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逐夢藍天》導演李云亮:用“真實”打動觀眾 感受“航空精神”
歷經4年創作,17次采風,6次專家研討,50多位代表人物深度采訪,近百本人物傳記翻閱……電視劇《逐夢藍天》算得上導演李云亮諸多作品中,最費時費力的一部。
李云亮是軍工后代,父母都在船舶企業從事潛艇制造工作。這樣的成長環境讓李云亮對軍工制造有著深深地情結,李云亮說,拍攝《逐夢藍天》不僅是為父母圓了夢,也是圓了自己多年的一個夢。
只是,這個“圓夢”的拍攝過程并不簡單。李云亮坦言,這部30多集的電視劇,要展現軍工企業70年的發展,題材類型之大、時間跨度之長,對團隊所有崗位而言難度都不小。于導演編劇,必須要有最真實的制作和最真實的情感,才能給觀眾最極致的代入感;于演員,許多角色都要從二十幾歲演到八九十歲,演員既要能“裝小”還要能“演老”;于美術道具組,要還原創造飛機的各個階段,更要還原不同時期的417工廠,工作量之龐大可想而知。
即便如此,李云亮覺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包括他在內的劇組每一位成員,在拍完《逐夢藍天》后,都深深被航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我們現在擁有了強大的制造能力,我們‘中國制造’出產的是技術領先的飛機,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歷程,是所有航空人一步一步干出來的。”李云亮說,他希望所有看過《逐夢藍天》的觀眾,都能感受到全劇最后那句話——“國之重器,以命鑄之”的深意與分量。
只有最真實的制作和情感,觀眾才能被代入
新華網:這部作品創作了四年之久,進行了17次采風,6次研討會,為何會用那么長的時間創作?
李云亮:收集資料是個很復雜的事情,也是很龐大的一項工作。表現這么宏大的內容,沒有資料或者資料不夠詳細是不可能的,確實進行了十幾次采風,不斷打磨修改,再提煉加工,最后呈現在觀眾面前。
新華網:這部劇的“真實性”體現在了哪些方面?
李云亮:這部劇講的是航空工業的歷史,帶有歷史性的東西失去了真實就失去了一切,藝術永遠是要在真實的基礎上再進行藝術的表現和變化的,真實是吸引觀眾的法寶。所以在創作的時候,我們要做到盡量真實,基礎的真實是一切藝術創造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讓觀眾有代入感。
就“真實”而言,各個層面都存在。比如服裝、道具、環境都要符合年代,70年的跨度經歷了新中國發展的各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有它的標志性。短短幾十年,我們(航空工業)從一窮二白到自己生產制造,再到現在走在世界的前列,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另一種真實是情感上的真實,因為各個時期情感的表達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在演員表演的時候我們經常要提醒,特別是像年輕演員,可能不太知道40年前人們的狀態是什么樣的。
新華網:原劇本中的人物做了刪減,最終選了一個廠里的四戶人家,為何選了這四戶人家?
李云亮:這部戲要涵蓋70年,跨度非常大。航空工業是非常龐大的,要盡可能完整地將其反映出來,是我們最大的困難。所以在劇本上要進行刪減和提煉。
這四戶人家我們基本是按照一個軍工企業的各個層面來區分的。比如,秦天從飛行員轉向設計師,代表的是能文能武;趙德良代表知識分子,一輩子搞設計;張長江從飛行員轉業當上廠領導,代表了政工人員這一層面;鄭有福代表了最普通、最廣大的工人階層,屬于大國工匠的狀態。
這四家人物的設立,幾乎涵蓋了飛機制造過程比較關鍵的部門。
新華網:作品很具有年代感,是否會有演員找不到“年代感”?
李云亮:由于時代跨度比較長,所以選演員的時候基本都選的是中年演員,35歲往上的。從年齡來說,第一,他扮年輕也好扮,上了年紀后扮老也比較方便。這個年齡段的演員,他們從藝多年,非常有表演經驗。
這部戲的難度是跨度長,極其需要演技,得能“裝小”能“演老”,這幾方面都得存在。而且從形象上,演員必須要能夠適合我們造型的要求,如果造型狀態不行,一看就是個年輕人頂著白頭發,這就沒有了真實感,肯定讓觀眾跳戲,沒辦法代入。(創作者)要讓觀眾能夠進入這個故事,相信這個故事。
新華網:這部作品為何在美術、道具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
李云亮:我們長達三十多集里呈現的飛機,基本上都找不到實物,即使找到也就是一兩個在博物館里,都已經焊死在那兒了。所以對于美術部門來說,制作是非常艱難的。
我們要去造一架飛機,而且還不能是完整的,是要能分開的,因為這架飛機是各個階段制造成的,我們表現的就是創造飛機的各個階段,那各個階段要一點一點完成,這個制作量很大。
再說飛機制造廠。不同于別的制造廠,它太龐大了。你只有到了飛機制造廠的車間,才知道它有那么大,它的高度、寬度是難以想象的,飛機可以在里面調來調去,一個車間里可以同時制造幾架飛機,這種場景無法去尋找,也無法用別的小型車間代替,它的特殊性太強了,所以這對于我們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
我們的故事從1949年開始,各個時期工廠的狀態也不一樣,找一個相對來說像那個時期的工廠也是不容易的。
最后我們是在各個地方拍攝,然后把它結合在一起,觀眾看到的是一個工廠,其實工廠里的很多地方甚至都不在一個城市,是各個地方拼接起來,把它湊成了一個“417廠”。
用真情實感讓年輕人感受航空人的“奉獻精神”
新華網:作為軍工后代,拍攝《逐夢藍天》是否也算自己的“圓夢過程”?
李云亮:我是軍工后代,我父母都在船舶企業,屬于造潛艇的。我從小就在那種環境里長大,拍這個戲也算是圓夢,因為我對軍工企業里的生活相對來說比較了解,也算是為我父母圓了的夢。他們一直在說,什么時候能拍一部關于我們軍工企業的作品?這次也是機緣湊巧,幫著他們圓了這個夢,但是拍得好不好,還得他們自己看。
新華網:希望觀眾能夠從這部作品中感受哪些精神?
李云亮:這部戲是講航空企業的,但是我們在創作時也在想,普通觀眾不是這個行業的人,如何能追著看呢?這也是我們創作的時候很看重的一點。除了有航空工業波瀾壯闊的歷史外,我們也注重展現極其深厚的情感故事,不管觀眾是不是航空人都能引起共鳴。所以我說,情感在劇作創作中是第一位的。
通過抗擊疫情,年輕人的愛國熱情高漲,他們通過親身經歷,看到了國家的強大,國家制度的優越。這些東西是他們感受到的,比任何人說教都來得快。年輕人也開始對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故事感興趣,因為他們了解到這些,才知道我們的祖國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所以這個題材對年輕人而言,對非航空人而言,都有吸引點。大家的共情點就是,中國的強大是靠很多和417廠這樣一群普普通通、默默無聞的人一同奮斗出來的。
新華網:拍完《逐夢藍天》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李云亮:四個月拍攝下來,我個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航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劇中很多故事都是真人真事,是有史可查的。(航空人)從建國初期的艱難,到現在擁有了強大的制造能力,我們的“中國制造”是所有航空人一步一步干出來的。
最后讓我們感動的,就是全劇最后的那句話——“國之重器,以命鑄之”。我希望觀眾看完這部劇以后,真正能夠感受到這八個字的分量。(文/楊光)
相關新聞
- 2021-08-12新技術讓傳統文化故事煥發新活力
- 2021-08-12奇觀表達讓主旋律余音繞梁
- 2021-08-12用理想觀照創作 開辟電視短劇新生路
- 2021-08-12用百年光影描繪小康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