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慶陽香包在巴黎埃菲爾鐵塔下的圣誕集市展示,成為中法文化美食節(jié)的一大亮點。慶陽香包的展位如一顆璀璨星辰,鑲嵌在浪漫的節(jié)日氛圍中,散發(fā)著獨特的光輝。展位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法國當地人,他們對香包的精美設計和深厚文化內涵贊不絕口,紛紛親手體驗制作,感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夜幕降臨,慶陽香包福娃與巴黎埃菲爾鐵塔合影)
“C’est magnifique!”(法語:太精美了!)這是法國當地游客口中最常用的贊美之詞。他們手捧著香包,充滿驚嘆,仿佛看到了東方古國神秘與輝煌的影子。據了解,本次展會的慶陽香包是由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慶陽香包繡制傳承人劉蘭芳制作的。她將歲月沉淀的密意和吉祥美好的寓意融入每一個精美的作品中:眉眼含笑的“慶陽福娃”、威風凜凜的“慶陽虎”、古樸典雅的“千歲香包”和寓意吉祥的“五毒螃蟹”,每一件作品都傳遞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法國巴黎圣誕集市的慶陽香包展位前,外國友人正在駐足欣賞。)
展位前擺放的法語和英語宣傳冊詳細介紹了香包的歷史淵源、實用功效和美好寓意。在古代,宗教信仰和圖騰觀念盛行,導致香包作為承載神秘意義的物品出現。中醫(yī)鼻祖岐伯出生于慶陽,曾攜帶藥袋防疫驅瘟、禁蛇毒。當時,藥袋中裝有雄黃、艾葉、藿香、蒼術等草藥,因具有香味而被稱為“香包”。人們簡單包裹香草、彩石等物品并佩戴于身,以祈求神靈庇佑和驅邪避災。隨著時間的推移,慶陽人民開始將生活中的美好向往和民間技藝融入香包制作中。慶陽香包在歲月長河中代代相傳,不斷吸收文化精髓,從質樸的民間飾品逐漸演化為內涵豐富的藝術珍品。

(法國巴黎圣誕集市慶陽香包展位上懸掛的各式各樣香包。)
香包不僅是一種裝飾品,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凝練縮影,連接中法兩國人民深厚友誼的堅實橋梁。慶陽香包已連續(xù)兩年在巴黎圣誕集市展示,銷售情況十分喜人。一位法國老人看到繡有“龍”的香包后,特意購買作為節(jié)日禮物送給小孫子,祈求其健康。古老的香包與時尚的巴黎街景相得益彰,引起外國友人的好奇和追捧,訂購量如雪花般紛至沓來。小小的香包成為文化交流的紐帶,促進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法國巴黎圣誕集市慶陽香包展位前,志愿者正在為外國友人熱心介紹不同香包的寓意與功能。)
慶陽香包作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已走向國際舞臺。近年來,慶陽香包在巴黎頻繁展出,成為當地非遺文化的獨特標志。慶陽香包展覽榮膺巴黎市政府支持項目,并多次登上巴黎市政府官方網站,受到《人民日報海外網》、《巴黎人報》等知名媒體的關注報道,贏得中法兩國各界的廣泛認可和贊譽。

(法國巴黎圣誕集市慶陽香包展位上,一位外國友人正在購買心儀的“虎頭枕”香包。)
近年來,慶陽市積極融合傳統元素與多種風格,挖掘現有圖形、色彩、造型的文化精髓,融入現代簡約設計中。同時,推動慶陽香包與旅游產業(yè)深度融合,開發(fā)主題旅游線路,打造香包主題民宿和餐廳,組織香包制作技藝體驗活動。此外,慶陽市與科技產業(yè)合作,一方面提高香包產品精度,另一方面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開發(fā)香包展覽與體驗軟件,讓更多人體驗傳統工藝的精妙與趣味。

(法國巴黎圣誕集市上的慶陽香包展位)
慶陽香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明珠,閃耀于世界舞臺,成為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它邀請世界共同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共同踏上跨越國界的文化之旅。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馬靜娜 李靖蓉 李東寧 圖片記者:高健 董春陽)
- 2024-12-13【甘快看】文旅融合展新姿 詩畫隴原引客來——甘肅深挖文化資源賦能旅游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 2024-12-12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7項課題獲批立項
- 2024-12-12孫曉峰做客《金城講堂》講述麥積山石窟文化
- 2024-12-12【如意甘肅·多彩非遺】讓隴原多彩非遺璀璨綻放——“甘肅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蘭州文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