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工作是最大的實際。年輕干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很重要的是要心中有群眾,提高群眾工作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年輕干部要提高群眾工作能力。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提高群眾思想覺悟,讓他們心熱起來、行動起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要求黨員干部心中有民、傾注真情,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走群眾路線、做群眾工作,既是共產黨員的本色,也是對干部能力的要求。我們黨的初心是為人民謀幸福,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發展思想是以人民為中心,奮斗目標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黨員干部只有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認真落實黨中央各項惠民政策,把小事當作大事辦,不斷化解群眾遇到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真正調動起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匯聚起億萬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沒有高超的群眾工作能力萬萬不行。就拿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來說,我們之所以能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努力奮斗,也離不開廣大干部深入細致的群眾工作。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廣大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群眾易于接受的方法開展工作,走進群眾發現問題、解決難題,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斗志,創造了人類同疫病斗爭史上的偉大壯舉。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提高群眾工作能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關鍵看情懷、看態度,從最根本上講考驗的是群眾感情、群眾觀點問題。不怕無策,就怕無心。用心用情做工作,什么樣的困難都能解決。“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心系群眾、貼近群眾,歡樂群眾的歡樂,憂患群眾的憂患,應該成為年輕干部的一種常態。
提高群眾工作能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沒有良好的作風不行。黨員干部把自己看得平凡,把事業看得偉大;把官職看得平常,把使命看得崇高;把名利看得平淡,把責任看得很重,才能把群眾的事當作天大的事,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焦裕祿在蘭考工作只有470多天,沒有留下什么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卻用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的實際行動,留下了讓蘭考人民長久記憶的不朽業績。焦裕祿的事跡告訴我們,甘當公仆,甘做人民的勤務員,就沒有什么辦不成的事。
方法是過河的橋和船。提高群眾工作能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根本途徑是深入基層、貼近群眾。在基層的工作經歷,能夠使年輕干部更了解民之所思、所需、所盼,解決問題才更有針對性實效性。很多干部反映,到基層走訪一遍、調研一遍,或者下沉一段,就感覺為民紓困的能力提升一大截。事實的確如此,基層是最好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黨員干部多到基層調查研究,多拜群眾為師,多和專家學者交朋友,一定能找到解決群眾問題的“金鑰匙”。
“每個時代都要做出每個時代的事情來。做得好、做得壞,貢獻大、貢獻小,青史可鑒啊!共產黨人一定要為人民做好事。”黨員干部都應牢牢記住這句話。(桑林峰)
相關新聞
- 2020-10-21【廣安觀潮】跟著問題走 奔著問題去
- 2020-10-10【廣安觀潮】正家風絲毫不能放松
- 2020-09-07【廣安觀潮】不以事艱而不為
- 2020-08-18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上走在前作表率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