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廉政頻道 >> 廉政要聞

    用考古成果講好中華文明故事

    2023-09-18 10:29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W020230918244858000386.jpeg

      9月15日,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的中國考古博物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圖為當日拍攝的中國考古博物館正門外的標識。

    W020230918245334973800.jpeg

      圖為中國考古博物館開放首日迎來眾多參觀者。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文化之脊,連通古今,北京中軸線北延長線上再添文化新地標。

      9月15日,中國考古博物館正式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作為中國歷史研究院下設的國家級專業考古博物館,中國考古博物館常設展廳7000多平方米,展品6000余件,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貴古籍文獻為依托,致力于展示與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和中華文化輝煌燦爛的中國故事,打造北京城市中軸線上的歷史文化客廳和展示中華文明的國家窗口。

      這座博物館有何獨特之處?里面有何“鎮館之寶”?考古文物如何講述文明故事?記者日前進行了探訪。

      展品來自田野考古一線,倉儲式陳列體現考古學科特色

      中國歷史研究院建筑外形似鼎如尊,碩大的篆書“史”字高懸于外墻。拾級而上,推開鐫刻著青綠山水畫《千里江山圖》的厚重大門,一條金色的“歷史大道”鋪展向前,以時間軸的形式展示了我國歷史發展的重要節點和重大事件。大道兩側,兩輛出土自河南安陽殷墟遺址的殷商時期馬車整體展出,讓參觀者如同置身于考古出土現場一般。

      2019年1月,中國歷史研究院在北京掛牌成立。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的賀信中強調,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隨后,中國歷史研究院籌備建設中國考古博物館,2019年3月啟動展陳大綱策劃,7月開始展廳裝修改造建設,12月完成建設與布展工作。12月下旬,中國考古博物館開始內部試運轉與修改完善。

      “這是一座考古專業博物館,展品來自田野考古一線,主要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人員親手發掘出土,展覽內容與考古學緊密結合,對考古知識、方法、過程以及文物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有更加深入的闡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告訴記者。

      中國考古博物館的基本陳列以“歷史中國、鼎鑄文明”為主題,分為“文明起源”“宅茲中國”“大國一統”“和融萬方”“民族覺醒”五大專題,重點展示從舊石器時代到近代不同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狀況。

      在現場,記者注意到文物大多不是獨立展示,同一時期遺址或主題下,展柜展架密集式陳列與獨立柜的多角度展示相得益彰。這是中國考古博物館的展陳特色之一——倉儲式陳列。

      “倉儲式陳列是考古博物館的學科特色表達。”中國考古博物館館長鞏文介紹,考古學著重于研究遺跡和遺物的系列和類型,這就要求考古博物館的陳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為追求,而是以考古學文化、重要的考古學遺址來組織陳列展示。精品文物與成組器物有機融合,線圖描繪與圖版說明輔助鋪陳,使參觀者不僅可以細賞珍品之美,還能了解到文物所處時代的社會背景和歷史脈絡。

      數字技術讓文物“活起來”,打造全方位沉浸式文化體驗

      走進“文明起源”展區,巖石洞窟的環境布置帶觀眾“穿越”到了史前時代。這里重點展示了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中國文明發展的歷程。

      中國是世界上陶器起源最早的國家。展廳里,一件距今大約4800年、出土于安徽蒙城新石器時代尉遲寺遺址的大口陶尊被置于入口處的顯眼位置。據講解人員介紹,它的特別之處在于上面有刻畫符號,分別是“日”“月”“山”的形態,史學界認為這和漢字起源有一定關聯。

      數字技術讓文物“活起來”。“我們對大口陶尊進行3D掃描,然后整體做了動畫展示。”鞏文說,觀眾可以在大口陶尊前,通過觸摸屏幕與展示物品進行互動,了解陶罐上文字的雛形。

      沉浸式體驗是中國考古博物館展陳的另一特色。在石器時代的陳列中穿插模擬打制石器互動視頻;甲骨陳列附近可以試著模仿商人占卜卜問吉兇;從絲綢之路重鎮洛陽定鼎門(車轍駱駝腳印模擬場景)外走過,隨著駝隊遠行……中國考古博物館團隊通過視頻呈現、多媒體互動、場景模擬、OLED透明顯示屏、裸眼3D等手段,給觀眾營造視覺、聽覺、觸覺等全方位的文化體驗。

      農業發展對推動文明起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農業起源展區,水稻和谷子的模擬實景讓人如同身處豐收的田地。透過斜置的放大鏡,記者看到了一管管黑色的小顆粒。這些就是來自上萬年前的炭化大豆、炭化小麥、炭化糜子、炭化大米等。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起源無疑是中國考古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雖然這些黑色的炭化種子看上去并不精美,但是為我們探尋農業文明起源提供了一段珍貴的密碼。

      中國與西亞和中美洲地區是世界三大主要農業起源地。記者在參觀時了解到,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稻谷遺存,是出土于江西萬年仙人洞、吊桶環遺址的稻谷植硅石,年代大約在距今1萬2千年。浙江浦江上山遺址出土了距今1萬年前后的炭化稻米遺存。谷子和糜子的栽培發生在距今1萬年前后,出土于新石器時代中期遺址中,如遼西地區興隆溝遺址等。

      以嚴謹的學術研究為依據,傳遞最新的研究成果

      王巍從事考古工作已有40余年,在他看來,中國考古博物館建立的重要意義之一,是讓長期沉寂于庫房里的古老文物與民眾見面,“講述”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輝煌成就。

      在“宅茲中國”展區,伴隨著悅耳的銅鈴聲,記者見到了被譽為“超級國寶”的展品:出土于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

      這件大型綠松石龍形器全長約70厘米,由2000多片形狀各異的細小綠松石片組合而成。龍身有銅鈴,內有玉石鈴舌,龍身曲伏有致,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體量之大,在中國早期龍形象文物中是十分罕見的。

      中國是龍的國度,龍甚至被提升到中華民族圖騰的高度。龍形象文物源遠流長,至遲出現于距今6000多年前,但最初的龍形象異彩紛呈、五花八門。與中國古代文明一樣,龍形象也經歷了一個從“多元”走向“一體”的進程。據王巍介紹,在夏代后期時,龍的形象基本定型,商周王朝的龍形象都是在夏代開創基礎上的延續演化。

      碧龍耀世并非偶然,一個大型遺址的發掘往往需要幾代考古人日復一日的付出與堅守。二里頭遺址距今3800年,是一座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的超大型都邑。1959年,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率隊在河南西部進行考古調查時發現二里頭遺址,自此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2002年,在二里頭考古隊第三任隊長許宏的帶領下,考古隊員在二里頭都邑初始興盛期的宮殿區的一處高等級貴族墓葬中發現了這件“超級國寶”。

      中國考古博物館展覽以嚴謹的學術研究為依據,傳遞最新的研究成果。農業起源、文明起源、夏商周斷代工程、甲骨文、中國古代青銅器、中國古代都城、中國歷史地理、中國古代治國理政思想與體系等,都是幾代學者的學術研究積累。同時,專家學者近年來在絲綢之路、南島語族、海疆問題等領域的學術前沿探索,也在展覽中得以體現。展覽還充分吸收了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并對這兩項重大科研項目在展線上予以介紹,向觀眾推介史學研究的最新成就。

      自1921年仰韶文化發現以來,中國現代考古學已走過百年歷程。100多年來,幾代考古人篳路藍縷、不懈努力,取得了豐厚成果。記者看到,展廳陳列中穿插展示10余位學術大師的介紹,如中國第一位接受考古學正規訓練、著名“后崗三疊層”的發現者、考古學家梁思永,中國第一位埃及學博士、新中國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導者和組織者、考古學家夏鼐等,致敬他們的學術貢獻與成就。

      探源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從中華文化基因中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

      從新石器時代陶寺遺址出土的彩繪龍紋陶盤,到商代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綠松石象牙杯;從新疆北庭高昌回鶻佛寺遺址出土的絲路佛跡,到平潭碗礁一號清代沉船等水下考古發現的海上絲綢之路遺珍……透過一件件文物,人們溯源歷史、尋脈中華;中華文脈的賡續綿延,在中國考古博物館的陳列中得以展現。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察時強調:“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離不開考古學。”

      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綿延不斷并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2002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啟動,這是一項以考古調查發掘獲取相關資料為主要手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采取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重大科研項目。

      文明起源研究是人類歷史研究中極為重要的課題。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王巍認為,做好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闡釋,是中國考古工作者的使命責任;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做了20多年,最大的成果就是通過考古實證了中華五千年文明。

      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凝練闡釋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在中國考古博物館的展陳中,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也得到了生動體現:展品涵蓋從遠古到近代的各個時段,充分展示了中華文明的連續性;陶瓷、瓷器等的繁復工藝是中華文明創新性的縮影;在“大國一統”展區,歷代疆域變化、中國古代都城一脈相承的規劃布局等展現了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華文明的包容性與和平性更多地體現在“和融萬方”展區,與絲綢之路相關的文物以及場景模擬,共繪一幅文化多元交匯、文明包容共存的博大畫卷。

      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讓文物“活起來”,讓歷史說話,不斷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讓中華兒女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從積淀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基因中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記者 柴雅欣)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秋霞鲁丝片Av无码少妇| 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 91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在线|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www无码乱伦|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暖暖免费中文在线日本| 亚洲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国产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