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了上半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情況,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59.8萬人次。
第一種形態體現的是嚴管和厚愛結合。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要在用好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多做紅臉出汗、咬耳扯袖的工作,讓一些游走在違紀邊緣的干部懸崖勒馬,使更多的干部受到警醒,這是對干部的最大關心和愛護。
“鄉親們,雨停了,要立即行動起來了,迅速清溝排水,降低農田水位,倒伏的水稻,也要及時清淤……”近日,湖南省常德市澧縣幸福橋社區黨總支書記譚黎明指揮著社區防汛的各項工作。
防汛期間,譚黎明日夜巡庫,發現重大險情及時上報,及時采取搶險措施,有效避免了社區境內曹家沖水庫的潰壩風險。而三個月前,他因為疫情防控不力,受到鎮黨委誡勉處理。
“你能夠認識到所犯錯誤并主動說明問題,有改正錯誤的良好態度。希望你能吸取教訓,放下包袱,改了就好。”為了不讓譚黎明掉隊,鎮紀委多次與他談心談話。“由于我的工作怠慢,給疫情防控工作造成影響,今后我一定認真工作,積極作為。”譚黎明受到鼓舞,重燃起干事激情。
第一種形態運用效果好,關鍵在把問題談到“點”上、戳到“痛”處,不斷提高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0元事小,但制度和規矩事大。你這樣做不僅違反了村級財務的相關制度,還損害基層干部的良好形象。”7月20日,浙江省桐廬縣舊縣街道紀工委書記包麗芳就舊縣街道合嶺村以簡化報銷程序為由,用300元青苗補償費代替280元誤工費予以報銷一事警示約談了經辦村干部朱某。
“要不是街道紀工委找我談話,我還不知道事情的嚴肅性,以為只是20塊錢的事。現在認識到錯了,回去后立馬糾正。”警示約談結束后,朱某立馬重新填寫報銷審批單,嚴格按照財務有關制度以實際發生的280元務工工資予以報銷。
這是桐廬縣紀委監委用足用活用好“第一種形態”,著力提升監督質效的一個縮影。
桐廬縣紀委監委制定出臺了《桐廬縣落實“兩個責任”約談工作實施意見(試行)》,根據不同的工作目標,將約談分為提醒約談、函詢約談、警示約談3種類型,明確11種提醒約談情形、“反映黨員干部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等6種函詢約談情形和“落實兩個責任不力,分管、聯系范圍內發生違紀違法案件”等5種警示約談情形,提高了第一種形態運用質效。
用足用好第一種形態,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已成常態,警示談話,批評教育、約談等日常監督方式運用更加普遍。
“希望你們能深刻認識到問題嚴重性和在群眾中造成的不良影響,今后做好集體資產公開公示工作,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6月16日,廈門市湖里區“第一種形態”教育室內,禾山街道黨工委委員文曉鳴針對巡察中發現的基層社區違規領取津補貼問題,對禾山街道枋湖社區下屬黨支部書記、居民小組長共8人開展誡勉談話。
開展誡勉談話是湖里區紀委監委實事求是運用第一種形態的重要手段之一。為加強對行使權力情況的日常監督,區紀委監委運用“第一種形態”做到“兩個責任”貫通協同,開設了進行第一形態教育的固定平臺和規劃化流程,還通過多種方式了解被監督對象的思想、工作、作風、生活情況,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或者輕微違紀問題,及時約談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談話。
誡勉談話后,禾山街道黨工委并非“一談了之”,而是以此為契機,對街道基層社區集體“三資”監管情況開展自查,健全“三資”監管審批流程,嚴防違規領取津補貼等問題反彈。
作為一項常態性工作,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在用好第一種形態上深化,下功夫加強日常管理和監督,使批評教育成為常態,關口前移、防患未然。(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楊雅玲)
相關新聞
- 2020-07-24數讀半年報⑥ | 19.2萬人次
- 2020-07-24把精準的理念貫穿始終
- 2020-07-22駐應急管理部紀檢監察組:督促做好防汛救災工作
- 2020-07-21解讀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半年報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