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歌劇《鸞峰橋》福建大劇院首演 講述擺脫貧困的“下黨故事”

23日晚,歌劇《鸞峰橋》在福建大劇院首演。 寧德市文旅局 供圖
中新網寧德12月24日電 (記者 呂巧琴 葉茂)作為第八屆福建藝術節專業藝術活動——第五屆全省音樂舞蹈雜技曲藝優秀劇(節)目展演劇目之一的歌劇《鸞峰橋》,23日晚在福建大劇院首演。
“從古至今,消除貧困就是人類共同理想。”歌劇《鸞峰橋》總導演陳蔚表示,該歌劇反映了中華民族對擺脫貧困、豐衣足食的深深渴望。
據介紹,歌劇《鸞峰橋》歷時一年多打磨,以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寧德地委主要領導一行深入下黨鄉實地調研指導為背景,講述了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鄉親們發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奮力擺脫貧困的故事。
該歌劇邀請了中國音樂戲劇領域最為活躍的劇作家之一錢曉天共同創作劇本,曾三次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的閩籍作曲家章紹同擔綱作曲,著名導演、表演教育家陳蔚擔任總導演,并組建了一支全國一流的主創團隊。
“為人民而歌。”閩籍作曲家章紹同說,音樂的整體風格是質樸、富有鄉土氣息,同時又有時代的豪壯之音,并有對山區貧困百姓的關愛之情。音樂中運用了閩東民歌和畬族民歌的音樂元素,使之更接地氣,同時又緊緊遵循歌劇音樂的藝術規律,用多種形式展開音樂,使之更具感染力。
在過去,位于大山深處的下黨鄉,是一個無公路、無電燈、無自來水、無辦公場所、無財政收入的“五無鄉”,通往四個毗鄰鄉鎮都得徒步10多公里。
經過30多年接續奮斗,如今的下黨鄉,天塹變通途,催生了一批民宿、農家樂和各種旅游業態;依托生態和產業,發展形成定制茶園、葡萄、油茶、臍橙、高山蔬菜等“一村一品”的格局,走出一條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振興之路。下黨鄉黨委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講好寧德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擔任歌劇《鸞峰橋》藝術總監的寧德市政協副主席、民革寧德市委會主委劉國平表示,作為寧德首部歌劇,它承載的是寧德人對本土文化作品的期待,希望有更多的人走進劇場,感受時代的力量與溫暖,感受“閩東之光”。
相關新聞
- 2021-12-22“黃河大合唱”交響合唱音樂會在京舉行
- 2021-12-20“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入選名單揭曉 甘肅《大夢敦煌》等五部作品入選
- 2021-12-17紅色院團賡續紅色血脈 甘肅省歌劇院啟動原創民族歌劇《呼兒嘿喲》創排
- 2021-12-16歌劇電影 《冰山上的來客》觀影活動在蘭州大學舉行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