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廉政頻道 >> 廉政要聞

    深度關注 | 年年有余之后

    21-12-28 09:01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編輯:高正武

      糧安天下,農穩社稷。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今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強調“糧食安全”有何深意?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為何是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如何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底線?記者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

      我國糧食連年增產豐收,“年年有余”已是常態

      記者:我國糧食產量已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保障了14億人口大國的糧食安全。如何看待我國實現糧食生產連年穩定豐產?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國祥:一個國家特定階段的糧食安全狀況最主要由供給狀況決定,而糧食供給主要由生產、庫存和進口三者共同決定。我國糧食連年豐收,糧食庫存規模大,足以保證中國人飯碗裝中國糧。

      我國糧食作物主要由谷物、豆類和薯類三大類構成,總產量連續7年超過1.3萬億斤,人均糧食占有量超過470公斤,即平均每人每年占有糧食超過940斤。而根據我國歷史數據,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隨著糧食短缺時代結束,人們可以放開吃糧,人均糧食消費最大量沒有超過600斤。可以說,過去中國人“年年有余”的祈福語已是現實。

      我國糧食連年增產,得益于多種因素:

      一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糧食生產,今年更是首次把糧食產量納入宏觀經濟調控目標,實行黨政同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今年,在糧食主產區大力推行完全成本保險、收入保險,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針對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向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黨政同責,將糧食安全責任層層壓實,糧食支持政策讓種糧農民收益更有保障、更有積極性。

      二是農業科技貢獻巨大。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科技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凸顯。優良品種的選育和推廣,對糧食增產的貢獻很大。

      三是農業社會化服務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近年來,我國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不斷涌現,農業專業社會化服務成為糧食規模化經營的主要生產方式。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小麥等糧食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農業生產正在逐漸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耕作方式,規模經營水平不斷提高。

      記者:我國糧食供求中長期仍是緊平衡態勢,且“緊平衡”越來越緊。如何理解“緊平衡”?我國糧食安全主要面臨哪些挑戰?

      李國祥:除口糧絕對安全外,世界上還有食物安全的概念,相當于我國廣義的糧食安全理念。總體來講,我國廣義糧食安全理念上的食物安全保障水平還有待提高。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雖然在不斷提高,但我國用于滿足食物消費的農產品國際貿易逆差整體上還呈現出不斷擴大趨勢,特別是大豆等飼料糧進口規模大,牛羊肉、奶制品和水果等進口增長快,表明這類農產品國內生產能力增長跟不上人們消費提高速度。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還有待提高,一些農產品價格還偏高,市場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消費者負擔偏重且不穩定,成為部分群體食物消費水平提高的制約因素。從這些方面來看,我國糧食供求還是一個緊平衡。

      口糧絕對安全固然重要,但我們絕不能在口糧絕對安全這個地方止步。當前我國糧食需求剛性增長,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糧食生產受水資源、土地資源短缺的剛性制約,農民種糧效益還不是很高,擴面積、提產量的難度越來越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極端災害天氣有頻發趨勢,病蟲害等生物安全威脅不減,糧食供應鏈遭受沖擊的風險在上升。

      糧食等初級產品供給是事關全局的戰略問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記者:就糧食安全來說,為什么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

      李國祥:初級產品既包括糧食、油料等初級農產品,也包括礦石、煤炭等基礎工業原料,是保障國家經濟穩定運行的基石。今年國際糧食市場波動明顯加劇,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食品供給短缺和糧食供應鏈中斷等嚴重問題,再次提醒我們糧食等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事關全局的戰略問題。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并從農業領域提出了下一階段的具體要求。這是初級產品的供給保障問題首次出現在經濟工作會議上。近日發布的《“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中,也明確將“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作為重點任務之一。

      從糧食安全角度來看,將初級產品供給保障視為重大戰略性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國際形勢與國際糧食市場風云變幻,全球糧食供應鏈產業鏈不穩定因素日益顯現,而我國的大豆等農產品對外依存度還較高。若進口出現問題,將對我國糧食安全造成不利影響。所以說,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國已做到“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但在一些品種、環節和領域還存在種源“卡脖子”問題

      記者:前不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種子在糧食安全中的分量如何?我國種業面臨哪些“卡脖子”問題,如何破解?

      李國祥: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必須打好種業翻身仗。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農業生產中應用的良種大多數都是我國自主創新繁育的,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但在一些品種、環節和領域還存在種源“卡脖子”問題。

      解決糧食安全問題,關鍵要提高單位面積的生產能力,而種子是決定產量的最基本要素。比如,近年來我國試圖通過大豆振興計劃提高大豆總產量,但受制于大豆每畝單產水平偏低的困境,出現擴大大豆種植面積與玉米等爭地和農民種植大豆效益偏低而不愿種植大豆的難題。現實表明,大豆振興的根本在于提高其單產。怎樣提高單產?除靠良種外,其他途徑要么不可行,要么負效應太多。

      解決“卡脖子”種源難題,要求我們必須要打種業翻身仗,否則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就只能是空談。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是育種自主創新前端的關鍵。我國地域廣闊,氣候和自然環境差異大,造就了極其豐富的物種,為我國種業全鏈自主創新帶來了極其有利的條件。但目前我國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我國建立了國家級和地方級的種質資源庫(圃),民間也越來越重視種子庫建設。但是,各類種子庫收集的種質資源仍有欠缺,一些地方特色鮮明的物種甚至面臨滅絕風險。一些種質資源庫(圃)由于經費不足,保存、保育、復壯等工作時斷時續,特別是尖端科技人才缺乏,我國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的部分工作滯后。

      當前,我國種業已進入到以自主創新為驅動力的發展新階段。掌控種質資源,加大科技攻關,選育優良品種,從種源上解決農業生產面臨的實際瓶頸制約,這是打贏種業翻身仗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們要深入全面開展種質資源調查,做好收集、保存、鑒定、評價工作,還要加大投入,應用現代生物技術,發掘優異基因,加快育種全鏈自主創新。做好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還要強化基礎性和公益性信息共享,保護好知識產權,建立合理的各類參與人員和科技攻關人員的利益分配機制,激發種源“卡脖子”科技攻關領軍人才發揮關鍵作用。

      調整結構是現實所需,要多措并舉抓好關鍵品種,統籌好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記者: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實打實地調整結構,擴種大豆和油料,見到可考核的成效。調整結構有何必要性?如何看待我國大豆等依賴進口的現狀?

      李國祥: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糧食既有國內生產與國內需要存在缺口從而需要進口的問題,也有稻谷出現階段性過剩和大豆、玉米等飼料糧產需存在缺口的結構性矛盾,還存在著品種品質需求與生產結構性矛盾,特別是高品質農產品供給與需求不匹配的突出矛盾。此外,還有區域結構不平衡的問題,過去是南糧北調,現在是北糧南調,糧食主產區的資源環境壓力加大。

      調整結構是現實所需。近年來,我國口糧供給充足,然而大豆和油料進口規模較大、對外依存度較高。2020年,我國進口大豆超過1億噸,食用植物油進口983萬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需求增加,對于豆粕等飼料糧和食用油需求增加。因此,今后要切實端牢飯碗,必須提前謀劃,多措并舉抓好關鍵品種。擴種大豆和油料,就是一項重要舉措。

      按照新時代全面小康社會糧食安全的高標準,進口糧食等農產品,有助于增加供應,豐富供應品種,對更加全面滿足人們食物消費需要是有幫助的,也有利于克服國內農業資源不足的矛盾。

      當然,如果進口糧食等農產品規模過大,對國內糧食等供給穩定性的不利影響也客觀存在,主要依賴進口來解決中國糧食消費需求既不可行,風險也很大。保障我國糧食安全,首先要立足于國內糧食生產的發展。我們要統籌好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進糧食等農產品進口來源多元化,積極參與全球糧食安全治理,通過雙邊、多邊協議和規則增強糧食等農產品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守耕地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依靠科技創新提高單產水平

      記者:“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最新的國土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耕地面積還在減少,如何看待?怎樣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

      李國祥: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目前耕地減少一個重要原因是“農轉非”,或者說是“非農化”。一些地方放著大片良田不種糧食,去建養殖場、種花卉果,甚至用來搞綠化、搞景點,還有些地方非法占用耕地或占補平衡不規范,有的占優補劣、占水田補旱田,進一步加劇耕地質量惡化的風險。這從局部看或許有經濟效益,但從全局看卻是糧食安全的隱憂。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一系列部署,包括落實好耕地保護建設硬措施,嚴格耕地保護責任,加強耕地用途管制,建設1億畝高標準農田等等。

      鞏固和提升糧食安全生產能力,必須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讓更多“望天田”變成“噸糧田”。高標準農田側重于提升耕地地力、灌溉系統、抵抗自然災害、便于推進農業機械化等配套建設,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截至去年底,我國已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占全國耕地面積近40%。

      記者: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您有何建議?

      李國祥:糧食安全是筑牢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隨著我國居民食物消費不斷升級,我國糧食供給能力和水平也要不斷提高。這就要求國內糧食生產能力也必須相應提高。從長遠來看,提高國內糧食生產能力,一靠穩住種植面積,二靠科技提升單產水平。

      穩定糧食種植面積,要完善法律和行政措施,做好禁止“非農化”和防止“非糧化”工作。加快糧食安全保障法立法進程,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守耕地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推進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及管理辦法,探索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路徑,把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好,實施藏糧于地戰略,為提高糧食單產水平提供耕地支撐。

      提高單產水平根本上要靠地力保護和科技創新。過去,我國依靠自主創新和國外引進繁育良種等,實現了單產水平不斷提高。新形勢下,我國糧食科技必須依靠自主自強,突出抓好基礎研究和原創性研發工作,做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大力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糧食良種育繁推體系建設和基地建設,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提高糧食作物單產水平的科技創新之路。

      此外,還要壓實地方黨委政府重農抓糧的責任,做好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工作;要充分調動種糧農民的積極性,在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同時,通過價格、補貼、保險等政策措施,提高種糧綜合效益,讓農民種糧能獲利、多得利;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進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精彩推薦

    • 任振鶴主持召開十三屆省政府第158次常務會議 審議通過甘肅省“十四五”能源和水利發展規劃等 任振鶴主持召開十三屆省政府第158次常務會議 審議通過甘肅省“十四五”能源和水利發展規劃等
    • 尹弘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會上強調 推動新時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 為甘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尹弘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會上強調 推動新時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 為甘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 蘭州鐵路公安處“云捕—2021”戰果顯著 為旅客群眾挽回損失500余萬元 蘭州鐵路公安處“云捕—2021”戰果顯著 為旅客群眾挽回損失500余萬元
    • 甘肅省委網信辦到文縣定點幫扶村開展送溫暖走訪慰問活動 甘肅省委網信辦到文縣定點幫扶村開展送溫暖走訪慰問活動
    • 四川客商八萬多元現金遺落出租車內 蘭州的姐拾金不昧歸還失主 四川客商八萬多元現金遺落出租車內 蘭州的姐拾金不昧歸還失主
    • 中國甘肅網“新年新衣”有牽掛 這份愛心沉甸甸 中國甘肅網“新年新衣”有牽掛 這份愛心沉甸甸
    • “臻品甘肅杯”第二屆全省電商直播大賽在蘭開幕 “臻品甘肅杯”第二屆全省電商直播大賽在蘭開幕
    • 甘肅省“迎新春促消費·助力鄉村振興”活動在蘭啟動 任振鶴宣布活動啟動 甘肅省“迎新春促消費·助力鄉村振興”活動在蘭啟動 任振鶴宣布活動啟動

    關注我們

    中國甘肅網微博
    中國甘肅網微信
    甘肅頭條下載
    微博甘肅

    即時播報

    1   方大炭素研發生產石墨烯口罩備受市場青
    2   “十四五”期間甘肅實施高速拓展工程項
    3   甘肅省2022年研究生考試順利結束
    4   甘肅省流感活動將逐步進入活躍期 患者
    5   《甘肅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下
    6   1月10日蘭州鐵路局將實施新的列車運行
    7   甘肅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通知
    8   蘭州大學團隊揭榜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9   塔什干州與蘭州陸港分別舉行中烏互設海
    10   風雪無阻 守護好孩子們的求學路
    11   2021年“感動甘肅·隴人驕子”建議名單
    12   甘肅省疾控中心發布疫情防控提醒
    13   在蘭經商川籍夫婦 8.6萬元落出租車上
    14   蘭州-西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接會舉行
    15   今年甘肅新增2.5萬余個義務教育階段城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日本中文字幕网站|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 欧美精品丝袜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香蕉伊蕉伊中文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苍井空|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2019|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久久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无码人妻少妇伦在线电影|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91天日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字幕中文大全|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在线 |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