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三只虱子互相爭吵,另一只虱子從旁經過,問道:“你們為什么爭吵?”三只虱子回答:“(為了)爭占豬身上肥美的地方。”這只經過的虱子說:“你們不害怕臘祭到了,烤豬的茅草燃燒起來把你們也燒死啊,你們計較這干什么?”于是這些虱子聚集在一起吸食豬身上的血,豬因此而消瘦,主人就沒有殺它。
【小識】
眼前利益
“三虱爭訟”是《韓非子》中為數不多的動物寓言,講的故事也非常有意思。三只虱子相互爭奪豬身上的肥饒之地,各不相讓,都只顧著眼前的利益,卻忘記了年終臘祭一到,殺豬時會將它們也一起燒死。相比之下,路過的虱子更具有“遠見卓識”,它清醒地認識到,只顧眼前的小利而不顧結果的做法是極其愚蠢的,“若亦不患臘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你們不去擔心臘祭到來,殺豬時燒起的茅草把你們也燒死,卻在這里斤斤計較什么?“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諷刺很辛辣,道理也很簡單,只可惜做不到,“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和這個寓言相似,韓非在《說林》中還講了一個兩頭蛇的故事:
蟲有虺者,一身兩口,爭食相龁也,遂相殺,因自殺。人臣之爭事而亡其國者,皆虺類也。
有一種叫虺的毒蛇,一個身體有兩張嘴,因為爭奪食物而互相用牙齒嘶咬殘殺,最后也把自己殺死了。這樣的虺蛇真是貪婪之極,也愚蠢之極!韓非進一步指出,人臣中互相爭權奪利而使國家滅亡的,都是虺蛇之類的東西。這就比“三虱爭訟”的意思更明確了。
韓非為什么講“三虱爭訟”的故事?所謂的“虱”又有怎樣的特殊含意?這或許和《商君書》所說的“六虱”也有關聯。《弱民》說:“三官生虱六:曰歲,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六虱成俗,兵必大敗。”《靳令》亦以禮樂、詩書、修善孝弟、誠信貞廉、仁義、非兵羞戰為“六虱”。這樣看來,《韓非子》中的“三虱”也應該有著類似的意味。引申開來,韓非的意思大概也是說,為一己私利而爭奪不休的人臣就好比是爭訟的虱子,絲毫不顧及國家的長遠利益。所以,那些叮在豬身上拼命吸血的虱子們,倒是要仔細想想,如果有一天“肥豬”不復存在了,自己又該怎么辦呢?(阿陽)
相關新聞
- 2020-05-29【清風典歷】陳軫貴于魏王
- 2020-05-28【清風典歷】十過
- 2020-05-27【清風典歷】魚不可脫于深淵
- 2020-05-26【清風典歷】巫祝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