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杰接受本網記者采訪。
受訪者: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杰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黨委書記、院長彭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戴和根
新質生產力是當前社會熱點話題。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今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深刻闡明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現實意義、方法路徑和重要舉措,釋放出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鮮明信號。
新質生產力如何持續“上新”?本期“兩會面對面”,記者采訪了三位代表委員,請他們談談如何以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
記者:新質生產力“新”在哪?如何理解新質生產力與高質量發展的關系?
彭壽:新質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它的“新”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目標新,主要聚焦制造業發展,目標是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二是模式新,從更多依靠產業要素的外延式增長轉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而且創新的核心驅動地位將不斷加強;三是業態新,更加注重培育數字業態、低碳業態、服務業態,以先進制造業、先進服務業賦能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余淼杰: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手,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源泉來自創新,特別是基礎研究方面的創新,主要目標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關鍵在質優,以新促質、以新提質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高質量發展體現在供給、需求、流通和分配四個方面,供給是其中的“牛鼻子”。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是實現高質量供給的關鍵,而新質生產力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抓手,因此可以說,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核心所在。
戴和根:不形成新質生產力,就無法實現高質量發展。當前,一些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因素依然存在,比如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部分產業“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等。作為經濟組織,國有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擺脫原有賽道的路徑依賴,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記者: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創新如何發揮作用?為何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余淼杰:創新要從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兩個方面來理解:科技創新是從無到有、“從0到1”,技術進步則是深化應用、“從1到N”??萍紕撔履軌虼呱庐a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沒有“從0到1”,就無法實現“從1到N”,更無從形成新質生產力。我們應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戴和根:顛覆性技術能夠有效替代現有主流技術,進而推動現有技術體系的“變軌”躍遷。可以說,顛覆性技術創新的過程,也是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彰顯未來發展張力、贏得未來發展主動權的過程。
中國鐵建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建筑行業特點,不斷開展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研究,比如世界首臺千噸級架橋機“昆侖號”助力修建世界首條跨海高鐵,全球最大直徑盾構機主軸承讓大國重器有了“中國芯”等。這些原創技術設備的成功落地,為改變原有組織生產方式奠定了堅實基礎,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
彭壽: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具體指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具有創新活躍、技術密集、價值高端、前景廣闊等特點,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巨大空間。
我國玻璃領域經歷了從跟跑到并跑領跑的根本性轉變,根本原因在于堅持創新引領發展。一是以前沿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打造了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前瞻性開展空間玻璃等前沿材料技術攻關,為保障國家重大戰略安全提供基礎支撐。二是以產業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沿途下蛋”,實現超薄柔性玻璃、高世代液晶玻璃等原始創新成果產業化,保障了我國關鍵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三是以模式創新壯大新質生產力,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為發展主線,構建創新鏈、產業鏈、工程鏈“三鏈融合”發展模式,推動我國高端玻璃工程全球市場占有率超65%。
打通堵點卡點,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記者:如何以新質生產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彭壽:新質生產力帶來的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只有全面深化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才能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以新質生產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一要構建新型創新體系,加強應用基礎研究等,加速實現新材料、新技術的持續涌現和群體性突破;二要構建新型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增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和安全性;三要構建新型市場體系,探索建設新型要素市場、新型產品市場、新型服務市場等,建立符合新質生產力市場規律的新體系;四是構建新型管理體系,完善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各類政策,實現知識、技術、人才等關鍵要素的良性循環和高效配置等。
余淼杰:首先要繼續提高原始創新能力,提高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和基礎研究經費占比。2022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占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比重為6.57%,這一比率還應進一步提升。
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才能最終轉化為新質生產力?;A研究主要靠科研機構集體攻堅,應用型技術改進則靠企業百舸爭流。我們要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戴和根:以新質生產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重點在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我們將繼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廣攬全球優秀人才,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力量;賦能企業轉型升級,推動新材料、新產品、新裝備的技術研發和項目落地,開辟企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系統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積極開拓專利轉化的方式和途徑,落實收益分紅激勵政策,激發科研人員活力,打通“科學技術化、技術產品化、產品產業化”發展路徑。
記者:今年兩會,您關注哪些與新質生產力相關的話題?帶來了哪些建議或提案?
戴和根:我關注如何通過培育新質生產力,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今年兩會,我帶來了關于加快城市深部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我在提案中建議,要加快打造深部地下空間原創技術策源地,加大高端裝備和新型材料的研發力度,強化城市深部地下空間應用場景牽引,完善城市深部地下空間產業發展體系,實現地下空間產業集聚發展。
余淼杰:人才是第一資源,發展新質生產力歸根結底要靠創新人才。結合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東北高質量發展的背景,我提出了關于建立高端人才統一流動大市場的建議。我們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實施更開放的人才政策,促進人才流動,助力東北加快實現全面振興。
彭壽:今年我帶來了關于加速優勢基礎產業轉型賦能新質生產力的建議。當前,我國鋼鐵、建材等基礎產業在全球處于并跑領跑位置,是我國保持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地位的基本盤。持續推進我國制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加速實現新型工業化,必須加快優勢基礎產業轉型,以新質生產力構筑發展新優勢。對此,我提出加大重點基礎領域數字化轉型支持力度,加大基礎領域新材料、新技術戰略轉型與應用推廣,發布基礎領域優勢產品、技術和服務“走出去”指導目錄等建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
- 2024-03-05兩會觀察 | 闊步春風里
- 2024-03-05兩會敘事 | 團結奮斗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 2024-03-05訪談|把嚴要求硬約束貫穿紀律建設全過程
- 2024-02-26紀檢監察機關用好監檢銜接機制 提升職務犯罪案件辦理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