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圖:新昌縣南明街道的班竹村,保留著古時從新昌越過天姥山進入天臺的古驛路。這里曾留下徐霞客、袁枚、郁達夫等人的足跡。在班竹村每家門口都能看見一個竹牌,上面均題了一個字,并配以一首唐詩。資料圖片
作為中華民族珍貴文化遺產(chǎn)之一的唐詩,雄壯渾厚、追求風骨、意境深遠,具有深厚的美學韻味。品味唐詩之美,就是要感受它渾然天成的意境,探尋它所蘊含的民族審美理想以及那深刻雋永的精神之光。
包括唐詩在內(nèi)的詩歌教會了中國人一種生活觀念,并深切地滲入社會,給予我們一種悲天憫人的意識,使我們對大自然寄予無限的深情,并用一種藝術(shù)的眼光來看待人生。
經(jīng)典古詩文中,有我們這個民族千百年來生生不已的文化心靈
為什么要重溫這些經(jīng)典古詩文?說到底,這些古詩文中,有我們這個民族千百年來生生不已的文化心靈。那么,什么是“生生不已的文化心靈”呢?
屈原的學生宋玉,有一首著名的詩篇叫《九辯》,詩一開頭就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一千多年以后,杜甫表達過這首詩帶給他的那種心靈的感動,他說:“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詠懷古跡五首•其二》)雖然身處不同的時代,遙隔千年的時光,但中國文化史上這兩顆偉大而善感的心靈,卻在蒼茫的歷史時空中連接了、相遇了。而一千三百多年后,當我們捧讀老杜的詩集,“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同樣也感慨于他那顆悲憫天下蒼生的偉大心靈,又怎能不為他“悵望千秋一灑淚”呢!借用周汝昌先生的一句話來說,那真是“三心映鑒,真情斯見,雖隔千秋,欣如晤面”。中華文化就是這樣代代相傳、綿延不絕——而這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這顆生生不已、永不斷絕的文化心靈。
《花間集》里有一句詞特別感人:“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夐《訴衷情》)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只要愿意用心去閱讀古詩文、去閱讀經(jīng)典,一定能從中感受到中華民族那顆慈愛而深情的心靈的跳動,而那一刻,你也終于感受到,真像一個多年遠離家鄉(xiāng)的孩子,終于又回到媽媽溫暖的懷抱中,是那樣的幸福和安寧。我們中國人是在詩歌里尋找到了生命的安頓。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課本里就有不少古詩文——這就是“經(jīng)典”。可以說,我們與傳統(tǒng)文化聯(lián)系的途徑之一,就是這些“經(jīng)典古詩文”!作為中國人,不管你的性別、職業(yè)、年齡,不管你身在何方,只要曾經(jīng)接受過我們國家的義務(wù)教育,都一定讀過這些課本里的古詩文,都一定知道李白、杜甫,都一定背誦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都一定在這些古詩文里感受過我們古人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也一定感受過中華語言文字的精致和優(yōu)美。
也許對有的人來說,因為離開學校多年了,對這些古詩文,已記不清了,但只要在每一個暮春時節(jié),當你看到風雨之后滿地的落花時,還能想起孟浩然的那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當你身處異鄉(xiāng),思念親人,突然看到天上的月亮,腦子里便冒出李白的那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你的精神深處依然源源不斷地流淌著我們中華文化幾千年的血脈!
比如韋應(yīng)物的《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一般都認為這首詩只不過寫景色的清麗幽靜、詩人心境的恬淡自適。可是,如果你知道韋應(yīng)物的生平及其為人后,又不一樣。他曾寫過“邑有流亡愧俸錢”(《寄李儋元錫》),作為一個有良知、有理想的官吏,在“安史之亂”之后的中唐政壇,他所處的時代和環(huán)境,確如詩中所言“春潮帶雨晚來急”,但詩人并沒有與世俯仰、隨波逐流,而是堅定地說出了“野渡無人舟自橫”!這里的“野渡無人”,有郊野的幽靜,更有詩人獨立蒼茫,感嘆同道者少、知音難覓,充滿一種無可奈何的孤立與傷感。但即便如此,詩人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舟自橫”。這讓人一下子想起了那個“蘇世獨立,橫而不流”(《九章•橘頌》)的屈原,雖然所處時代不同、境況各異,但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他們身上所流淌的血液在文化上是一脈相承的。
學習古典詩歌,就是要去承傳古代偉大詩人高貴的民族人文精神與高雅的藝術(shù)審美情趣
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旨趣就是走向高貴與高雅。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取向,無疑應(yīng)該是否定低級而弘揚高級,否定丑惡而頌揚美好,否定卑劣而禮贊高尚,否定庸俗而倡導高雅。然而,這種高貴與高雅的人格精神又該如何去培養(yǎng)與完善呢?《論語•泰伯》中,孔子就曾經(jīng)描述過一種完整人格的培養(yǎng)所需經(jīng)歷的三個階段: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而在詩、禮、樂這三者之中,詩的學習與教育又是最為基本的,所以在《禮記•經(jīng)解》中,孔子又曾說過這樣的話:“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論走到哪一個國家,只要看一看老百姓的精神狀態(tài),便可以知道這個國家施行過什么教化。如果人們的言辭溫和,行為忠厚,那就說明他們曾經(jīng)接受過《詩》的教化。這也就是說,詩的教化,能陶冶、凈化人的氣質(zhì),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從而使人格臻于完善。
林語堂曾在《吾國吾民》這本書中專門談及詩歌和國人之間的關(guān)系:詩歌教會了中國人一種生活觀念,通過諺語和詩卷深切地滲入社會,給予他們一種悲天憫人的意識,使他們對大自然寄予無限的深情,并用一種藝術(shù)的眼光來看待人生。詩歌通過對大自然的感情,醫(yī)治人們心靈的創(chuàng)痛;詩歌通過享受簡樸生活的教育,為中華文明保持了圣潔的理想。它時而訴諸浪漫主義,使人們超然于這個辛勤勞作和單調(diào)無聊的世界之上,獲得一種感情的升華,時而又訴諸人們悲傷、屈從、克制等感情,通過悲愁的藝術(shù)反照來凈化人們的心靈……
持有類似觀點的學者還有很多,當代著名學者葉嘉瑩先生也曾說“詩歌可以使人的心靈不死”。總而言之,詩歌是一種情感的、審美的藝術(shù),它源于我們的心靈,又反過來滋潤著我們的心靈。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習詩歌,就是為了培養(yǎng)溫柔敦厚的心靈。這種心靈,它充盈向上、樂觀包容,溢滿著一種愛的力量。
以唐詩為例,其中彌漫著一種剛健有為、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唐代無論詩歌還是其他各種藝術(shù)形態(tài)都獲得了充分發(fā)展。中華民族的整個生命力的健康旺盛,發(fā)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正是由于這些歷史條件和社會實踐,孕育了唐代特有的剛健有為、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隨便翻開唐代的詩卷,諸如“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為言地盡天還盡,行到安西更向西”“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等等,撲面而來。
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面有長江、黃河,有高山、廣漠,有太陽、明月,有樂觀自信,有壯志豪情,有一種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我們不得不感嘆,唐詩的世界真的大得很,力量充沛得很,精神豪邁得很,生命強健得很。
唐詩把我國古典詩歌的音節(jié)和諧、文字精練、情韻深長的藝術(shù)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唐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發(fā)展的全盛時期和黃金時代。名家流派異彩紛呈,真正如繁星點點,照徹了中國古典詩壇的萬古夜空。從自然現(xiàn)象、政治動態(tài)、勞動生活、社會風習直至個人的內(nèi)心感受,一切都逃不了詩人敏銳的目光和善感的心靈,成為他們創(chuàng)作的動力和源泉。唐詩把我國古典詩歌的音節(jié)和諧、文字精練、情韻深長的藝術(shù)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中國古典詩歌找到了一個最典型的表達形式,即便到今天,它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唐詩具有豐富的審美特質(zhì),給人以美的熏陶和感染。我們讀唐詩,尤其是唐代的格律詩,詩歌形式上的整齊劃一與形象可感的建筑美給人的感受非常直觀而強烈。唐詩的美更深刻地表現(xiàn)在它“善于通過具體意象的描述和組合,把本來是按照時間順序流逝的時間藝術(shù),轉(zhuǎn)化為具有空間的立體感”。比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都是化動為靜,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壯觀,轉(zhuǎn)化為像建筑一樣巍然屹立的立體形象。又比如司空曙的“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各自獨立的幾個意象簡簡單單地組合在一起,表面上看去似乎毫不相關(guān),卻又都是靜中藏動,實中含虛,一氣讀來,竟像電影之蒙太奇,自然而然生出許多流動而深永的情思。不管是前者還是后者,它們都化時間為空間,而在空間中又流動著更深沉的時間。
唐詩還具有一種心物交感的意境美。中國古代的詩歌美學思想,一向強調(diào)心物之間的興發(fā)感應(yīng)。在唐代以前,文學作品中的心物感應(yīng)還只是一種簡單的物我對應(yīng),比如《詩經(jīng)》中的“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與接下來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間,它只是一種簡單的借物比興,二者之間尚沒有形成交互滲透的內(nèi)在融契。經(jīng)過魏晉南北朝直至唐代,人們在詩歌中逐漸克服了物與我、客觀與主觀的矛盾,進一步達到了情景相生、情景交融的地步,因而取得了詩歌藝術(shù)上的更高成就,創(chuàng)造了中國詩歌最高的意境美。比如陸龜蒙的《白蓮》:“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在寫作中,灌注了一股濃郁的感情,并使這感情消融在景色之中,因此我們所看到的雖然全是景,但感受到的卻處處是情。明代鎦績在其所著的《霏雪錄》中說:“唐人詠物詩,于景意事情外,別有一種思致,必心領(lǐng)神會始得,此后人所不及也。如陸魯望《白蓮》云云,妙處不在言句上。”也就是說,唐人寫詩,除了寫景寫事外,還流露著某種思致,沁透某種感情。由于有了這種思致和感情,原來的景與物,就披上了一種感蕩心靈的東西,使人讀著,不僅實獲我心,而且意味無窮。景由外境變成了內(nèi)心的境,變成了詩人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形象和藝術(shù)世界,這就是意境。
我們可以堅定而自豪地說,唐詩讓我們在一種空間的建構(gòu)中醞釀情感、感悟人生;它隨著詩人的情感節(jié)奏而起伏變化;它有一種心物交感的意境美,彌漫著剛健有為、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
(朱子輝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 2023-07-21讓無疆大愛在隴原上空恒久激蕩——“三抓三促”行動助力愛心甘肅建設(shè)走深走實
- 2023-07-21年中看進展 | 天水:以案為鑒敲警鐘 多管齊下筑防線
- 2023-07-21證據(jù)收集與調(diào)查措施的運用
- 2023-07-21因正直屢遭誣告陷害的皇甫無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