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警示談話讓我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不深不細、作風不實的問題,我一定汲取教訓,轉變作風,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近日,臨夏州積石山縣一名黨員干部在受到警示談話后深有感觸的說。
今年,縣紀委監委準確把握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做到早教育、早提醒、早糾正、早處理,努力把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使“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
縣紀委監委發揮案件監督管理部門統計分析職能,規范問題線索處置情況統計,實行每月通報,及時反映各項數據變化及橫向對比走勢,為整體把握“森林”狀況提供參考。
“我們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堅持寬嚴相濟,及時教育提醒,讓監督執紀既有力度,又有溫度。”縣紀委副書記趙俊表示,對從信訪舉報、監督檢查、巡視巡察等渠道發現的黨員干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積極運用提醒談話、約談、誡勉談話等方式,及時教育提醒,指出問題、督促整改,嚴防“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日常教育管理也不放松,通過經常性、常態化組織開展黨規黨紀學習、組織黨員領導干部觀看《蛻變的初心》等廉政警示教育片、通報典型案例等方式,對廣大黨員干部開展警示教育,引導其自覺守紀律、講規矩,增強拒腐防變“免疫力”。
用好“第一種形態”,并不意味著放松后三種形態的運用。今年,縣紀委監委共運用第一種形態144人次,第二種形態 57人次,第三種形態24人次,第四種形態4人次。(供稿 馬學明 編輯 張麗敏)
相關新聞
- 2021-12-14民樂:“五室會審”嚴把黨風廉政意見回復關
- 2021-12-14玉門:建立監督平臺和5項機制 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 2021-12-14康樂:“三資”提級監督整改問題25個
- 2021-12-14聚焦廉政教育 嘉峪關市監委首次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專項工作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