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楊朱的弟弟楊布穿著白色的衣服出門。天下雨了,他脫下白色的衣服,穿著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不知道他換了衣服,所以向他吠叫。楊布很生氣,準備打它。楊朱說:“你不要打了,你自己也是這樣。假如之前你的狗出去時是白色,回來時是黑色,你難道不會感到奇怪嗎?”
【小識】
楊朱的邏輯
“楊布打狗”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楊布并不有名,可是他的哥哥楊朱卻很厲害,是一個了不起的大思想家,創立了“楊朱學派”。楊朱之學在戰國時代獨樹一幟,與儒、墨兩家相抗衡,成為天下之“顯學”,孟子就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于楊,即歸墨。”可見其影響之大。楊朱最有名的主張就是“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這就是他“為我”或曰“貴己”的思想。“一毛不拔”的成語就出自于此。
因為楊朱主張“一毛不拔”,后世多斥責他為“自私”、“利己”,或者“頹廢”。其實楊朱的思想有著更為深廣的時代背景。春秋、戰國之時,諸侯紛爭,攻伐不已,孔、墨的“貴仁”“貴公”之說,被諸侯君主利用,從而成了欺弄世人的手段,統治者倡導“為人”“兼愛”,就使得普通民眾不惜身、不重己,甚至輕言死。楊朱正是針對此種弊病,憤世而提出“貴己”之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不僅一毛不拔,而且一毫不取。由此推廣開來,“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這才是他“為我”的深刻用意。他又說:“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內者,物未必亂。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暫行于一國,而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內,可推之于天下。”不要用道德、奉獻去綁架人,人人治內貴己,互不侵損;人人自重自愛,各安其所,天下不就自然治理好了嗎?這真是最為切實的道理。
這樣來看,“楊布打狗”也就有了特別的意義。楊布惱怒的是,僅僅因為換了一身衣服,他的狗就不能認出自己了。可是在楊朱看來,問題在于人而不在于狗,“子亦猶是”四個字,內涵實在是豐富。按照楊朱的邏輯,人與狗都是難以理解對方世界的。在人的眼里,同一只狗,出去時是白色,返回時卻成了黑色,自然是很奇怪的;同樣,對于狗來說,同一個人,穿著白色的衣服出去,卻穿著黑色的衣服回來,或許也是最為怪異的事。楊朱的意思是,由“我”來理解天下,天下才能真正被理解。所以,與其責打狗,不如反省人。有時候想起來,人和狗其實差不多,狗道也就是人道——甚至,人道還不如狗道那么簡單有趣呢。
那么,韓非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呢?(阿陽)
相關新聞
- 2020-05-21【清風典歷】古之善用人者
- 2020-05-20【清風典歷】卜子之褲
- 2020-05-19【清風典歷】善守之道
- 2020-05-18【清風典歷】郢書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