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義勇軍進行曲》九十周年志念
(二首)
作者:張民華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面世九十周年。
筆者在相關閱讀中接觸到許多《義勇軍進行曲》創作同期的歌曲、誓詞、通電等史料。見到了《義勇軍誓詞歌》《血盟救國軍軍歌》等一些堪稱《義勇軍進行曲》雛形的藍本。當讀到其中“起來!起來!不愿當亡國奴的人!……用我們身體筑起長城。……前進啊!前進!向前進!殺!殺!殺!”;又如“起來!不愿當亡國奴的人們,用我們的血肉喚起全國民眾……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起來!起來!”等歌詞時,胸中激情難抑。這些同仇敵愾的時代強音最終集成于田漢、聶耳一九三五年四月完成的電影《風云兒女》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當年五月,隨著電影公映,《義勇軍進行曲》迅速傳遍中華大地,成為鼓舞全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戰斗號角,后來又被確定為新中國的國歌并寫入憲法。筆者撫今追昔,萬千感慨,思如泉涌,寫就兩首《七律》,志念《義勇軍進行曲》九十周年。
其一、狂飆
蛇蝎寇虜釁①關東,
四萬萬民②憤填膺。
傲骨揭竿興義勇③,
豪情奮戟挫頑兇。
爭拋血肉捐黑土④,
競付頭軀筑長城。
一曲狂飆⑤燃華夏,
不甘奴役誦大風⑥。
其二、族魂
刀光劍影聚風云,
獵獵旗旌義勇軍。
一寸山河一寸血,
萬重壁壘萬重勛⑦。
雪野鏖兵凝士氣,
冰原御寇振族魂。
前進!前進!前進進⑧!
長城內外盡征塵。

自注:
①釁[xìn]:挑起事端,制造矛盾。此處指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或“柳條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蓄意制造并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標志著日本帝國主義大規模侵華的開端,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②四萬萬民:此處指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前的中國全國總人口概數。據資料顯示,當時中國全國總人口概數為四億五千萬。
③義勇:義勇軍。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國東北軍民為抵抗日本侵略、收復失地而成立的抗日武裝的總稱。這些統稱東北抗日義勇軍,并沒有統一指揮和編制,各自獨立,軍費靠自籌和全國人民的捐助。主要武器是一些輕武器乃至大刀長矛,裝備簡陋,以游擊戰為主要的作戰方式打擊敵人。
④黑土:黑土地。此處代指義勇軍征戰的主要活動區域——東北大地。
⑤一曲狂飆:指《義勇軍進行曲》。《義勇軍進行曲》面世后,立即成為廣泛流傳的抗戰歌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將結束之際,該曲被選入反法西斯盟軍勝利凱旋的曲目。戰爭結束后,同盟國集會時,《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表中國的歌曲演奏。美國還將該曲與美國的《美麗的美利堅》、法國的《馬賽曲》等歌曲定為同盟國勝利之日的音樂節目廣播歌曲。1949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1982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2004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正式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⑥大風:指劉邦詩作《大風歌》。
⑦勛:特殊功勞。
⑧前進!前進!前進進!:《義勇軍進行曲》這一段歌詞是作曲家聶耳改定的。為了使歌曲曲調和節奏更加有力,聶耳把田漢原來的“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飛機大炮前進。前進!前進!前進!”改為“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指揮、解放軍軍樂團前團長于海曾談到:“前進,前進,前進進!”這七個字堪稱國歌的點睛之筆。“前進進”的節奏感,凸顯了國歌精神的進行時態。正是這種精神一直在指引我們,激勵著我們。

- 2025-03-20張掖不是江南 張掖何必江南
- 2025-01-03別把年齡當回事
- 2025-01-02十六字令·跨年夜走筆(六首)
- 2025-01-02【美文】斑駁的青石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