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廉政頻道 >> 廉政要聞

    新視野 | 種子改變世界

    21-10-19 11:48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編輯:高正武

      古往今來,糧食安全都是國家發展的“定海神針”。后疫情時代,世界糧食發展與安全格局發生新變化。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持續解決好吃飯問題,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

      作為農業的“芯片”,種子對于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它們,很多生命都無法存在,我們也無法棲居于文明社會。種子安全作為戰略問題日益被各國所重視。世界著名的“千年種子庫”奠基人彼得•湯普森所著《種子與人類文明》,系統闡述了植物種子的演化史、人類文明與植物種子的關系,講述了植物塑造人類文明的精彩故事。

      種子代表著收獲和希望

      面對一粒種子,人們會想到什么?

      遠古時期的人類給出一個答案——食物。這批世界上最早的農民,將種子視為便于存放的脫水植物,而且知道種子當中富含營養。為了源源不斷地獲得這些營養,在1萬年前,人類與種子合作的迷人故事便開始了。

      幾千年里,世界各地的人們學會了如何去耕耘土地,播種從野外采集的禾草等植物的種子,培育、收獲并儲藏新生的種子。種子便于運輸、隨時可用和有較長儲存期的優勢,將人們從日復一日的采集、挖掘和狩獵的生活方式中解放出來。

      被挑選出來的種子,大多都是一年生的植物。因為生命周期更短的植物,會把所有能利用的資源都用來繁衍,而不是浪費在其他部位,比如葉和莖。

      有趣的是,人們在培育種子的過程中,學會了如何從自然提供的東西中獲得最多,而不是獲得想要的。每種植物都有特殊的需求,也有自己的種植方法,與周圍環境緊密契合。人們會根據當地的環境情況,選擇少數的幾種谷物,專心種植。在農業尚不發達的過去,一些地區的自然環境比較適合種植小麥和水稻,比如地中海地區、黃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而在美洲等地區種植玉米則是普遍的選擇。

      直到12世紀,全世界的農民從植物雜交產生的果實中年復一年地收獲著。他們播種的種子就是先前種子的樣品。偶爾會有人向周圍的人宣傳從市場上買回的種子,或者和鄰居交換種子,但總體上,自給自足是最主要的生產和生活模式,人們堅信在好的年份里,無論如何都能生存下去。

      糧食和種子作為人類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資料,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古今中外的執政者都把糧食問題作為頭等大事來看待。對谷物進行補貼是一種重要的政治措施。在羅馬共和國后期,領導人通過發放免費的食物,或者對谷物進行補貼,來安撫不滿的民眾。即使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地區有類似的行為。

      種子影響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態

      讀懂種子,不止限于它們為我們提供食物(從谷類、豆類到食用油),以及纖維織物、清潔劑和燃料。相比于這些直接的用途,種子對于耕作農業、蔬菜種植和畜牧業都至關重要。由種子發育而來的禾草所組成的草地,已經在世界很多地方成為永久牧場,雞、豬和肉牛在幾乎只依靠某一種谷物的精養系統中飼養著。大規模的農業綜合企業支撐著現代經濟和它所供應的消費生活群體。

      但更吸引人的,還是種子在人類不斷擴張過程中所提供的支持,以及它們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在幾千年的古代文明中,對照歐亞大陸的小麥和美洲大陸的玉米,我們不禁產生這樣的問題:是什么特性使小麥擁有促進城市建立的力量,而玉米卻沒有呢?

      《種子與人類文明》作出這樣的解釋——那些培育和日常生活依賴小麥、玉米和水稻的人,他們種植的莊稼和食用的谷物相對應,而這種對應方式使他們有了不同的期望和生活方式。

      小麥是一種社會性的莊稼。為了種植小麥,大片區域需要被耕耘、播種、收獲,這些過程需要依靠高效合作的社會組織完成。在農民種植作物、磨坊磨好面粉、面包師烤出面包的過程中,培養了社會的協作發展,釋放了社會成員的力量,鼓勵人們承擔專業的角色。于是,政府機構不可避免創建出來,一系列維護生產秩序的法律和條規以及等級制度相繼出現,這是城市發展成功的先導者。相反,玉米種植無需強迫合作,一個人即使只有小面積土地,也能夠產出大量的食物來源。

      更重要的是,與其把小麥看成是食物,倒不如把它看成是一種手工藝式的商品。它在技術、方法上為依賴于玉米的人們提供了無法想象的方式空間。在熟練的手工藝人手里,面粉能衍生成面包、蛋糕、布丁、餡餅等美食,在古老的東方則變幻成更加豐富的面食。在很多個世紀里,餐館和面包房都是城鎮的中心,在城市和鄉村的社交互動中提供集中地。相比之下,很難想象玉米餅、玉米粥對于人的技能有什么更高要求。

      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小麥的獨有特性成了城市文明建設中的支柱。當哥倫布航行到新大陸后,歐洲已經有20多個城市的人口在5萬到10萬之間;有80多個城市的人口在2萬到5萬之間;更有了無數的小城市。而整個美洲,只有古老的阿茲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很難說有近代意義上的城市文明。

      不過,以玉米為主產區的人們大可不必為此泄氣或妄自菲薄。當社會秩序因遭受動亂或天災而失衡時,小麥的社會性優勢會變為劣勢,人們會遭遇集體饑餓的危險。我們看到,16世紀到17世紀,由于原產美洲的玉米、土豆的到來,明末清初的人口迅速擺脫了氣候劇變和社會動亂的影響,得以迅速增長。玉米和小麥從此在中華大地互為補充,各顯其能。為此,我們不得不感謝那些漂洋過海把玉米種子帶回中國的人。他們永遠值得我們尊重。

      人類不斷探索創造出新的種子

      人類之于種子,不僅是被動地接受它、利用它,更是主動地改良它、創新它。對種子的不斷探索之路,也成為人類社會自身發展和技術創新之路。

      當人類數量很少并且分布廣泛的時候,采用簡單的方法收集食物就能滿足基本需求。當人口不斷增長之后,人們逐漸偏愛更高產量、更容易獲取的自然雜交作物種類。隨著人口繼續增長,僅靠從自然界篩選天然雜交種子很難滿足需求了。

      1798年,馬爾薩斯在《人口原理》中悲觀地認為“人口增長的力量遠遠多于地球供人類生存的力量”。然而,兩個多世紀過去,馬爾薩斯關于人類和食物供應的可怕預測并沒有發生。農業科學的干預確保了在食物公平分配的前提下,食物生產能跟上人口的增長。

      讀《種子與人類文明》,那些近代科學家依靠科學思維不斷進行植物雜交實驗的傳奇故事,仿佛就在眼前,歷史人物鮮活的氣息撲面而來:

      我們看到,1717年,倫敦的苗圃工人費爾柴爾德受限于舊有傳統和觀點,面對自己用純種美國石竹雜交出的一種名為“費爾柴爾德之騾”的粉色石竹驚恐不安??茖W的種子要想萌芽,實在是需要突破一道道心魔。

      我們也看到,隨著第一步的邁出,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陸續進行大量的雜交實驗。施普倫格爾、奈特等科研勇士不僅通過雜交實驗培育了新品種,還為遺傳學和植物育種學奠定了基礎。

      于是,花卉、蔬菜、水果和谷物的新品種被源源不斷地培育出來。作為最偉大的先驅園藝家和植物育種者之一,盧瑟•伯班克培育出800多個植物新品種,包括蘋果、梨、李子和草莓,以及多種蔬菜、園林花卉和谷物。如今,伯班克馬鈴薯成為美國最廣泛種植的馬鈴薯,據說是制作麥當勞炸薯條的唯一正宗品種。

      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利用雜交手段育種,必須提到兩名科學家。

      第一個是諾爾曼•博勞格。作為國際小麥改良計劃負責人,他組織多個國家進行農業生產技術的根本變革,被稱為“綠色革命之父”。博勞格到許多貧窮國家,使小麥良種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20年間,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小麥、水稻和玉米產量增長數倍。鑒于“世界上沒有一個像他這樣年齡的人,在為一個饑餓的世界提供糧食方面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貢獻”,博勞格獲得1970年諾貝爾和平獎。

      同樣具有這樣情懷的,還有中國的袁隆平。1973年,袁隆平領銜研發的三系雜交水稻問世。上世紀最后25年,我國通過推廣種植雜交水稻,增產稻谷3500億公斤,相當于解決了3500萬人口的吃飯問題,確保了我國以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占世界22%的人口。袁隆平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種子與農業的命脈息息相關。衡量糧食安全的標準,不僅包括產量,更體現在質量上。我們看到,原產中國的獼猴桃,被外國改良品種后,改名“奇異果”高價涌入中國市場;占據中國市場90%份額的香水月季,源自中國野生月季……要想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打好糧食主動仗,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從這個角度來說,加強種子研究,我國還任重道遠。

      近年來,我國啟動國家種子基地建設,構建了以海南、四川、甘肅為主的三大國家級制種基地,52個雜交玉米和水稻制種大縣,以及100個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為重點的良種繁育“國家隊”,其目的就是由產量型向提質增效型轉變,努力培育更多更好的突破性品種,讓中國人吃飽、吃好、吃得健康。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每一個和種子打交道的人,都是帶著當代人的問題意識,用當代人的思維方式,尋找屬于當代人的歷史啟示?!斗N子與人類文明》用當代人的視角,關注兩個長久的話題:我們從種子世界里學到了什么?我們如何應對種子的未來?只有做出合理公正的、對全人類有益的選擇,才能找到種子的希望所在、人類的希望所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自強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精彩推薦

    • 打卡秋日“蘭州外灘”:任是“風情”也動人 打卡秋日“蘭州外灘”:任是“風情”也動人
    • 蘭州城關區公布鐵路西村街道核酸采樣點及聯系方式 蘭州城關區公布鐵路西村街道核酸采樣點及聯系方式
    • 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五人制聾人足球比賽我省男女隊均獲第六名 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五人制聾人足球比賽我省男女隊均獲第六名
    • 圖解|@蘭州市民 關于疫情請牢記這三點! 圖解|@蘭州市民 關于疫情請牢記這三點!
    • 甘肅省殘聯到蘭州新區舟曲縣搬遷安置點調研殘疾人保障和服務工作 甘肅省殘聯到蘭州新區舟曲縣搬遷安置點調研殘疾人保障和服務工作
    • 甘肅省殘聯舉辦2019年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活動專題講座 甘肅省殘聯舉辦2019年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活動專題講座
    • 省殘聯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工作推進會 省殘聯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工作推進會
    • 維權處黨支部開展“法律宣傳進學?!敝驹刚叻栈顒?>
        </a><em>維權處黨支部開展“法律宣傳進學?!敝驹刚叻栈顒?/em></li>

                </ul>
            </div>
            <!-- public platform -->
            <div   id=

      關注我們

      中國甘肅網微博
      中國甘肅網微信
      甘肅頭條下載
      微博甘肅

    即時播報

    1   甘肅省蘭州市6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軌
    2   甘肅省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提醒
    3   甘肅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辦
    4   打卡秋日“蘭州外灘”:任是“風情”也
    5   母親河畔的中國⑦|暢游羲皇故里 更知黃
    6   【母親河畔的中國】黃河“潤澤”甘肅:
    7   【母親河畔的中國】黃河“潤澤”甘肅:
    8   【專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甘肅省
    9   甘肅省文博局召開“一會一節”重點工作
    10   圖解|這些情形不能領社保,你知道嗎?
    11   【我為群眾辦實事】國網蘭州新區供電公
    12   蘭州城關區公布鐵路西村街道核酸采樣點
    13   【反詐警鐘】“中獎”騙局再現 隴南警
    14   甘肅蘭州新增6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15   《甘肅省“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日韩av无码|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 高清无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2019| 痴汉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国产91|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最近2018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网站|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 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