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書和老貧農》劉文西 繪(資料圖片)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國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人民”的分量在我們的奮斗歷程中,可謂重中之重。在全世界范圍內、在人類歷史上,真正做到一切為了人民的只有中國共產黨。本報記者為此采訪了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韓毓海。
變而有常謂之“復”,繼往開來謂之“興”
記者:站在百年的歷史節點,我們怎樣理解“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韓毓海:嘉興南湖的航船,已經啟航一百年了。
望志路上的燈火,已經照耀、溫暖著中國和人類一百年了。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逆轉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開辟了人類解放和民族復興的偉大道路;以曠古未有的深度與廣度,進行著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偉大事業;以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的規模、從來沒有的速度,取得了現代化發展的偉大成就。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這一百年來開辟的偉大道路、創造的偉大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必將載入中華民族發展史冊、人類文明發展史冊!”這段令人心潮澎湃的豪言壯語,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變而有常謂之“復”,繼往開來謂之“興”。壯麗的史詩總是有經有權——無論遇到什么樣的驚濤駭浪,無論面對何種重大變局,在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在斗爭中取得新的偉大勝利。
黨的十八大召開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擘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于中國共產黨宗旨和使命的深刻概括,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體現。
這一思想,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意志與愿望,體現了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這種愿望、這種向往,是世界上許多的馬克思主義者、人類歷史上的許多思想家從來沒有提出過和解決過的。
例如,在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如何解決經濟轉型升級、人民幸福健康的發展問題,如何解決好日益嚴峻的環境與生態問題,如何解決好教育和文化自信問題,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維護中國人民與全人類的安全問題……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我們統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一百年的奮斗是一部偉大的史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則是這部波瀾壯闊的偉大史詩的主題
記者:為什么說,從創立伊始,中國共產黨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寫在自己的旗幟上?
韓毓海:我們所說的人民,從來就不是抽象的,人民,就是五星紅旗上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的四顆燦爛的星,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中國共產黨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工人、農民、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組織、聯合起來,以形成“中國人民”,而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建立、締造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從創立伊始,中國共產黨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寫在自己的旗幟上。1925年,毛澤東在《政治周報發刊理由》中旗幟鮮明地指出:“為什么要革命?為了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的幸福。”
在全世界范圍內,在人類歷史上,有如此明確宗旨的黨,并把這個宗旨貫徹了一百年的黨,只有中國共產黨。
陜西的中共綏德地委舊址,展廳里有兩行字:“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這兩行字,成為綏德地委在存續的十九年歲月里的真實寫照,他們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造福人民,在分區人民心中樹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這不由得讓我想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以往歷史上的一切政權,都是少數人的政權,天下,不過是私人的天下,此所謂“治亂在乎一人,興亡在于一念”,而與歷史上的一切政黨、政權不同,我們的天下,是人民的天下。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
一百年的奮斗是一部偉大的史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則是這部波瀾壯闊的偉大史詩的主題。
那幅為人民服務的字,從研磨開始,就以炭為墨,把燒炭的星星之火,寫進了字里行間,燒出了共產黨人的品格
記者:學習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有太多太多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先進榜樣和偉大事跡,他們用自己的言行錘煉、凝聚成鮮明的為人民服務的政治品格,我們應該怎樣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學習這種政治品格?
韓毓海:前幾天,新華社有一篇關于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的通訊《為了人民 服務人民——張思德精神述評》,正好涉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們可以從這篇通訊談起。
在《為人民服務》這一壯麗的詩篇里,毛澤東同志從司馬遷寫起,從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浩蕩史起筆,把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寫成了泰山一樣重。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或就地位、財富、權力、名氣而言,張思德這樣的普通共產黨員,走在延安的街道上,人們甚至都不會認識他、理會他——然而,毛澤東同志卻說,就是這樣的人,他們就像清涼山上的那些青草一樣,支撐起我們全部的事業!
今天,我想象著,張思德的目光深情地飄過南北分水的秦嶺,去看一眼家鄉儀隴豐收的水稻,因為他說過——革命勝利后,要回家去種田,將來打倒了反動派,革命的果實就是一田沉甸甸的谷子;我想象著,這深情的目光從張思德的家鄉儀隴,繼續向南飄過云貴的大山,在那里,他會看到,像自己一樣年輕的黃文秀,為了油畫里的“父親”能吃飽穿暖,也和他一樣,像泰山般站起來。
一棵為人民服務的莊稼,一棵一開始就想著要溫飽這個國家的莊稼,在春天中國的五湖四海插秧,經過五千年的黃土的孕育,到了延安的秋天,才把自己燒成溫暖人間的炭。
而那幅為人民服務的字,從研磨開始,就以炭為墨,把燒炭的星星之火,寫進了字里行間,燒出了共產黨人的品格,鼓舞著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這就是張思德、王進喜、馬毛姐、張桂梅、張定宇、黃文秀等的品格,這就是他們普通而閃光的品格——他們來自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因為他們自己就是從人民群眾中走出來的普通共產黨員,正是他們逆轉了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正是他們在天崩地裂、洪水滔天時頂天立地,正是他們在疫情洶涌時堅守崗位,逆行犧牲——我們的一切成就來自人民,改天換地的一切奇跡,都是這些來自最基層的共產黨人,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擔當、奮斗、創造出來的。
當家與國一體,自然地聯系起來,這就是家國情懷
記者:在歲月的長河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逐漸積淀成為我們的文化基因,進而推動我們的歷史和實踐,在學界研究視野中,“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有著怎樣鮮明的中華文化特色?
韓毓海: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
什么是中華民族的基因呢?因為中華文明的那些最根本的道理,對老百姓來說,他們心里原本就是有的。真理,是為人民群眾所日用而不覺的,所謂到人民中去“致良知”,是說擔當是我們這個文明的底色,擔當是每個老百姓都懂的道理。
國家——全世界只有中國人這樣講,外國人所說的“國”,并沒有“家”的意思。
當家與國一體,自然地聯系起來,這就是家國情懷。一頭挑起了國,一頭擔起了家——這就是責任擔當,而且是心甘情愿、全心全意地去擔負起每一個人的責任來,這就是中華文明、中華民族的基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這個道理里面,派生出國家、集體與個人之間的關系。
中國故事——一代代地傳下來,我們中國人,從小看著爹媽怎么對待爺爺和奶奶,耳濡目染,從小就念著國家、家國,念著家國、國家,念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代代地就這么擔當著,披荊斬棘,走到今天,走到永遠。
“不忘初心”,“以百姓之心為心”,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我們這個文明走到今天,歷經苦難輝煌,走向偉大復興,歸根到底,靠的就是中國人民好,好就好在我們的人民、我們的老百姓內心里,都知道什么叫責任擔當。對于家、對于國,這份擔當,我們子子孫孫,一代一代傳下來,形成了中華優秀文明孕育的中華民族的基因——正因為人民心里有這份擔當,正因為這樣的優秀文化為老百姓耳濡目染、日用不覺,所以,我們的制度的根本,就叫人民當家作主,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
只有深入地了解我們的文明,只有與人民群眾緊密結合在一起,只有發動人民群眾與我們共產黨人一起挖山不止,只有使我們的人民團結起來、覺悟起來,和中國共產黨人一起,共同把中國與世界這副擔子擔起來,我們才能夠應對一切風險與挑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為人民服務的紅船,已經啟航一百年了。
張思德在延安站崗守護的偉大的黨,已經走過了一百年的苦難輝煌。
像張思德那樣,雖沒有讀過多少書,但卻是用生命和拼命工作來踐行的話,已經在人類正義事業的講壇上,響徹一百年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多么樸素,多么莊嚴,多么神圣。(本報記者 劉同華)
相關新聞
- 2021-11-08“零容忍”彰顯人民立場制度優勢
- 2021-11-08以重大史實寶貴經驗詮釋成功密碼
- 2021-11-08大氣污染治理需啃“硬骨頭”
- 2021-11-08消防救援中的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