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天里的人們》:家長里短道不盡社區溫暖
近日,電視劇《春天里的人們》在央視播出。該劇根據全國道德模范、寧波市鄞州區百丈街道劃船社區原黨委書記、被譽為“小巷總理”的俞復玲的真實事跡改編。創作者瞄準了社區這個當下國家治理體系中最小的“細胞”,以溫暖現實主義手法表現當代社區治理工作及社區工作者的日常。
該劇沒有為了博眼球、引流量而刻意強化戲劇沖突的營造,在情感戲部分也沒有過度煽情和“撒狗糧”橋段的設置。這種處理手法或許在話題熱度、情節張力、流量吸引上有所削弱,但返璞歸真的創作理念卻讓作品擁有了沉淀的空間。平實豐盈的劇情如汩汩溫暖細流,浸潤著觀者的心靈,讓他們在沉浸式追劇體驗中感受社區基層工作者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激發對基層建設、執政理念、新時代社區綜合治理等問題的思考。
作品關注諸如搶車位、垃圾分類、小區綠化等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時常會遭遇的問題。在現實中,這些問題往往和社區居民個人利益與社區整體居民利益訴求之間的矛盾、物業與業主委員會權責的矛盾等因素交織纏繞,容易出現各方推諉扯皮的狀況。漫長的訴訟時間成本和耗費的精力,又讓絕大多數社區居民對訴諸法律途徑望而卻步。時常見諸報端的社區搶車位、高空拋物、惡犬傷人等報道,以及由此引發的社區居民關系惡化甚至大打出手的消息,便是這些看起來“雞毛蒜皮”的小事長期得不到解決而導致矛盾升級的后果。居民對社區權利的“空位”,物業不作為以及基層職能管理部門權力的“缺位”,就是引發這種矛盾爆發的重要原因。在劇中,經過社區書記徐盈盈和工作人員動腦想辦法、多方協調,逐一解決了搶車位、社區居民種菜等問題,讓社區安全保障、環境治理邁上了新臺階,還給社區居民一個整潔干凈、和諧宜居的社區環境。所以,社區治理從小的方面來看,是給廣大社區居民營造一個幸福生活的港灣,從大的方面來看,是管理部門落實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理念與構建和諧社會使命的重要抓手。
除了這些日常生活問題外,創作者還表現了社區工作者解決春天里老廠區改造這個歷史遺留的特殊問題的過程,使其成為貫穿全劇始終的重要線索。從否定老廠區改造為冷鏈倉的想法,到制定將其改造為特色文化街區的計劃,該劇圍繞“老社區改造究竟是以經濟效益為重,還是更看重能否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社會利益”的問題進行探討,給現實中的社區建設帶來了啟示。而這種問題的解決,讓社區居民在安居的基礎上,有了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電視劇《春天里的人們》并未滿足于刻畫徐盈盈為代表的基層社區工作者的“勤政”和“能政”,而是結合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突發事件和具體問題,用現實主義的創作理念反映當下社會急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例如,針對劇中經營服裝的電商姑娘,社區工作者并未因房東和居民的投訴,就簡單地將她趕出社區,而是耐心了解各方訴求,最終找到合理解決方案。
與以徐盈盈為代表的基層工作者接觸,讓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相關政策執行情況形成最直觀感受。所以,“徐盈盈們”一言一行關系著黨和政府在老百姓心里的形象,他們所代表的社區就好比毛細血管,只有無數的毛細血管保持通暢,才能保證社會肌體的良性運轉,才能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有力保障。正因為如此,“徐盈盈們”才被稱為“小巷總理”,《春天里的人們》這部作品也有了更加獨特的現實價值和社會意義。
(作者:高小立,系文藝報藝術部主任、北京市文聯2021年度簽約評論家)
- 2022-04-06中法藝術家將聯手打造中文版話劇《悲慘世界》
- 2022-04-06影視作品帶領“華流”走向世界
- 2022-04-02紀錄片《夢幻涼州》將在央視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