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兒說,宋國人,他擅長辯論,用“白馬不是馬”的觀點說服了齊國稷下的辯論者。然而當他騎著白馬經過征稅關卡時,還是要按照馬的標準納稅。因此,憑借虛假的言論,能壓倒一國;但是考察實際、對照真實具體的事物,那么就連一個人也欺騙不了。
【小識】
為什么說“白馬非馬”?
兒說是先秦時期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擅長論辯著稱。名家特別重視名實關系的討論,其中最為著名的辯題,就是“白馬非馬”。
“白馬非馬”,從字面上看,是說白馬不是馬。可是白馬怎么就不是馬了呢?其實,這個命題的意思并不在此。它想要表達的是,“白”指事物的顏色,“馬”是指事物的類別,這兩者應該分開來談。否則如果稱“馬”,則不能體現其顏色為白;如果稱“白”,則又沒有說明種類為馬。所以,既不能說“白馬”就是“白”,同理,也不能說“白馬”就是“馬”。
還可以說,“白馬”是一個概念,“馬”又是一個概念,“白馬”的概念是和“馬”的概念不同的;而且,“馬”是屬概念,是上位概念;“白馬”是種概念,是下位概念,這兩個概念也不可混同而言。這就是“白馬非馬”。
兒說憑著“白馬非馬”的辯題,壓倒了齊國稷下學宮的辯士們,一時竟沒有人能反駁他。然而有意思的是,兒說在學宮高談闊論,無人能對,但回到現實生活中,過關卡時,馬的賦稅還是必須上交。守關將士才不管他騎的是白馬還是黑馬呢,就算是他把“白馬非馬”的道理講得再透徹也不行。
“白馬非馬”的故事據說也發生在名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公孫龍子身上,他有一篇《白馬論》,就專門討論這個問題。此外,《公孫龍子•跡府》也講過一個與此類似的故事。說是楚王打獵的時候丟了弓,他的下屬請求尋回,楚王答道:“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孔子得知后認為楚王的胸襟不夠寬廣:“人遺弓,人得之,何必楚也。”《呂氏春秋•貴公》則進一步說:“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意思是不要強調“人”,只說“失之、得之”即可。楚王是將個體的“楚人”與群體的“楚人”等同了起來;孔子則把“楚人”與“人”兩個概念等同了起來;老子更是將“人”與“萬物”等同了起來。推演起來,其實都是“白馬非馬”邏輯的翻版。
名家還有很多有意思的辯題,比如“離堅白”、“合同異”,以及“指非指”、“火不熱”等,如果不要將其簡單批評成“詭辯”或者“文字游戲”,那么不難看出,名家在對事物的概念與邏輯的認識上,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不過,此類言辭之辯,在韓非看來就是毫無作用的“虛辭”,都是他極力反對的。所以,“白馬非馬”既是韓非對名家“虛辭”的批評,更是對功用實效的強調,所謂“籍之虛辭,則能勝一國;考實按形,不能謾于一人”。這也是實用理性對于形式邏輯的簡單否定,盡管直接、有效,但總歸是沒有能在同一個層面上對話。(阿陽)
相關新聞
- 2020-05-14【清風典歷】鱣似蛇,蠶似蠋
- 2020-05-13【清風典歷】五蠹之害
- 2020-05-12【清風典歷】造父泣馬
- 2020-05-11【清風典歷】以鏡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