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新路標
張亭亭
近年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數量不斷攀升,誕生了大量展現時代風貌的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在此影響下,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也迎來了新的浪潮,人民性、時代感、多元化成為當下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新路標。現實題材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以其精良的制作、時代感強烈的故事和獨特的文化記憶,拉長了時光的影子,使觀眾產生情感共鳴,獲得了良好的收視效果和群眾口碑,為新時代影視劇生產導引方向。
一
就目前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而言,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更加受到影視導演的青睞。當下,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的創作正在逐步打破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的壁壘,無論是在小說時代背景的設定上,還是在人物形象塑造、寫作手法和敘事方式上,都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與傳統文學相融合的趨向。根據《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與2015年相比,2022年現實題材網絡作家數量增長4.85倍。”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發布的《2023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統計顯示:“本年度新增現實題材作品約20萬部,總量超過160萬部,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其中,何常在創作的以雄安新區建設為故事主線的《向上》和蘇麥創作的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陶三圓的春夏秋冬》入選中國作協“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由此可見,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的創作,在各項政策的扶持引導下,逐漸成為網絡文學創作的主流,其精品化程度邁上新的臺階。
與備受網友追捧的網絡言情小說不同的是,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弱化了“讀者為王”的寫作思維慣式,不再是將娛樂進行到底的文學快餐,作品的文學性、思想性、藝術性明顯提升。如阿耐創作的獲得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的網絡小說《大江東去》,描寫了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等人在改革浪潮和時代機遇面前歷經浮沉的拼搏人生。這部小說于2019年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齊橙創作的現實題材網絡小說《大國重工》講述了中國工業人克服萬難,齊心協力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鑄就中國工業輝煌的故事。還有如《雙面膠》《歡樂頌》《桃李尚榮》《大山里的青春》《南北通途》《滬上煙火》《生命之巔》等“爆款”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
二
優秀的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是影視劇改編的文本基礎,影視劇的“長尾效應”讓網絡文學原著常駐讀者視野。兩者的有機結合,使網絡文學和影視劇產業的發展更上一層樓,相互成就,互為補充。一方面,各項網絡文學扶持政策的相繼出臺,為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創作提供了營養豐厚的土壤,作品的創作數量和具有代表性作品的質量逐年增高。2011年第八屆茅盾文學獎修改評獎條例允許網絡文學作品參評,之后,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工作條例(2023年2月14日修訂)在第五項組織機構中增加“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依據本條例的原則組織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的征集和論證”。據中國作家網發布的2024年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工作公告顯示,其選題名單共分為六個主題,包括鄉村振興主題、中華優秀文化主題、科技科幻主題、人民美好生活主題等。其中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占據重點作品扶持項目總數一半以上,其中卓牧閑的《濱江警事》(第1部)獲得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另一方面,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讓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傳播場域更加廣闊。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影視劇的改編似一面鏡子,觀照社會現實,聚焦時代之變。改編自阿耐的網絡小說《大江東去》的影視劇《大江大河》,時至今日仍然是當下現實題材影視劇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改編自未夕同名小說的《喬家的兒女》獲得了第33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電視劇”和第2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中國電視劇”等多項提名,這既是對電視劇《喬家的兒女》的肯定,亦是對其網絡文學原著的肯定。今年播出的改編自大米同名小說的《小巷人家》,一經上映,好評如潮。從網絡到熒屏,從文本到影像,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以不同的姿態和形式走進千家萬戶,用它獨有的方式反哺網絡文學。
三
縱觀當下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影視劇改編現狀,除《大江大河》《喬家的兒女》《小巷人家》這樣的年代劇以外,女性群像劇則是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另一個賽道。首先,從主題內容上來看,其反映了現實生活的深度和廣度。改編自阿耐同名小說的《歡樂頌》講述了生活在歡樂頌小區22樓五位性格迥異有著不同成長背景的女孩,從相互磨合到擁抱彼此,共同成長的故事。改編自叢蟲小說《月子會所》的《今生也是第一次》,將目光聚焦在三位生活在不同時代初為人母的女性身上,電視劇試圖通過講述三位母親的勵志故事,來減輕現代女性在生育方面的壓力,給予女性力量。其次,從人物形象塑造上來看,職場女性是女性群像劇重點關注的對象。這些女性形象多元立體,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人物“主題曲”。《歡樂頌》中的安迪、《都挺好》中的蘇明玉、《三十而已》中的顧佳、《今生也是第一次》中的路遠方,她們是職場精英女性的代表。而《歡樂頌》中的邱瑩瑩、樊勝美,《三十而已》中的鐘曉芹、王漫妮,《一路朝陽》中的田蓉,則是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一員,她們平凡卻不渺小,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當下大多數女性生活的真實寫照。最后,從傳播價值上來看,優秀廣播影視劇“走出去”戰略拓寬了國產電視劇的傳播渠道,實現了“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創作目標。《開端》《都挺好》《三十而已》《喬家的兒女》《小敏家》等由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劇均在海外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中現實題材網絡文學改編的女性群像劇影響力不容小覷,如獲得2020年度優秀海外傳播作品和第27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國際傳播獎的《三十而已》已被多國購買版權翻拍,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貢獻力量。
“以人為本”是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重要精神內核。優秀的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應該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原則,將人民作為創作的主體,以滿足人民的精神需求為創作目標,從現實中取材,到生活中去,記錄時代變遷中“人”的生存鏡像,吹響時代前進的號角。在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創作基礎上,影視劇改編同樣將“人民性”作為其生產的永恒主題,文化屬性和娛樂屬性的相互融合,充分發揮了大眾傳播媒介的功能。無論是由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年代劇,還是都市劇,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與故事的時代背景都是極為契合的,一個時代的人有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他們是一個時代的代言人,亦是一個時代風氣的引領者。如改編劇《大江大河》中的宋運輝、雷東寶、楊巡,是改革開放時期勞動人民群眾抓住時代機遇的縮影。以蘇州棉紡廠家屬區為故事發生地的《小巷人家》,將計劃經濟時期三個家庭在棉紡廠大院的生活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勾起成長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觀眾的無限回憶。
人民性、精品化、主流化作為當下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三重面相的同時,商業性也對其影視劇改編產生重要影響。在大眾傳播媒介和互聯網產業高度發達的今天,影視劇的商業性盈利,為其后續發展提供了生存空間。與擁有一臺電腦就能完成生產的網絡文學不同的是,網絡文學影視劇的改編需要獲得巨額的資金支持才能順利將其轉化。發行版權、廣告商贊助、平臺付費點播、影視IP其他產業轉化都是影視劇的重要收入來源。
如今,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好劇不斷涌現,精品化程度不斷提高。由此可見,唯有堅持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正確價值導向,才能全面激發網絡文學與影視“聯姻”的活力,最終獲取網絡文學影視劇改編成功的流量密碼。
本文系2021年度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項目“甘肅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融合發展研究”(2021QN014)階段性成果,作者為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新聞學院)教師
- 2024-12-03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 2024-12-02讀《如意甘肅》的三個維度——玉如意的“形、骨、祝”
- 2024-11-22扉頁尋星河 書香綴流年
- 2024-11-25【書評】涼州文化的詩意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