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共同守護黃河上游綠水青山
——“守護黃河源甘青益路行”檢察公益訴訟三年專項行動正式啟動
新甘肅·甘肅法治報記者何明霞唐 永
3月28日,由甘肅省人民檢察院與青海省人民檢察院聯合部署開展的“守護黃河源甘青益路行”檢察公益訴訟三年專項行動在蘭州啟動。
這次專項行動自2025年3月至2027年12月,分為動員部署、全面實施、總結提升3個階段,實施水澤清源、生靈樂土、厚土固基、碧波清流、河暢岸美、文化揚帆、機制鑄鏈等11項工程,圍繞重點領域辦案、區域協同聯動、素質能力提升等方面一體提升監督質效。
甘肅與青海兩省地緣相接,生態相依,共同擔負著推進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的特殊歷史使命。甘肅、青海兩省檢察機關聯合開展這次專項行動,通過凝聚共識、統一尺度、整合資源、協同發力,共同守護黃河上游的綠水青山。
“要堅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擔好上游責任,展現上游作為,緊盯黃河上游水源涵養能力提升深化監督,把握流域上游保護屬性特點,促進生態系統持續修復。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統籌保護水資源安全、水環境安全、水生態安全。積極推動跨區域司法協作常態化、規范化開展,攜手共護黃河安瀾。”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二級巡視員呂洪濤指出。
樹牢上游意識,擔好上游責任。甘青兩省是山水相依、發展相融、人文相通的兄弟省份,兩省檢察機關攜手開展這次專項行動,將為黃河流域上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省委政法委副書記韓世峰表示,甘肅出臺《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條例》,構建黃河上游生態保護“一帶四區多點”生態布局和“一帶一核三基地”發展格局,建立“1+N+X”政策規劃體系,堅決打好水源涵養主動戰、水土保持陣地戰、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黃河首曲濕地修復、隴中隴東生態保護修復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項目,不斷提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實現了“一河清水送下游”。
青海是黃河源頭,甘肅居黃河上游,甘青兩省肩負著保護黃河上游生態的重大責任。近年來,甘青兩省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深化區域協作聯動,為筑牢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作出了積極貢獻。兩省檢察機關通過建立黃河支流大通河流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檢察協作機制、召開黃河流域甘青段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檢察協作機制落實會、開展“深化跨部門協作共護大夏河安瀾”巡河活動等方式方法,強化一體協作,推動解決黃河流域跨區劃生態保護難題。
青海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查慶九表示,這次兩省檢察機關共同開展專項行動,是深化跨區域檢察協作的重要舉措,展現了協作履職服務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擔當。兩省檢察機關要以此次專項行動為契機,認真落實黃河保護法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深化會簽的跨區域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加強溝通協調,相互支持配合,積極探索黃河保護檢察履職協作方式方法,不斷提升跨區域檢察協作實效,唱響守護黃河上游綠水青山“協奏
曲”,更好擔負起守護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責任,為服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甘青檢察力量。
甘肅、青海作為黃河上游的重要省份,同屬黃河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共同承擔著守護“中華水塔”的政治責任。
甘肅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沈澗表示,甘肅檢察機關將以這次專項行動為抓手,做實甘青兩省跨區域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共同為筑牢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貢獻檢察力量。主動聚焦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黃河流域環境整治、蘭西城市群建設、“一帶一路”建設、文旅產業創新發展、城鄉融合發展、軍事利益保護等重點,依法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立健全線索移送、聯合辦案、聯合巡回檢察、生態修復聯動、重大案件協商、案件交叉評查等機制,破解跨區域黃河保護治理難題。探索建立“辦案協作——案例引領——人才共育——治理協同”的一體化協作模式,推動區域檢察融合發展、一體履職,構建“大保護”格局。
- 2025-04-03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 2025-04-03涵養人才“蓄水池”賦能檢察未來
- 2025-04-03法律利劍出鞘 判決不是空文——“隴原風暴2025”宕昌縣強制執行行動紀實
- 2025-03-31讓群眾的司法獲得感成色更足——成縣法院推進訴訟服務利民便民提檔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