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楹聯】
抱松喬習性,守金石行操,崢嶸九七春秋,不愧勞動人民本色;
抒稻黍風情,寫魚蟲生趣,灼爍新鮮時代,平添和平事業光輝。
——中國美術家協會撰(見《齊白石》)
【小識】
1957年9月16日,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在京逝世。作為近現代舉足輕重的畫家,他的逝世,引起各界一致哀悼。在公祭大會上,署名中國美術家協會的一副挽聯十分搶眼。
“抱松喬習性,守金石行操”,既說他的作品,常有寫意的松樹喬木,且白石老人不僅擅畫,金石書法也是當世一流,借此更在說其人性情操守,如松柏之耐受,似金石般堅韌。眾所周知,齊白石一生坎坷,包括他最為人樂道的繪畫藝術,也是磨練苦修,幾經變法而成,觀其一生,筆耕不輟,這是從修為上來說;而看他創作的畫作,打破文人畫所謂梅蘭竹菊的高雅格調,生活所見皆能入筆,他的作品,無論題材,抑或形式,皆是雅俗共賞,貼近生活,故而上聯以美協的角度,評價老人的一生,首先是當之無愧的“勞動人民”,這也是為何文化部曾授予其“人民藝術家”稱號。
世人皆知,齊白石善畫蝦,他的花鳥蟲草,更是細微中可見毛發,點染間不失生趣,就連西方繪畫大師畢加索也說:“齊白石真是中國了不起的一位畫家,他用水墨畫的魚兒沒有上色,卻使人看到了長河與游魚。”這是生活的味道,也是鮮活的時代氣息,所以他的作品才喜聞樂見,甚至一只只和平鴿,還為他贏來“和平老人”的美譽,這也是建國初期和平事業中的一段佳話。
齊白石曾有一自挽聯:“有天下名畫,何必忠臣孝子;無人間惡相,不怕馬面牛頭。”如其書畫,亦見這位老人的率真之情。而“天下名畫”,自詡又如何。(嘉南)

(書法作品由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提供 作者 殷望成)
相關新聞
- 2021-09-15指點漢陽紅樹,流水依然
- 2021-09-14真根堪細嚼 肉食鄙無謀
- 2021-09-13盡心向前,不得避事
- 2021-09-13包拯家訓:不準貪贓枉法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