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奇觀表達讓主旋律余音繞梁
這種奇觀表達,與人們印象中電影、紀錄片中的奇觀表達有著明顯不同,其呈現并不依靠視覺特效手法或是對獨特自然環境的展示,也不會因外顯的類型標簽、題材屬性讓觀眾產生對奇觀的預期。這種奇觀表達,以帶有強烈新鮮感的創意為內核,將重點放在挖掘多種視聽語言綜合運用的表意潛能之上。這種手法,經由幾個現象級節目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一種新的創作路徑,甚至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面向大眾的、高度匹配互聯網移動端媒介傳播特征的、藝術樣貌鮮明獨特的視聽作品類型。
日前,上海外灘“永遠跟黨走”主題燈光秀、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而創作的水下舞蹈《紅》等火出了圈。它們和今年涌現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節目《唐宮夜宴》《洛神水賦》一道,以鮮明獨特的樣貌和強大的傳播力,構成了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一道道亮麗風景。
這些節目獨具特色的奇觀表達,洋溢著由內而外的文化自信,帶來“第一眼有驚喜,細品味有回甘,再回首有感悟”的欣賞體驗,贏得了人們的由衷喜愛和熱情追捧。借助《唐宮夜宴》《洛神水賦》等節目在全網全平臺全終端形成的傳播影響和品牌效應,獻禮建黨百年的水下舞蹈《紅》自帶流量,上線后迅速收獲巨大關注。“永遠跟黨走”主題燈光秀一經推出,不僅在線下吸引了大量市民觀看,相關視頻也在網上獲得大量播放和轉發,僅“看看新聞”微信視頻號發布的單條視頻,在微信平臺就獲得了數百萬次的轉發,每一次點擊和轉發,都表達了普通人對黨的熱愛和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這些節目的最大特色是極富沖擊力和吸引力的奇觀表達。這種奇觀表達,與人們印象中電影、紀錄片中的奇觀表達有著明顯不同,其呈現并不依靠視覺特效手法或是對獨特自然環境的展示,也不會因外顯的類型標簽、題材屬性讓觀眾產生對奇觀的預期。這種奇觀表達,以帶有強烈新鮮感的創意為內核,將重點放在挖掘多種視聽語言綜合運用的表意潛能之上。比如,水下舞蹈《紅》讓常規手法與極致條件相碰撞,把原本平常的舞蹈表演,置于水下這一極富動感也極具挑戰性的環境之中。又如,“永遠跟黨走”主題燈光秀對線下內容進行二次創作,不把流光溢彩的燈光秀作為記錄、仰視的對象,而是作為剪輯和包裝的素材,進行創造性編排。再如,《端午奇妙游》首次嘗試“網劇+網綜”的形式,以唐朝女孩進宮獻藝過程中發生的奇妙經歷為主線,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傳統節日的無窮魅力。這些新鮮玩法,加上燈光、舞美、服化、配樂的巧妙組合,形成了新奇而豐富的視聽語言,為觀眾帶來全新的審美體驗,讓他們產生備受震撼、意猶未盡之感。
這些火爆出圈的現象級節目是一種全新的節目類型,不僅形式新穎獨特,而且面向大眾,以表達效果為著眼點,遵循互聯網傳播規律,實現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高度統一。
同時,這些節目由內而外散發著文化自信。酷炫吸睛的形式下是堅實的文化內核。節目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結合,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因為文化自信,節目各環節的創新都用心用功用情,不惜氣力,力求精湛。比如,“永遠跟黨走”主題燈光秀沒有止步于對實景燈光秀的簡單拼接或掠影式介紹。六分鐘的節目,是一次系統性的再創作,將燈光秀素材與全新的篇章架構、配樂編曲、視效包裝相融合,將恢宏的百年黨史有機融于光影敘事,構思精妙,結構完整。多處充滿巧思和詩意的細節,更營造了實景之外、意在言外的紅色中國氣象,為人們獻上了一部流光溢彩、蕩氣回腸、永遠在線的黨史紀念冊。
因為文化自信,節目的創新創造都獨辟蹊徑,不被套路牽引,不被既有參照束縛。《唐宮夜宴》脫胎于舞蹈《唐俑》,在借鑒其可愛形象、詼諧情節的同時,并未故作高深地在專業上炫技,而是接地氣地加入小碎步、左右擺胯等凸顯萌感的動作。整檔節目讓盛唐氣象呈現出了更加自然清新的面貌,在歡樂喜慶的春節期間,一舉戳中觀眾的“萌點”。
通過創新節目的創作傳播,廣播電視主力軍正逐漸探索出“用活用足視聽語言、用好用足互聯網放大器作用”的全新思路,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網絡語境下實現了創新呈現,進而讓主流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讓人們的文化自信更加堅定。
見證百年未有變局,親歷復興歷史進程,中國人基于理性認識的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感正在不斷積蓄。這樣的自信與情感,必將有利于業界推出更多精準匹配網民審美興奮點、藝術化表達主流聲音的節目。這些節目又將反過來激發出觀眾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的強大精神力量。(作者:鮑楠,系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編輯)
相關新聞
- 2021-08-12用理想觀照創作 開辟電視短劇新生路
- 2021-08-12用百年光影描繪小康豐碑
- 2021-08-11粉絲身心俱疲 “飯圈”為何屢屢失控互撕?
- 2021-08-11新技術讓傳統文化故事煥發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