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世界風庫”里的公安檢查站:守夜人最大心愿是平安

中新網甘肅酒泉1月10日電 (丁思 劉瀟)1月10日是第五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從警15年的秦雪峰值守夜班,在零下24℃的戈壁灘上,他與同事們度過了自己的節日,守護平安是他們最大的心愿。
秦雪峰,現任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公安局柳園公安檢查站副站長。該檢查站地處甘肅與新疆交界處,位于G30高速公路和312國道咽喉要道,是新絲綢之路上至關重要的通道之一。藍白相間的檢查站,在一望無際的土黃色戈壁灘中格外醒目。
駐守在這條進疆和出疆要塞之地的民輔警們,24小時堅守崗位,他們被過往司機稱為“大漠戈壁守夜人”。近日,中新社、中新網記者走近這群守護者,記錄他們的新警察故事。

1月7日,航拍地處戈壁荒漠的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公安局柳園公安檢查站。(無人機照片)田鵬鶴攝
瓜州縣素有“世界風庫”之稱,極端惡劣的天氣是柳園公安檢查站的常態。這里除了常年不停歇的大風,夏天地表溫度高達45℃,晝夜溫差大到一日可經歷四季;寒冬時節,最低氣溫降至零下30℃左右。
懷著兒時的“警察夢”,秦雪峰從甘肅最東頭的慶陽,奔赴千里之外的瓜州。提及冬日里刺骨的寒風,他忍不住瑟瑟發抖。“去年2月突降暴風雪,我開著兩噸重的車,車速極慢,但仍感覺車都要被掀翻了。”他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憶道。
柳園公安檢查站距瓜州縣城90公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反恐維穩、追逃緝毒、保障暢通、服務民眾是其核心職責。在秦雪峰看來,與冷酷環境的考驗相比,在日常緝查中與犯罪嫌疑人的交鋒更為驚心動魄。
“必須學會細致觀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細節,都不能放過。”在基層派出所、刑偵大隊工作多年的秦雪峰,擁有一雙火眼金睛,能夠在極短的盤查時間內鎖定犯罪嫌疑人。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持續推進,通過該檢查站的車輛與日俱增。近年來,平均每天車流量達1.2萬余輛,日均進出2萬余人次。
查驗身份證、檢查后備箱、仔細比對……每個動作都干凈利落。隨著夜晚氣溫急劇下降,戶外連續工作8小時的27歲輔警葛輝,露在棉帽外的眉毛、睫毛結滿了冰霜,腿腳凍得有些僵硬。待車道上沒有車輛時,葛輝和同事們打起擒敵拳來取暖。
從最初的難以適應,到如今成長為檢查站的骨干力量,葛輝苦修專業知識和技能,用7年時間愛上這身警服,并深感自豪。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要時刻保持警惕,謹慎細致,不放過一個壞人,同時能夠幫助更多人。”

1月7日,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公安局柳園公安檢查站內,執勤民輔警進行日常演練。李亞龍 攝
如今,柳園公安檢查站擁有警力72名,其中包括武警17名、輔警45名、民警10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這支隊伍。
26歲的輔警孫平花是該檢查站的三名警花之一,女性的溫柔與堅韌在她身上融合。“工作時,我很嚴肅,面對遇到困難的民眾,我會竭盡全力提供幫助。”孫平花表示,“要將簡單的工作做到極致,如同戈壁上的紅柳一般深深扎根。”
自2008年建站至今,該檢查站累計檢查各類車輛3467.7萬余輛、人員5065.1萬余人次,審查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31萬余人,抓獲逃犯836人,并獲多項榮譽稱號。
除了及時學習、更新智慧化查緝模式,民輔警們還掌握了諸多本領,自學了焊接、管道修理、汽車維修等技能,成為旅客朋友們的貼心人。
夜色漸深,檢查站內依舊燈火通明,趕夜路的司機不在少數。一位過往的司機感慨道:“這里的光亮在這片荒漠戈壁上,猶如燈塔一般,照亮著我們的回家路。”(完)
- 2025-01-13蘭州公安舉行慶祝2025年中國人民警察節升警旗儀式
- 2024-12-29巡查黑河護安全
- 2024-12-10蘭州市舉行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活動
- 2024-12-06共青團蘭州市委開展國家憲法日主題宣講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