼里。背篼盛滿了,就背到家里。后來,隨著花椒產量的增多,也用人力車拉,現在則是電動車運。摘花椒常常全家上陣,分工協作,身體輕巧的孩子站在梯子上,大人站在凳子上,而年幼的孩童則在樹底下撿拾掉落的。像收割麥子一樣,每一粒花椒都要顆粒歸倉。其實,摘花椒是個苦力活。天氣酷熱不說,花椒枝上長滿尖尖的利刺,一不小心就會刮傷胳膊和手背,也會刺痛手指,有時椒油滲入傷口,手指麻疼麻疼的,嚴重時感覺像電擊。如若不小心椒油濺到眼睛里,麻得睜不開眼,淚涕橫流,此時唯有清水沖洗才成。沒有艱辛的勞動,就沒有沉甸甸的收獲。摘花椒時,大家往往一邊摘,一邊說說笑笑,還有孩子在唱歌,有時說到可笑處,爆發出一陣大笑聲。那時,有花椒樹的地方,常常就有歡笑聲和快樂的歌聲。摘完花椒回家,椒香還留在衣服和皮膚上,麻麻的味兒好幾天不散。
摘來的花椒曬在圓圓的大簸箕里,也曬在方形的塑料布上。平整的屋頂上、偌大的場院中、巷道寬闊處,是一片又一片晾曬的花椒。灼熱的陽光下,花椒飽滿圓潤,鮮紅欲燃,香氣濃郁。一天下來,油漉漉的花椒干燥緊實,紅彤彤的色澤有增無減,還一粒粒裂開了嘴,露出白白的內殼和黑黝黝的籽粒。收獲的時節,收購者們走村串巷收購曬干的花椒,而更多的花椒則運送出省,成了當地人青睞的調味佳品。
河灘的花椒和鄉親們的生活一樣紅紅火火。現在,還建了加工廠,春日新發的椒芽變成美味的野菜,層層篩選的花椒變成一盒盒、一罐罐精美的禮品。還有人從椒籽中榨出麻香麻香的椒油。椒香時節,每當我從故鄉路過,常常見到人們采摘的身影,田間地頭總是一片繁忙的豐收景象。
在故土上飄香的花椒,見證了故鄉發展的進程,也見證了故鄉人民生活的變遷。
- 2024-09-02【隴上故事薈】清水風物之話里話外
- 2024-09-02水號北流泉
- 2024-08-29【百花】伏羲廟的樹
- 2024-08-29【百花】走進大南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