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集中清理整治,全縣現有集體退耕還林9201.15畝,共清理上繳歷年集體退耕還林補助資金116.46萬元……”近期,定西市渭源縣紀委監委梳理上半年紀檢監察工作,在做實做細做深以案促改、以案促建方面,這組數據相當醒目。
事情還要從2019年縣紀委監委查辦的一起坐收坐支集體退耕還林補助資金違紀案說起。
經查,北寨鎮陳家渠村時任村支書李某、村主任蔣某為便于存放、使用集體退耕還林等各項補助資金,在李某妻子和兒子名下各辦理了一張存折,共存入各項集體補助資金18558.16元。截止核查時,除去村務支出外,兩張存折中合計結余集體資金1590.5元。
最終,李某、蔣某因坐收坐支村集體退耕還林等補助資金問題受到黨紀懲處,違紀資金被責令上繳,縣紀委監委責令北寨鎮黨委對全鎮開展村社集體資金清查。
這僅僅是渭源縣林業生態領域整治行動的開始。
縣紀委監委對該案深入剖析,并對此類案件歸類匯總后發現,僅2016年以來,全縣截留挪用集體退耕還林、公益林補助資金等林業生態方面問題線索73件,立案15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3人,涉案資金25.1萬元。
集體林業補助資金為何會成為全縣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重災區”?
帶著疑問,2019年底,縣紀委監委組織專門力量,針對全縣集體退耕還林及村集體公益林補助資金管理使用現狀、存在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剖析根源,研究對策。
調研發現,主管部門監管責任缺失,制度執行不力,集體資金賬戶由村社干部個人保管,一定程度上為其冒領補償資金、滋生腐敗問題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部分村社干部心存僥幸,擠占挪用、違規侵占、胡支亂花集體林業補助資金的現象屢禁不止。
指病有“源”,治療有“靶”。
為及時解決該領域的問題存量,縣紀委監委主動出擊,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專項清理整治行動。
由鄉鎮紀委聯合財政所等機構,對涉及各村對賬清查,鼓勵村干部主動說清楚、核明白,及時將相關資金全部清理上繳縣財政,并督促各村做好村務公開公示,讓“微權力”曬在陽光下。同時,充分利用鄉鎮紀委監督執紀監察協作區的力量,用好用活村監委會主任、廉政義務監督員兩支村級監督力量,強化異地交叉監督檢查,推動清理整治工作全面落實。
隨后,縣紀委監委按照“一案一整治一規范一提升”工作要求,及時向縣林業服務中心、縣財政局等相關部門發出《監察建議書》,要求認真履職,加強監管,建立長效機制,做到源頭防治。
經多方協調研究,該縣決定將全縣集體林業補貼資金由縣財政統一管理、統一支配,統籌整合后全部用于脫貧攻堅和林業生態建設。
剖析一起典型案件,整治一個行業問題,規范權力運行機制,提升案件治本功效。該縣紀檢監察機構持續做好審查調查“后半篇文章”,精準監督,標本兼治,推動問題實實在在得到解決,讓各項惠農資金真正惠及于民。 (供稿 焦成海 惠施賢 編輯 張莉)
相關新聞
- 2020-06-04山丹縣加強監督確保生態問題不反彈
- 2020-05-29嘉峪關:23家黨組織被評為政治生態“五星級”黨組織
- 2020-04-15慶陽:修復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開啟“加速度”
- 2020-03-11慶陽:督促修復凈化政治生態 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難題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