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楹聯】
兔走烏飛,地下相逢評月旦;
雁來燕去,途中相遇說春秋。
——佚名撰(見《巧對錄》)
【小識】
上古時有個傳說,日中有三足烏鳥,故稱太陽為“金烏”;又說月中有一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唐人韋莊《秋日早行》詩中,“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便以日升月落形容光陰更迭。
見古人有一巧聯:“兔走烏飛,地下相逢評月旦;雁來燕去,途中相遇說春秋。”聯中“兔走烏飛”,就借以時光交替,拿擬人之法,將動物寫活,而它們談論的“月旦”,表意指日月,與前文烏、兔相關照,而一個“評”字又道出另一番玄機。東漢末年,汝南許劭等主持“月旦評”,品評人物,傳為美談,后來便以月旦評指對時局、人物的評論。這副聯巧在以兩只動物的“對話”,不經意表露出光陰荏苒,縱論那千古風流之意。
按照上句機關,下聯就易于理解,“雁來燕去”是分別以春秋二季兩個代表性候鳥來點明季節,它們途中“相遇”,說起的是春秋換季之事。而這“春秋”也不簡單。古有史書《春秋》,古人以春秋泛指歷史,許多編年史著作皆以春秋為名,如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吳越之《春秋》等,因此也將著史引申為“春秋筆法”,并也指時間,如虛度春秋等。下聯便與上聯一脈相承,仍以童話般的筆法,感嘆滄海桑田,物換星移,萬類相感如一。(嘉南)

(書法作品由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提供 作者 尹淼森)
相關新聞
- 2021-10-26經典常談 |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契合點
- 2021-10-25存方寸地而地知
- 2021-10-22《風云滌蕩——朱子反貪記》
- 2021-10-22日磨日削,從無不銳之針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