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衛東
在黃土高原的深處,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一位名叫馬正德的藝術家用他的一生詮釋了何為匠心獨運,何為文化傳承。作為豳地儺面傳承人志愿者,他不僅是一位雕塑師、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更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員和甘肅省優秀民間藝術家。馬正德以他的執著和熱愛,讓瀕臨消失的儺文化重燃生命之火。
馬正德先生1978年出生于這片古老的土地,自幼喜愛美術的他,對家鄉的社火、戲曲、剪紙、皮影等民俗文化藝術有著特殊的情結。慶陽古稱豳地,是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的活動中心,也是周朝創立興農之地,有著非常深厚的儺文化底蘊。這里的儺文化,被稱為周祖儺,當時也叫“國儺”,兼容并蓄了全國各個地方的儺文化,形成了一種國家祭祀類的儺舞。每年過年,村民們白天耍“社火”,晚上聚在一起,點上油燈,敲鑼打鼓,耍“地攤”,這其實就是儺舞、儺戲的一種演變和遺留。
2002年,馬正德先生從甘肅聯合大學畢業后,放棄了教職工作,毅然投身于非遺文化事業,選擇了研究儺文化,制作儺面具的道路。儺面具是中國非遺文化和中華民族的瑰寶,是研究中國戲劇臉譜的“活化石”,然而,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已經瀕臨滅絕。馬正德說:“儺面具是古老文化的記錄,它不該被遺忘,需要傳承下去。”
為了傳承和發揚儺文化,馬正德先生拜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儺面技藝制作傳承人姜浩芝為師,系統地學習起儺面的制作技藝。從搜集民間臉譜草圖,到挑選儺面的材料,再到鉆研刀法、嘗試上色新法,每一步他都認真對待。儺面制作是一個體力勞動,常常一天的雕刻下來,他的手腕疼痛,腰臂酸麻。然而,憑借著對儺戲和儺面的熱愛,他從未放下手中的刻刀。22年來,他制作了近4000張儺面具,收集、創作了7000余張圖稿。他的儺面作品取材于當地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每個面具都帶有濃厚的個性特色。他將粗獷、精致、夸張、簡約等手法融會貫通,形象地刻畫出各類人物的喜怒哀樂,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民間文化的韻味,又展示出自己獨特的雕刻味道。
馬正德先生的工作室在山上的一間小平房里,每天從家到工作室的距離,就是他從理想到現實的路程。清晨,他行至工作室,打開小院的門,伏案構圖,畫小樣,挑木材,再一刀一刀地雕琢。從打胚到上色,經過十幾道工序之后,一張儺面具呈現在他的面前。當他凝視著自己的作品時,如同喚醒了一段記憶。他說:“我初見儺面時,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感覺來自于家鄉的社火,那些與故鄉社火上相似的符號,深深吸引了他。
馬正德先生不僅是一位技藝高超的藝術家,更是一位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學者。他深知,技藝傳承最深處就是精神的傳承。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和保護儺文化,他積極參與各種展覽和研討會。2005年春節,他代表慶陽地區參加“甘肅省儺面、儺儀、臉譜展”,參展的三件儺面作品被甘肅省文化館收藏。2014年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推薦馬正德參加中國美院雕塑高研班的培訓學習與深造。2017年,他參加了在湖南新化召開的儺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發現連國外人都對中國的儺文化非常感興趣,但西北的儺文化研究卻相對缺失。他深感責任重大,決心要為西北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2024馬正德參加母校蘭州文理學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專題研修班”結業展中《鐘馗》儺面具被學院收藏。
近年來,馬正德先生嘗試著在儺面中加入文創的元素,讓儺文化走向社會走向市場。他把浮雕的內容用儺文化形式代替,在居家裝飾中融入儺文化元素,把儺面具縮小化,做成祈福、辟邪、納財的掛件等。他說:“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非遺文化的傳承發展也要緊跟社會發展的腳步,以更加生活化、時尚化的方式展現古老文化的魅力。”
馬正德先生的藝行經歷,是對儺文化熱愛的真實映照。他用一雙有著天賦的巧手,雕刻出了無數栩栩如生的儺面具;他也用一顆匠心,傳承和發揚了瀕臨消失的儺文化。他的儺面具作品,不僅是中國非遺文化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體現。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何為“擇一事,終一生”。
延伸閱讀
馬正德:甘肅鎮原縣屯字人;藝名:馬月、藝瀟;字:藝衡;號:嘯天。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員;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設計師;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甘肅省旅游協會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分會副會長;甘肅省優秀民間藝術家;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甘肅省漫畫學會會員;豳地儺面非遺志愿者;老土藝術圈發啟人。擅長:儺面雕刻、泥塑雕塑、寫意國畫、肖像漫畫、臉譜繪制,旅游文創產品的研發、設計與制作等。
- 2024-12-10【隴人相192期】劉金祿:“鉆牛角尖”25年 雕出立體版《清明上河圖》
- 2024-12-08艾黎的三十年教齡榮譽證書
- 2024-12-06鄧寶珊與山丹培黎學校的情緣
- 2024-11-12耄耋老人陸孝蘭:癡心傳承蘭州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