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港口岸出入境雙向客流繁忙。圖為5月3日,旅客經深圳羅湖口岸入境。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今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行業復蘇勢頭強勁,全國假日市場平穩有序。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同比增長128.90%,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一項項數據,映照著各地一幕幕熱鬧場景。山川湖海、人山人海之間,涌動著消費市場的澎湃活力,彰顯著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煥發著美好生活的勃勃生機。
旅游市場供需兩旺,迎來從市場復蘇到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轉折點
上海虹橋站出發的火車票全部售罄;成都前往多地火車票多車次告罄;中老鐵路部分車票售罄……盡管目的地不同,火車票、飛機票“一票難求”幾乎成為“五一”假期出行者的共同感受。
據交通運輸部消息,“五一”假期期間(4月29日至5月3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發送旅客總量27019萬人次,日均發送5403.8萬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長162.9%。
“今年‘五一’假日旅游市場繼續春節以來‘高開穩走、加速回暖’的態勢,按可比口徑,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首次全部超過2019年同期數據,旅游業迎來了從市場復蘇到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轉折點。”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說。
南依吳山,北接鬧市,東連中河,西鄰西湖,遍布數十家博物館、紀念館、文保單位的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是游客來杭旅行的熱門地。南宋定都杭州,筑九里皇城,開十里天街,這一帶便“三十里樓臺”,商鋪林立,茶坊酒肆鱗次櫛比。如今,游人置身千年古街,漫步青磚小巷,夢回南宋風雅。
“‘五一’假期前3天的客流量分別為6.41萬人次、7.92萬人次、8.79萬人次,總計23.12萬人次,相較去年同期的6.65萬人次,幾乎翻了兩番。”上城區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工作人員陳涯芳說。
附近的多家老字號飯店日接待顧客人數翻倍,酒店、民宿、青年旅社也是一房難求。杭州鼎御商務酒店店長王祖榮在清河坊經營酒店多年,“早在4月27日,‘五一’期間的房間就全訂滿了,旅游業的全面復蘇給我們帶來了機遇和信心!”
古街小巷熙熙攘攘,節日氣氛如春風般撲面而來。據杭州文旅部門的大數據預測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杭州全市預計接待外地游客達到690萬人次,日均約138萬人次,創歷年“五一”假期新高,是2019年同期的1.2倍。
各地加大假日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力度。據文化和旅游部消息,“五一”假期,全國共有1.28萬家A級旅游景區正常開放,占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86%,除北方部分省份因季節性原因外,全國大部分地區旅游景區已實現應開盡開。
這個假期,游客走得更遠了。“五一”假期,游客平均出游半徑180.82公里,同比增長81.59%;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徑15.98公里,同比增長167.16%??缡∮慰捅壤_24.50%,較去年同期提高15.5個百分點;83.47%的游客出游距離在100公里以上,占比較去年同期提高9.73個百分點。
這個假期,游客停得更久了。專項調查顯示,假日期間一日游游客占比較去年同期下降6.0個百分點,停留2天以上的游客占比則提升了9.55個百分點。江蘇無錫的鄉村游訂單超過2019同期的37%,其中停留3天以上的訂單占比較2019年提升了123%。
今年“五一”假期,隨著多條國際航線恢復,中國民眾的出境游需求集中釋放。珠海邊檢總站統計,“五一”假期前兩天,經其所屬對港、對澳口岸出入境人員近100萬人次,出入境客流持續創出年內新高。
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并重,“五一”假期更有“文化味”
三星堆遺址頻頻掀起全民考古熱,也帶火了位于四川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五一”期間,三星堆博物館再次迎來游客高峰期,5天假期的門票早早售罄。
古蜀民圍著神樹祈禱,三足金烏在天空飛翔;耳邊,“虛擬講解員”講述著文物的“前世今生”……在三星堆博物館,游客戴上MR(混合現實)眼鏡,仿佛穿越回3000多年前的古蜀國。“這是我們的首部混合現實導覽電影——《古蜀幻地》。全新的文物參觀和體驗方式可以讓游客‘一邊看文物、一邊看電影’,真正感受到氣勢恢宏的三星堆千年文化。”三星堆博物館景區和遺址管理部工作人員張淞說。
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保護與利用多元探索,“活起來”的博物館越來越受大家青睞,各種展覽人氣爆滿。“旅游者更加看重文化內涵和場景體驗。”在戴斌看來,藝術、科技與旅游的融合有力推動了假日旅游市場的內容創造和場景營造,創造了更多有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場景。
燦爛文化與佳節出游交融,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并重,“五一”假期更有“文化味”。“文博看展、文化演藝、國風國潮熱成為旅游新風尚,‘旅行+演藝’‘旅行+看展’‘旅行+刷博物館’等新業態既拉動了旅游增量需求,也盤活了存量資源。”戴斌告訴記者,博物館、非遺場館、餐飲美食、話劇演出等許多過去“隱藏”的旅游資源被深度挖掘和激活,博物館里過節、看展式社交、逛街購書買唱片,已經成為現代生活方式,文化和旅游融合特征更加明顯。
小到薄如蟬翼的金箔,大到高鼻深目的青銅立人,即便隔著展廳玻璃,天津游客張宏城也感受到了神秘古蜀文化帶來的視覺震撼。“數千年來我們的歷史傳承不斷,每件文物背后都凝聚著古人的匠心智慧。他們在非常簡陋的環境下頑強生存,創造出符合自己生活特點的器具、文化符號和祭品。游覽的時候,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豐富了旅游內涵,拓展了旅游空間,賦予了旅游創新動能,也引領著旅游市場的發展方向。人們在旅行中體驗文化之美,增強文化自信,進而推動全體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通過旅游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革命文化傳下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開,用旅游帶動文化傳播、推動文化繁榮。文旅相長,形成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戴斌說。
游客出游需求集中釋放,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相關經營主體供應持續增長
今年“五一”旅游市場為何如此火爆?在戴斌看來,這是三方協同發力的結果——游客出游需求集中釋放,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相關經營主體供應持續增長。
“從需求看,我國經濟發展呈現企穩回升態勢,市場需求逐步恢復,大家出游意愿高漲,進而拉動目的地綜合消費和經濟增長。從供給看,旅游景區、主題公園、酒店民宿、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典型旅游業態及其上下游關聯企業復蘇,人員加速回流,供應鏈重構基本到位,滿足了旅游的個性化和多樣化需求。”戴斌分析,與此同時,各地對旅游經濟發展的積極性變成切實的產業引導政策和惠民利民舉措,千方百計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有力提升了廣大游客的出游熱情和信心。
我國旅游消費需求正從低層次向高品質和多樣化轉變,由注重觀光向兼顧觀光與休閑度假轉變。從目的地看,國內傳統熱點旅游目的地熱度不減,網紅城市、小眾目的地同樣備受關注;從玩法上看,親子玩樂、非遺、休閑度假、鄉村旅游等頗受青睞。
這對于各地政府、經營主體來說既是新的增長點,也意味著更高的要求。多地采取平衡客流、升級安保、提升服務等一系列措施提升游客出行體驗,相關部門加大市場監管力度,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及時處置違法違規線索,保障文化和旅游市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讓遠道而來的游客乘興而來、盡興而返,考驗的是相關部門的貼心和用心、商家的誠心和良心。“一些地方出現不合理‘低價游’、強迫消費、價格欺詐等問題,極大影響旅行品質和消費信心。”戴斌認為,在擴大消費和繁榮市場的同時,還要努力讓流量變“留量”、過客變???,防止旅游目的地和經營主體以損害旅游者權益和降低游客滿意度為代價追求短期利益。
“旅游消費需求和供給動能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人山人海吃紅利,圈山圈水收門票’的舊思路行不通。”戴斌說,游客滿意度高不高、市場主體競爭力強不強、發展動能新不新,是新時代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衡量指標。這要求旅游行業更新理念和思路,在豐富旅游產品、保障旅游品質、創新旅游消費場景等方面下功夫。
假期經濟迸發新活力,顯現出我國經濟的彈性、韌性以及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
4月29日,“五一”假期首日,湖南省納入假日統計監測的952家單位實現營業收入2.22億元,同比增長285.6%;北京市“五一”首日景區營業收入1.07億元,同比增長1.8倍,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100%……翻開各地小長假旅游“成績單”,一項項數據傳遞出假日消費的融融春意。全國各大城市重點商圈人流量明顯增長,線下消費風生水起,線上消費持續活躍,假日經濟迸發新活力。
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旅游業作為綜合產業,自然是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動力。“五一”假日經濟不僅帶火了旅游消費,拉動目的地景區、餐飲、住宿、零售等行業增長,也帶動景區、酒店、度假區等項目的投資和當地餐飲娛樂等存量資源的綜合利用,拉動社會整體消費,讓更多相關產業隨之受益。
據商務部監測,今年“五一”假期首日,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21.4%。其中,餐飲休閑類消費大幅攀升,重點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36.9%。美團平臺數據顯示,假期前3天,全國生活服務業線上日均消費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133%,其中,全國餐飲消費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92%,景點門票訂票量實現翻倍增長。
火熱的“五一”假期,是今年以來多重利好因素疊加、文旅市場逐漸升溫的縮影。今年一季度,我國消費需求得到較快釋放,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8%,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6%,較去年全年大幅提升,特別是服務消費明顯恢復,接觸型、出行類消費快速回暖。
中國旅游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是2020年以來最好的開局季,旅游市場高開穩走、供需兩旺,消費者信心、企業家信心、企業經營績效等規模和效益指標重新回到景氣區間。其中,對一季度旅游企業經營和行業發展持樂觀態度的分別占受訪企業的68.8%、67.5%,對下一季度以及全年企業經營和行業發展持樂觀態度的比例增長到77.9%、82.1%。
節日里的中國,在流動中彰顯生機活力、釋放發展動力。“火爆的假日消費折射出我國巨大的消費潛力和活力,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作用進一步增強,充分顯現出我國經濟的彈性、韌性以及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說。(本報記者 柴雅欣)
- 2023-05-04總書記心中的新時代好青年
- 2023-05-04學習時間 | 全面準確把握“六個必須堅持”
- 2023-05-04增強紀檢監察干部志氣骨氣底氣
- 2023-04-26國資央企管理人員接受審查調查信息集中發布 重點領域重點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