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楹聯】
東北不抵抗而亡,積七年舊憤難平,木落飄蕭增隱痛;
國難到今茲已亟,正八月秋潮怒漲,江聲日夜吼同仇。
——佚名撰(見《湖湘抗戰聯話》)
【小識】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東北關東軍突襲沈陽,企圖以武力侵占東北,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這也向全國人民敲響了警鐘,“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有人集兩句宋詞為聯以示關切:“更能消幾番風雨;最可惜一片江山。”
“九一八事變”也成為日本大規模武裝侵華的開端,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也就從這一天正式打響。華北一家鐘表店貼出對聯:“月月年年,誓雪中華奇恥;時時刻刻,勿忘民族深仇。”一時一刻,都在提醒世人勿忘國恥。“九一八”爆發時,詩人趙壽山正在漢中舉辦的一個軍隊干部培訓班上,聽聞此訊,他當即為每個參訓的軍官定制了一雙筷子,上面烙印自己書寫的一副對聯:“每飯莫忘國難;舉箸須念民艱。”作為一名有血氣的軍人,他時刻準備奔赴前線,每飯不敢忘記。
1938年9月18日,在湖南舉行的一場紀念“九一八事變”的抗日誓師大會上,有人寫出這樣的對聯:“東北不抵抗而亡,積七年舊憤難平,木落飄蕭增隱痛;國難到今茲已亟,正八月秋潮怒漲,江聲日夜吼同仇。”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國難日益加重,憤慨怎能平息,當時正值農歷八月,秋水漲潮,愿大家的抗日熱情如同激怒的潮水,不舍晝夜地吼出復仇雪恥之志。字里行間,家國之情,殷憂在抱。(嘉南)

(書法作品由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提供 作者 崔雙勝)
相關新聞
- 2021-09-17仁人國之寶 智士國之器
- 2021-09-17披風伏波嶺
- 2021-09-17寡言真君子
- 2021-09-17閑談莫論人非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