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登封周公測景臺,是我國古代天文歷法圭表測影的重要實物見證。資料圖片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收藏的西周青銅器何尊,其銘文有“宅茲中國”一語,系目前所見最早記錄“中國”一詞的青銅器。資料圖片
臨汾市博物館展示的陶寺觀象臺工作畫面。陶寺觀象臺13根立柱間隔出12道縫,觀象臺面對崇山,透過12道縫觀測崇山上的日出點,便知一年的時節,體現了古人精妙的構思。圖片來源:臨汾市博物館網站
古人仰觀宇宙之大,很早就從事天文觀測活動,將天文與人文緊密聯系,形成了中華文明獨特的“天人合一”思想。
1 敬授民時,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探索古人天文觀測活動
古人云:“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宇宙是時間與空間的總稱,以有涯之人生叩問無窮之宇宙,先賢經歷了長時間的探索與思考形成了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宇宙觀。
偉大的文明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頭頂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的探索。
上海天文館,全球建筑規模最大的天文館,在“中華問天”展廳,講解員在“論天三說”的展板前向觀眾介紹中國古代三種主流宇宙觀——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這三種宇宙觀以蓋天說影響最為深遠,此說認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而更加詩意的表述,則出現在北朝民歌《敕勒歌》中——“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先民仰望天空,觀察天象、制定歷法,從而塑造出時間秩序。近二十年來,得益于“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豐碩成果,我們對先民的天文觀測活動及其宇宙觀的形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浙江杭州良渚遺址,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考古學家在良渚遺址瑤山祭壇和匯觀山祭壇的核心,均發現了“回”字形灰土框遺跡,通過測量發現灰土框東北角方位接近當地夏至日出方位,西北角方位接近當地夏至日落方位,東南角方位接近當地冬至日出方位,西南角方位接近當地冬至日落方位,這顯示距今五千多年的良渚先民已經能夠制定出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歷法。
陜西東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就位于這一地區。陶寺遺址發現了大規模的史前城址,也許它就是傳世文獻所載的“堯都平陽”。陶寺遺址還發現了目前中國乃至世界最古老的觀象臺,距今4700年的先民如何觀測天象?
今天,觀眾可以在臨汾市博物館“最早中國”展廳內看到復原的陶寺觀象臺,它由13根夯土立柱組成,排列成圓弧形,13根立柱間隔出的12道縫才是陶寺觀象臺真正構思巧妙的地方,觀象臺面對崇山,透過12道縫觀測崇山上的日出點,便知一年的時節??脊艑W家在陶寺進行了兩年的實地模擬觀測,當春分、秋分時,觀測者可以在第7道縫中看到日出,考古學家說“陶寺觀象臺可以觀測確定一個太陽回歸年中的20個時節,以一個太陽回歸年中四季氣候變化的節令為主,兼顧陶寺當地的宗教節日和農時”。這一歷法比良渚先民更加精密,也足以讓我們感受到考古學對于探索中國文明進程的巨大作用。后來,先民發展出了二十四節氣,這一時間秩序直到今天仍影響著中國人的生產與生活。
古代中國是以農業為本的國家,不違農時就必須有精密的歷法,而要有精密的歷法就必須仰觀天象,恰如科學家竺可楨所說:“完整的、系統的古代天象記錄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成就之一。”先民頻頻仰望天空,他們看到的當然不只是日月星辰活動的軌跡,他們更從中悟到了人間社會的道理。
2 取法于天,中國人形成了居中為尊對稱為美的觀念
夜幕降臨,北半球的人抬頭看星空,有一顆明亮的星似乎永遠在那里,這就是北極星。古人認為北極星是天空的中心,北極星附近七顆明亮的星,連起來如同人間盛酒的斗,這便是北斗七星,北極星牽動著北斗七星繞其旋轉,而北斗七星第五、六、七顆星組成的斗柄又牽動整個星空圍繞北極星旋轉。
北極星又叫北辰,古人有許多關于北辰的描述,如孔子在《論語》中所說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眾星拱辰”一語即從此而來。盡管夜空中繁星閃爍,但古人觀測到的天在空間上是秩序井然的,古人還認為人應“取法于天”,按照天的秩序塑造人間社會的秩序。
既然天有天中,地也應有地中。古人曾發明圭表這種天文儀器來測地中,《周禮》說“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圭表是由圭和表兩部分構成的,“表是一根垂直豎立在地上的桿子,圭是平放在地上的起標尺作用的部件,放在表的正北方。從圭上的刻度讀出表影的長度。表也可不與圭結合而單獨使用測量方位,而與圭組合起來的圭表則用來測量正午日影。”
在陶寺遺址中,考古學家就發現了圭表,而古代最著名的一次使用圭表測地中的行為,可以在河南登封觀星臺找到遺跡。觀星臺內有一座“周公測景臺”,這是唐朝人興建的一座紀念性建筑。發源于西岐的周人在滅亡了商朝后,領土擴大,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有必要在此新創一座都城,周武王就曾表示要“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可惜天不假年,周武王沒有實現這一夢想,其子周成王即位后,周公輔政,周公測得地中,主持營造了洛邑。1963年,陜西寶雞出土“何尊”,這尊精美的青銅器上的銘文,是洛邑營建成功后,周成王對貴族何的訓誡之辭,其中提到的“宅茲中國”是目前所見中國一詞的最早來源。
周公測地中建洛邑,是古人“建中立極”觀念的鮮明體現。直至今日,中國人仍講求居中為尊、居中為美。傳統四合院中,長輩居住在坐北朝南的正房,小輩住東西廂房,早在《禮記》中即有言“為人子者,居不主奧,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因為要將居中的位置讓給尊者,體現出嚴整的秩序與尊長的美德。許多中國古代都城都有一條中軸線,將最重要的建筑布置在中軸線上,整座城市以中軸線對稱。北京從永定門到鐘樓長近8公里的中軸線,是古代城市規劃的典范之作,梁思成說“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前后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的分配都是以這條中軸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伸,一貫到底的規模。”
古人將環繞著北極星和比較靠近頭頂天空的星象,分成紫微、太微、天市三區,而紫微垣居于北天之中央,中軸線穿過的紫禁城,其名正得自紫微垣。
3 天人合一,中國人追求人與萬物的和諧共生
在中國古代的知識體系中,經學居于核心地位,《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此書包含了古人對宇宙的深刻見解?!吨芤住妨呢缘那皟韶允乔院屠へ?,乾卦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的精神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古人觀天,日月星辰的運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剛健沉穩,永不停息,正啟示君子要有自強不息、拼搏不止的精神;古人察地,萬物由此而出,由此而得到茁壯成長的機會,正啟示君子要有厚德載物、包容寬大的精神。
乾為陽,象征天;坤為陰,象征地。《周易》首揭乾坤二卦的大義,表明古人認為陰陽化生萬物。萬物之中最可貴的是人?!吨芤住穼⑻?、地、人貫通起來,將天道與人道貫通起來,盡管《周易》并沒有出現“天人合一”四字,但實已表現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哲學家湯一介曾論述中西哲學的不同,西方哲學“把精神界和物質界看成是各自獨立的,是互不相干的”,“中國哲學及其思維模式與之有著根本的不同,中國哲學(特別是儒家思想)認為研究‘天’(天道)不能不牽涉‘人’(人道);研究‘人’也不能不牽涉‘天’。這就是中國哲學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與天地萬物的和諧,“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在中國文化的脈絡中,自然與人本就是一家人,怎能將自然當成敵人,當成征服的對象。《國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夏天,魯宣公到泗水深處鋪網捕魚,魯國大夫里革見狀,一把割斷了漁網,不待魯宣公的質問,里革就先講出了一番道理:“我聽說從前鳥獸孕育、水蟲成長的時節,管理獲取鳥獸的官員就會要求禁止使用獸網和鳥網,只允許獲取一些魚做成魚干,這樣做是為了促進鳥獸繁衍;而鳥獸成長、水蟲孕育的時節,管理獲取水蟲的官員就會要求禁止使用漁網,只設陷阱捕捉鳥獸以充當宗廟祭祀的祭品。如今是夏季,正是魚兒孕育的時節,這就是我割斷您的漁網的原因。”魯宣公聽后欣然點頭,并將里革割斷的漁網保存下來,這樣他就能永遠記得里革的話了,而另一位官員則建議,與其將漁網收藏起來,不如將里革留在身邊,使他常能建言獻策。里革所言表明古人認為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相生相養,面對自然的饋贈當取之有度、用之有節。
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一種自然之趣。一般而言,世界古典園林可分成西歐、西亞、東方三大體系,東方園林體系以中國為典范,與歐美園林人為做出的整飭模樣相比,中國園林師法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在方寸之間搬入山水盛景,又在山水之中安頓人的身心。
中國人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更浪漫者則有李白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的好友孟浩然也喜歡登山,他與友人登臨峴山,寫下一首《與諸子登峴山》,前四句氣勢撼人、富有哲思:“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追本溯源,今人得見中華文明傳承千年的勝跡,知今望遠,今天的中國人以更加堅定的文化自信傳承與創新中華文明,巍然立于天地之間。(作者: 羅慕赫)
- 2023-05-12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要負責人就《中央巡視工作規劃(2023-2027年)》答記者問
- 2023-05-12廣安觀潮 | 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找準職責定位
- 2023-05-10深度關注 | 嚴查利用“代理人”貪腐
- 2023-05-10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營業如何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