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江蘇省南通市區南部的沿江地區,曾經危化品碼頭、散貨碼頭、集裝箱碼頭林立,帶來污水、揚塵等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當地群眾說“衣服頭天晚上洗好晾好,第二天就變黃變灰了”。2016年,南通開始整治沿江地區生態環境,碼頭、工廠整改了,種上了樹,江邊變成了公園,群眾稱贊“滿眼是綠色,江邊鳥也多了,之前消失的江豚現在也能時常看到”。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南通沿江地區的變化,折射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十三五”時期,我國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進一步普及,區域綠色發展格局加速形成。截至2019年底,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降低48.1%,提前完成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標。“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有8項在2019年底提前完成。到今年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階段性目標任務有望圓滿完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十三五”時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作為民生優先選項,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對于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是藍天白云變多了。數據顯示,經過三年努力,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的PM2.5平均濃度從10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70微克/立方米,累計下降了32.7%,平均重污染天由37.4天下降到14.1天,下降了62%。與2016年相比,2019年“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22%,重污染天氣減少了40%。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讓老百姓共享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十三五”時期的生態文明建設實踐表明,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目前,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清澈水質、清潔環境等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要求越來越高,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依然任重道遠。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全會《建議》專門用一個部分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行部署,要求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生態文明建設沒有止境,堅持綠色發展需要久久為功。紀檢監察機關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履職盡責,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堅強紀律保障,持續糾治生態環保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確保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目標順利實現。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新期待,以更強的定力、更足的動力推進綠色發展,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李志勇)
相關新聞
- 2020-11-25廣安觀潮 | 加強國際合作 攜手打擊腐敗
- 2020-11-17廣安觀潮 | 監督于問題未發之時
- 2020-11-16【廣安觀潮】 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