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堅持人民至上,不斷造福人民,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紀檢監察機關踐行初心使命,必須站穩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場,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如何整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引發參加兩會的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熱議。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終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點任務。紀檢監察工作必須及時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夏紅民說。
據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房靈敏介紹,去年以來,廣西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9094起,處理1.19萬人;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77萬個,直接受益人口達964.91萬人,其中貧困地區受益人口436.31萬人。
“去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受理的檢舉控告類信訪舉報中,涉及農村(社區)干部的信訪舉報同比下降了21.3%;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查處數、處理數、處分數也分別同比下降了28%、19.8%、40.2%,震懾效應正在充分顯現。”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劉惠告訴記者。
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廣西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目前還有7.65萬戶2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脫貧、660個貧困村未出列、8個國定貧困縣未摘帽。”房靈敏代表介紹,從2015年起,廣西堅持一年一個主題、一年一個重點,持續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在劉惠代表看來,要結合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聚焦扶貧領域突出問題,盯住縣里的權、盯住鄉里的情、盯住村里這個點。“圍繞扶貧領域危房改造與易地搬遷、‘四好’農村路建設以及社會兜底保障救助資金、產業扶貧補助資金等,在全省開展‘兩項目兩資金’專項整治,持續深化扶貧領域專項治理。”
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之所以屢禁不止,一個重要原因是基層監督力量弱、熟人社會監督難。“我們配齊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干部,成立431個基層紀檢監察協作區,聯合開展專項檢查、聯合查辦重點案件,強化監督力量。”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廖建宇說。
廖建宇代表介紹:“我們建立包片聯系制度,省紀委監委每名班子成員牽頭包1縣2鄉鎮,深入調查研究,加強業務指導,推動解決縣級紀委‘零移送’、鄉鎮紀委‘零立案’問題。制定出臺‘鄉案縣審’工作規定,規范鄉鎮(街道)案件審理流程,進一步提高基層辦案質量。”
提升基層的監督能力,一個重要方面是建立起符合基層實際的長效監督機制。劉惠代表告訴記者,在推廣亳州等地設立鄉鎮紀檢監察協作區做法的基礎上,安徽通過加強鄉鎮紀檢監察機構規范化建設、探索發揮村級紀檢委員“監督員”“信息員”“宣傳員”作用、加強基層“小微權力”運行的制約監督等,在更大范圍整合運用監督力量,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
另一方面,足夠的履職能力和工作本領同樣必需。對此,夏紅民代表建議,要在實踐中錘煉基層干部的監督執紀能力,“我們采取跟班學習、跟案實戰等形式調訓基層紀檢監察干部,提高整治能力。創新實施人才‘雙千工程’,在具體工作中發現并建立1000人左右的青年業務骨干和1000人左右的拔尖人才庫,發揮領軍人才的示范帶動作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卓)
相關新聞
- 2019-12-25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 將群眾工作貫穿監督全過程
- 2019-12-20讓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堅定法治信仰
- 2019-12-19讓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堅定法治信仰
- 2019-12-04為什么要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