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河南省西華縣聶堆鎮軒那行政村的村室里,一場村組集體土地發包會正在這里熱鬧地進行著。
“經過黨員群眾代表商議,確定南北河東坡地塊租金是每畝每年100元。三組村民軒東營愿意承包0.46畝,交5年租金230元。還有其他人愿意承包不?”村支書軒新鄉負責主持發包會。
“地的事兒解決了。有黨員和村民見證,還簽了合同、交了租金,這下大家心里都沒了意見。”軒東營指著合同上的村委會公章對我們說。
“能為你們解決問題,我們也很高興。”看著眼前的場景,我也露出了微笑。
在前期的巡察村居工作中,我們巡察組發現軒那行政村問題矛盾集中、信訪苗頭較多,多個信訪件均涉及同一個問題——村組集體土地被侵占。
縣紀委監委在處置問題線索的同時,決定派出工作組解決問題矛盾、化解信訪苗頭。11月4日,我們來了到軒那行政村。
“只見有人占著組里的地栽樹掙錢,沒見交過租金。”
“村北頭河灘邊兒上的地是公家的,也有人白占著。”
“有的黨員占著公家地,也不掏錢,好些年了吧。”
在黨員群眾代表座談會上,大家七嘴八舌地發表意見,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村組集體土地被侵占問題上。
“村里房前屋后、溝渠河灘、坑塘周邊,有一些不方便耕種的邊角地和荒片地,確實屬于村民組集體土地。記得當年的村委班子商量的意見是,小塊地閑著也是閑著,種幾棵樹留著自家蓋房用,不算啥事。”老黨員軒天成說。
“幾十年過去,被占的土地越來越多,群眾的意見也越來越大。之前,我們想過把土地收歸集體。可是時間久遠,牽涉的戶數又太多,法不責眾之下也只能作罷。”言語間,村支書軒新鄉有些無奈。
隨后的幾天,我們召集村黨員和干部召開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會,組織學習討論村居干部違規侵占、處置集體資產典型案例,為全村黨員佩戴黨徽、帶領他們重溫入黨誓詞。邀請縣司法局普法志愿者送“法”進村,為村內黨員群眾宣講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規知識,從思想上扭轉錯誤認識。
“在今天的干部、黨員和群眾代表會上,大家一致同意全部收回被占用的集體土地,再由本村村民進行承包。可是,收回占用土地、補交承包費用,先從誰那里做工作呢?”晚上的組內例會上,我們正在討論尋找突破口,忽然看到二組黨員王艷軍站在門外。
“參加完警示教育會,我翻來覆去想了好幾天,還是決定要找你們承認錯誤。”
原來,此前王艷軍與時任村支書口頭達成協議,以每年50元的價格承包村西頭的一個小坑塘。后來,他看著村里有不少人占地都不交租金,也逐漸產生了公家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想法,從2008年起不再交納承包費。
“我知道自己犯了錯,愿意接受處分,也愿意帶頭退地、補交承包款。”王艷軍誠懇地說。
“黨員的一言一行群眾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作為黨員,你的行為看似占了公家便宜、得了個人利益,實則放松紀律要求、破壞了黨員隊伍的形象。這筆賬,并不劃算啊。”了解情況后,我們向王艷軍講明了其中的利害關系。后來,經過向縣紀委監委請示報告,鑒于王艷軍能夠主動承認錯誤、如實說明問題,我們最終決定對王艷軍作出誡勉談話處理。
在王艷軍帶頭改錯糾偏的帶動下,軒那村153戶村民紛紛主動退還集體土地和坑塘共計153.8畝。村委會通過“四議兩公開”工作程序,將收回土地和坑塘重新議價發包,收取的承包款將持續用于改善村容村貌和村內基礎設施。大家都說,這下,邊角地和小坑塘終于算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我們還幫助村“兩委”健全完善了村務公開、村民議事、集體資產管理等多項制度機制,引導形成黨員干部“事務按規矩辦、工作按制度干”的良好風氣,徹底解決了這一多年來的遺留問題。(河南省西華縣紀委監委 張偉濤 || 責任編輯 于露)
相關新聞
- 2021-12-22習近平致信祝賀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
- 2021-12-22習近平就菲律賓遭受臺風襲擊 向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致慰問電
- 2021-12-21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勇于自我革命
- 2021-12-21深度關注 | 直播不是法外之地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