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的理想生活中,樹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樹在古代繪畫中不僅是背景,也是主角。圖為清朝畫家藍瑛所繪《白云紅樹圖》(局部),畫面的絕大部分給了多種顏色的樹,一位老者持杖向這片美麗的樹林走去。(資料圖片)
明天是植樹節。春天,萬物生長,生機勃發,是種樹的好時節。古人重視植樹造林,留下了許多饒有趣味的故事,并給予樹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
種桑種橘留后人
有一回,孟子向梁惠王闡釋怎樣才能實現他所說的“王道”:“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在許多場合不厭其煩地宣傳這一理想,在他看來,一個社會穩定的基礎首先在于百姓能夠實現溫飽,在此基礎上再倡導仁義道德,則王道、仁政都觸手可及,而要實現溫飽離不開種樹。
樹木的種類千千萬,但桑樹卻獨獲古人的青睞,桑葉為蠶提供了食物,從蠶繭中能抽出絲,再經巧手制作成絲綢流通于東西方。養蠶和繅絲都是中國人最先發明的,依靠這兩門獨家秘技,絲綢成為古代中國遠銷海外的代表性商品。除了桑葉,桑樹的皮還可以用來造紙,桑椹還可以入藥、釀酒。
正是因為桑樹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且對土壤的適應性也強,所以成為古人普遍種植的一種樹,可以說桑樹是古人經濟生活的一根支柱。公元234年,諸葛亮在生命即將走到終點時,上書蜀國后主劉禪交代后事:“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家中有桑有田,足夠子孫有衣穿、有飯吃,他不希望官府特殊對待其子孫,也不為子孫留下余財,以示自己的清廉。
無獨有偶,三國時代吳國的李衡,留給子孫的財產也是樹而非金銀,與諸葛亮不同的是,他留下的是柑橘樹。李衡的夫人是一位賢內助,她不愿自己為官的丈夫將太多心思花在經營家業上,因此李衡家的日子過得緊巴巴。李衡了解妻子的一片苦心,但還是決定要留些東西給子孫,他派人到武陵郡龍陽縣的沙洲上種了上千株柑橘樹。臨終前,李衡對子孫說他在龍陽這地方有“千頭木奴”,不需要你們提供衣食就能活命,而且每年每個“木奴”還能給你們掙來一匹絹。子孫不解這“木奴”到底是什么,等到吳國末年,柑橘樹成熟了,子孫才知這就是李衡所說的“木奴”,千株柑橘樹帶來了千匹絹的收入,足夠李衡妻子和子孫過上優渥的日子。難能可貴的是,李衡妻子以此事繼續教育子孫:“人患無德義,不患不富。若貴而能貧,方好耳。”不愁吃穿仍能以簡樸自我要求,這是何其高的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經科技史家的研究,“從文獻記載看,最早對柑橘類植物進行馴化栽培的地區是中國”,屈原在《橘頌》中稱贊柑橘樹乃“后皇嘉樹”,我國開始人工栽培柑橘的時間不晚于東周,大概在12世紀由阿拉伯人傳入西方,在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因此,柑橘樹也是中國人給世界的偉大貢獻。
江邊湖邊柳成蔭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寫過一首種柑橘樹的詩《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荊州利木奴。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
柳宗元寫這首詩時,人生已經不得志多年了。公元805年,柳宗元參與“永貞革新”,因革新失敗而被貶出京城,先是在永州生活了約十年,繼而是在更偏遠的柳州度過了人生的最后時光。上面這首詩的第二聯中運用了兩個柑橘樹的典故,那位“楚客”便是屈原,那位“荊州”便是李衡。柳宗元顯然更鐘愛屈原筆下的柑橘樹,因為屈原賦予柑橘樹“獨立不遷”“秉德無私”的高貴品質,這也是逆境中的柳宗元對自己的期許。
柳宗元在柳州西北隅種下了柑橘樹,在柳江邊種下了柳樹,他似乎有意用種樹來排遣心中的苦悶。他有一首《種柳戲題》:“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陰當覆地,聳干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柳”與“留”諧音,古人送別時折柳相贈,柳樹包含著相思的情愫。柳宗元擔心的是他種下的柳樹終有一天長成參天大樹,而自己卻沒有值得稱道的政績流傳后世。柳宗元其實多慮了,他在柳州釋放奴婢、植樹造林等舉動,讓柳州人懷念千年。
古代的地方官員多有植樹造林之舉,此舉不僅能給百姓帶來經濟收益,也有美化環境、修復生態的意義。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時,疏浚西湖,筑白沙堤,堤上種的樹正是柳樹,據說白居易在杭州的治理以簡易為原則,“貧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種樹幾株;富民有贖罪者,令于西湖開葑田數畝”,多年之后,“湖葑盡拓,樹木成陰”。
古代官府鼓勵百姓種樹,有的朝代還會將種樹多寡定為判斷地方官施政成績的標準之一。宋代的法令匯編《慶元條法事類》卷四十九提到,“諸縣丞任滿,任內種植林木滋茂,依格推賞”,與此同時“諸縣丞任滿,任內種植林木虧三分降半年名次;五分降一半;八分降一資”,這里涉及到十分復雜的宋代考課制度,用較為簡便的話來解釋,宋代官員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積考得資,依資敘階”,考核成果會成為資歷的一部分,按照資歷的長短升官階,如果考核成績不佳,會受到降半年、一年或更長時間名次的處分,這樣在資歷排名上就落后于別人了。
《慶元條法事類》還禁止百姓隨意砍樹,卷八十提到自家栽種的桑樹、柘樹如果不是因為朽壞或受到災害損害是不能砍伐的,否則要“杖六十”。如果因為與他人產生矛盾而砍伐對方所種的桑樹、柘樹,按照砍伐數量多少而予以不同程度的處罰,“積滿五尺,徒一年;一功;徒一年半”,所謂“一功”指的是“于木身去地一尺,圍量積滿四十二尺為一功”。
順木之天致其性
中國人對天地萬物飽含深情,對于樹也不例外,我們賦予一些樹以特殊的含義與感情:三國時代的名醫董奉治病不收錢,只要求病愈的人在山上種杏樹,久而久之,山上長成了一片杏林,今天我們還用“杏林春暖”這個詞來贊譽醫德高尚、醫技高超的醫生;明朝散文家歸有光,在那篇感人至深的《項脊軒志》中,追憶“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枇杷樹象征著伉儷情深、家庭美滿,也與無法追回的逝水年華聯系在一起。
中國人不僅與樹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且從種樹的過程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北魏的賈思勰編寫了一部農書《齊民要術》,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里面介紹了不少種樹的知識。作者在序言中講了一個種樹的故事,包含了深刻的道理。這個故事說西漢有一個叫樊重的人,他想要做一些實用器物,先去種了梓樹、漆樹,認識他的人都覺得為什么不直接制造器物而要先種樹呢,這樣太笨拙了,但樊重還是堅持種樹,過了幾年終有收獲,梓樹、漆樹都派上了用場,倒是當初笑他笨拙的人,這時向他討要木材和漆料。賈思勰由這個故事來印證“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的道理。
樹木的生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細心持續養護,需要耐心等待收獲,做大事也是如此,要有長遠的眼光,要提早規劃、早做準備。春秋時代齊國的管仲深知這一道理,早在賈思勰之前,他已認識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人才難得,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養與教育。他還看到雖然教育人才要花費的時間比種樹、種谷長得多,但得到的回報也大得多,種谷只能“一樹一獲”,種樹可以“一樹十獲”,但培養人才卻能“一樹百獲”。倘若精心培養人才、適才所用,則一國必將強大,用管仲的話說這是“唯王之門”。
中國人也從種樹的過程中悟出了尊重自然規律的道理。那位在柳州種下柳樹、柑橘樹的柳宗元,是一位真正懂得種樹之道的人。他的名作《種樹郭橐駝傳》是一篇深刻的寓言,郭橐駝是長安郊外一個種樹能手,他種的樹高大挺拔、結果豐碩,經他移種的樹沒有不成活的。別人向他請教種樹的秘方,他明白表示自己并沒有秘方,只不過是“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即尊重樹木的生長規律,不過多干預。他提到有一類種樹的人,早上去看看樹,晚上去摸摸樹,甚至掐破樹皮來看樹是死是活,搖晃樹干來看樹是不是種穩了,這都不是愛樹,而是害了樹。柳宗元由此想到,種樹種得好必須尊重自然規律,人世間的許多事情要處理好,也要尊重規律。
在中國人看來,人和包括樹在內的自然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人如何待樹,樹也會以相應的方式待人。春天,我們種下一苗新綠,期待一片綠蔭。(羅慕赫)
相關新聞
- 2022-03-09“兩高”報告公布去年職務犯罪數據
- 2022-03-09斬斷權力與資本勾連紐帶
- 2022-03-09追回13億多元!甘肅電氣集團紀委強化監督助力賬款清收
- 2022-03-09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