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城謠
馬超和
從民勤縣城出發回鄉間,我喜歡從紅崖山水庫西側抄近道穿過。紅崖山下,一道土嶺,寬約四米,高約兩米,雖被洪流和路徑撕開了許多道口子,時斷時續,卻始終與山體保持一二里地的距離,自東北向西南延伸,像是大地暴起的青筋。
經過風雨侵蝕,土嶺頂端有虛浮的土,植物種子在各種機緣下落戶安家,它們纖瘦的腰肢或濕活或干枯,在微風中搖曳,仿佛在訴說這方土地深深淺淺的過往。
那土嶺就是長城遺跡,鄉親們喚作“邊墻”。明代,這一帶是防御北元殘余勢力的前沿。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機動性強,擅長游擊戰,明王朝不勝其擾,便仿效前朝,因地制宜,筑建長城,以防范侵掠。按照權威說法,這墻體是沙石、黃土間雜干草、紅柳枝條夯筑的。為增強墻體穩固性,據說還會拌和糯米湯。
水流沖刷處,沙石土坷凌亂。用來增強墻體穩固性的干草、紅柳枝條之類杳無蹤跡。那里沒有殘磚碎瓦,也未曾聽說出土過刀槍甲胄,似乎與周遭別無二致。紅崖山山石棱角分明,它向長城展現了溫情的一面:將長城擋在身后,使長城不至于被風沙淹沒。
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河西走廊,這樣的遺存不少,它們或馳奔于平川,或潛行于山腳,或盤桓于山腰,甚至雄踞于山頂。
長城并非連續而獨立的建筑物,而是一個完整、復雜的體系,包括城墻、敵臺、關城、衛所、烽燧等多種設施。我最熟悉的是烽燧。在我出生的小鎮境內,“有名有姓”的烽燧就有十數個。自我記事起,長輩們指著那些烽燧反復念叨,終將“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像詩詞一樣深植于我的腦海。
長城的筑建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接力,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相互征伐,掀起了長城修筑的第一個高潮;秦滅六國統一全國,連接和加固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之后,朝朝拓抻、代代修繕,才在蒼茫大地上樹起了這道搶眼的風景。
因為所在區域和修建時間的不同,每一段長城都有著獨特的造型。修建長城講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設者在充分利用地形的基礎上,有土夯土,遇石壘石。經年累月,它們已與周圍的遼闊草原、坦蕩戈壁、崇峻山嶺、蒼茫林野融為一體。
修筑長城的都是孔武有力的漢子。經過長年累月的勞作,他們都已成為能工巧匠。筑壘城墻也是需要技術的,否則,它怎么抵抗得住時光的流逝、戰火的蹂躪?
長城橫亙,馬不可躍,兵不可攀,的確可以起到阻滯游牧民族侵擾的作用。自古以來,西北邊陲是男兒建功立業的首選之地,無數人投身軍旅,保家衛國。多少難眠的夜晚,戍邊將士吹著獵獵朔風、望著寒星冷月、嚼著思鄉之情,枕戈待旦。
長城一線,驍將健兒輩出。據考證,民勤人祖上大多是遷徙自江南的軍戶,或許我身上就流淌著征夫戍卒的精血。這可能就是我在行走中遇到長城總要放慢腳步的原因。
跨越千年,長城已然成為一個文化符號、一道精神圖騰,刻在中華兒女的骨子里、淌在炎黃子孫的血脈中。很多人第一次在現實場景里見到長城時,把身體貼在墻上擁抱長城,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
居庸關、八達嶺、山海關等處的長城,山石砌壘,高大堅固,扛得住風雨的沖刷,經得起時光的打磨。它們是長城的頂級配置,是豪華版,也容納了人們詩意的表達。
始建于明洪武五年的嘉峪關是明長城的集大成者。林則徐途經嘉峪關,留下“長城飲馬寒宵月,古戍盤雕大漠風。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關雄”的詩句。盡管心馳神往日久,但我至今沒有登上過嘉峪關城樓,沒有撫摸過懸壁長城。在深沉夜色里,我朝著它們所在的方位張望,并不覺得遺憾——心意系之,總有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