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紀委監委持續開展打擊誣告陷害、失實檢舉控告澄清正名工作宣傳活動,引導干部群眾規范有序檢舉控告,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圖為該縣紀檢監察干部向干部群眾宣傳澄清正名工作。周亞茂 攝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紀委監委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在加大懲治震懾力度的同時,通過開展“暖心回訪、激勵有為”專項活動,幫助受處理處分黨員干部卸下思想包袱。圖為該縣紀委監委干部對受處分干部進行談話。唐媛 攝
本期嘉賓
吳 燕 浙江省金華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孫 博 云南省曲靖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陳 冰 江西省上饒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加強對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深化運用“四種形態”,落實“三個區分開來”,以嚴管厚愛結合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實踐中,如何進一步健全機制,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我們采訪了三位地方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
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結合起來,讓干部在廉潔上管得住手腳,在事業上放得開手腳
記者:營商環境,關鍵在人。請結合實踐談談如何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相統一”的要求,貫徹落實到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全過程,持續激勵黨員干部為發展開路、擔當作為?
吳燕:浙江金華民營經濟發達,我們聚焦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干部擔當作為,以營商環境新提升賦能民營經濟新飛躍。實踐中,我們以國家創新型城市提能升級、新時代機關效能革命、重大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投產等選題為切口,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和重點崗位干部開展專項監督,堅持從嚴管理監督和激勵擔當作為相統一,通過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更好地把督促廉政和推動勤政緊密結合起來。精準穩慎做好激勵鼓勁工作,貫通容錯糾錯、查處誣告陷害、澄清正名、回訪幫扶等具體環節,會同組織、發改、經信、科技、商務等部門,開展“容錯澄清激勵擔當、護航經濟穩進提質”專項行動,全面起底2022年以來辦結的失實檢舉控告,市縣同步推進、部門協作聯動,精準打擊誣告陷害行為。審慎穩妥開展澄清正名工作,探索構建受處理干部“四回訪”機制,因人施策開展回訪教育,激勵“跌倒干部”重振信心、重拾干勁,讓干部在廉潔上管得住手腳,在事業上放得開手腳,在新征程上勇挑重擔、勇建新功。
孫博:曲靖是云南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將2023年定位為“監督落實年”,堅持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兩手抓”“兩手硬”,既用監督加壓,又用信任加力,不斷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內生動力。一方面,聚焦政策落實不到位、吃拿卡要、以權謀私及政商關系“不親”“不清”等問題,深入開展“政策落實清障”“涉企服務清梗”“行政審批清阻”“監管執法清污”“政商關系清風”等專項監督,為優化營商環境清障護航。出臺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建立“碼上舉報”“碼上監督”機制,開通“親清熱線”,建立“親清驛站”,專門接收營商環境投訴舉報。開展營商環境正風肅紀雷霆行動,嚴懲損害營商環境問題。2022年以來,全市共受理營商環境問題線索346件,處理185人。同時,督促案發單位舉一反三、建章立制,做實做好查辦案件通篇文章。另一方面,精準運用“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出臺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及失實檢舉控告澄清正名工作辦法,規范澄清正名工作,切實為擔當者擔當,為實干者撐腰。
陳冰:江西上饒咬定“建設制造強市、打造區域中心”的目標定位,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我們把監督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在持續加大營商環境領域監督執紀執法力度的同時,深入推進精準規范問責、容錯糾錯、澄清正名、回訪受處分干部等工作。堅持問題導向,把治理“吃拿卡要”,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以及政策落實不力、政務服務效率不高等問題作為優化發展環境、保護支持經營主體發展的主攻方向。成立監督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領導小組,設立工作專班,建立健全常態化調研督導、問題線索移交督辦等制度機制。專班從推動下放行政審批事項、解決企業反映強烈的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系統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突出實干導向,建立領導干部首問責任制,對歷史遺留問題和企業群眾辦事難的問題,做到領導干部一線協調,掛牌督戰,一抓到底。推行容缺受理服務機制,除特殊行業、重點領域外,鼓勵領導干部主動報備后,靠前解決企業群眾辦事難的問題。對推行容缺受理服務機制和主動報備為企業和群眾解決問題的,實行容錯糾錯。涉及其他問題的,按照“三個區分開來”要求,精準審慎實施談話函詢和問責。推動落實及時獎勵制度,對在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中主動為企業群眾排憂解難的集體及個人,及時進行獎勵,激活全市干部比學趕超、創先爭優“一池春水”。
落實落細“三個區分開來”,打準問責的板子,量準容錯的尺子,抓準糾錯的方子
記者: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內生動力,需要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實踐中,如何落實落細這一要求?
吳燕:今年以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持續深化容錯糾錯工作,出臺容錯糾錯正面清單,構建包含114項正反情形的“容錯事項庫”,制定受理容錯規范程序“六步走”,建立聯席裁定機制,從明確標準、規范程序、深化應用等方面做實工作,推動容錯由“事后認定”向“事前支持”延伸。比如,在核查永康市某園區低效用地“騰籠換鳥”項目時,充分考慮各方面復雜因素,對改革創新效果達不到預期等情況進行了事前容錯備案,消除了項目推進的后顧之憂。今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已實施容錯糾錯12起31人次,有力激發了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熱情。在此基礎上,打好澄清正名、打擊誣告陷害、開展回訪教育組合拳,今年以來,我們已查處誣告陷害行為10起16人,為212名受到不實舉報的黨員干部澄清正名,開展回訪教育2282人次。
孫博:我們在全市開展誣告陷害專項整治,全面起底黨的十九大以來查證失實的檢舉控告,按照市縣聯動、分別實施、同步開展的思路,定期開展失實檢舉控告“清倉起底”,每月開展1次市縣聯動澄清正名,靈活運用書面、當面、會議、通報澄清等方式,共為受到不實舉報的35個黨組織、304名黨員干部澄清正名。實行“一信雙查”,與公安、司法、審計、信訪等部門加強信息共享、線索互移、聯合懲戒,在核實檢舉舉報問題線索時,同步嚴查誣告陷害行為。做好澄清正名“后半篇文章”,對受到失實舉報的黨員干部進行暖心回訪,跟進了解其工作表現、思想認識、履職情況和工作實績,并向其所在單位黨組織進行通報,在干部考核考察、選拔任用、評先評優等工作中維護其權益。同時,印發容錯糾錯實施細則,從申請主體、容錯情形、認定程序、承辦部門等方面,對容什么、怎么容、容后怎么辦等問題明確程序步驟,細化方法舉措,持續推動容錯糾錯工作規范化。
陳冰:我們著力推進澄清正名規范化,聯合市委組織部制定下發為受到不實舉報對象澄清正名的操作辦法和配套工作流程圖,對澄清正名工作的適用范圍、界定條件、操作主體、辦理程序等進行了明確,對澄清正名工作使用的文書格式進行了統一規范,讓澄清正名工作有章可依、有據可循。著力找準需要澄清問題,監督檢查室在處置信訪舉報時,對經核查不屬實的,結合日常監督掌握的被舉報黨員干部負面清單、政治畫像和其所在地政治生態情況,以及其履職范圍內有關重點工作情況,對舉報目的動機、反映問題的真實性、違紀違法問題類型、是否需要澄清正名等進行研判,準確提出處置意見。突出澄清正名時效,把在一線工作、平時表現好、組織群眾評價高的“三類人”作為及時澄清正名的重點,避免影響干部工作。提升澄清正名說服力,對惡意舉報、利用紀檢監察機關公權力謀求個人不正當利益,甚至借信訪舉報之名行誣告陷害之實的進行嚴厲打擊,增強黨員干部對組織的信任。深化澄清正名成效,堅持一手抓實名舉報辦理結果反饋,聽取舉報人的意見,做好舉報人的思想工作;一手抓受到不實舉報黨員干部的心理疏導,幫助其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
探索形成相互支撐、貫通協調的制度體系,堅決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
記者:對干部負責、為干部擔當,是讓干部甩開膀子干事創業的有力支撐。下一步,如何進一步健全完善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工作機制?
吳燕:我們將持續優化容錯糾錯制度規范,把容錯糾錯工作與黨內問責條例、干部能上能下機制、干部考核評價機制等有機結合,對容錯糾錯中如何精準區分故意和過失、因私和因公、違規和試錯等情形形成制度指導,增強容錯糾錯的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探索誣告陷害行為高效查處機制,聯合公安機關開辟案件查辦“綠色通道”。完善常態化澄清正名工作制度,結合問題性質、影響范圍、核查情況及本人意愿等,由承辦部門按照“一案一策”制定澄清工作方案。加強教育幫扶工作力度,強化黨內關懷,通過教育提醒、關愛回訪,對干部廉政檔案進行數字化留痕管理,“一人一檔”畫好立體畫像,實時跟蹤教育效果,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孫博:在問責工作中,我們將繼續聚焦重點工作,對不擔當、不作為以及“庸懶散、推拖繞、怠亂飄”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嚴肅追責問責。強化分析研判、厘清責任邊界、分清重點主次,精準規范審慎問責,防止泛化簡單化。此外,常態化開展澄清正名工作,邀請清風評論員、清風文化使者、清廉文明志愿者、廉情觀察員、陽光監督員等全程參與,同步開展紀法宣傳,引導干部、群眾依規依紀依法有序信訪舉報。聯合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等出臺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協作辦法,進一步明確認定標準、職責分工、程序要求等,旗幟鮮明對誣告陷害者“亮劍”。加大容錯糾錯力度,開展問責工作復盤,及時糾正問責不精準、處理不平衡等問題。進一步細化容錯糾錯情形清單,力求容得合情理、糾得合規矩。做實做細受處理處分人員暖心回訪工作,引導受處理處分人員知錯改錯,從有錯向有為轉變,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的發展環境。
陳冰:我們將堅持把容錯糾錯機制貫穿于監督執紀全過程、各方面,該容的要大膽容錯,不該容錯的堅決不容,及時為敢于擔當作為者提供制度性保障。堅持“一人一策”量身定制個性化回訪方案,在全市開展受處理處分人員回訪教育專項活動,強化對受處分人員的監督教育管理,激勵“跌倒干部”重振信心、重拾干勁。將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與開展澄清正名工作同步推進,采取書面澄清、當面澄清等方式,切實保護黨員干部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把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盯敷衍了事不作為、任性決策亂作為、推諉扯皮慢作為等問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對發現的相關問題嚴查快處、及時通報,推動黨員干部切實改進作風,勇于擔當作為,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本報記者 李張光)
- 2023-11-07學思踐悟再出發——全省紀檢監察宣傳業務培訓班側記
- 2023-11-07李希同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中央檢查委員會主任陳錦繡舉行會談
- 2023-11-07習近平會見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入選單位代表 蔡奇李希參加會見
- 2023-11-01深度關注 | 從嚴整治“微腐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