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國畫《虎踞龍盤今勝昔》。
黎冰鴻油畫《水電站發電了》。
“美在薈萃——全國美術館珍藏作品匯展”展覽現場。 張藝瑤 攝
春和景明,由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美在薈萃——全國美術館珍藏作品匯展”正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展覽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15家美術館的館藏珍品500余件。各地域流派、藝術門類匯聚一堂,共同敘述著春天的故事。
“一站式”打卡全國15家美術館
“平時基本一兩周來逛一次美術館,這個展不同于以往,來自全國各地的展品都匯聚到北京來,還都是名家名作,很期待。”一對中年夫婦興奮地告訴記者。
匯展為觀眾送上了一份春日文化大禮,以美術精品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匯展薈萃經典精品、云集名家大師,各地美術館立足地域特色,精選重要藝術群體代表作,展出彰顯地域底蘊與藝術氣韻的精品,共同構筑起百花齊放的藝術大觀園。
一層1號圓廳,在傅抱石中國畫《虎踞龍盤今勝昔》前,觀眾紛紛駐足。傅抱石是“新金陵畫派”的領軍人物,其筆墨豪放,氣勢磅礴,畫作構思精熟、意境深邃,具有強烈的地域和時代特色。這幅畫創作于1964年新中國成立十五周年之際,是傅抱石根據毛澤東同志《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虎踞龍盤今勝昔”詩句而創作的詩意畫作品。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毛澤東聞訊后,欣然寫下這首詩,描寫了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南京的雄偉壯闊、氣勢磅礴場面。在畫作中,畫家描繪的是南京城的壯麗景色,沐浴在朝暉之中的紫金山及其周圍景致,以浪漫的詩意呈現出來。近處,紫金山巍峨高聳,天文臺亦清晰可見;中景,江上輪渡往來,兩岸工廠林立,煙霧繚繞;遠處,紅霞爛漫,水天一色。新中國成立后的南京繁忙而祥和,墨色淋漓間,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景象躍然紙上。
珍品傳真意,典藏遇知音。一件件精選作品背后,蘊藏著動人的創作故事,觀眾與藝術家仿佛在這里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交流。
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展區內,黃賓虹《山水紀游冊》前,一位銀發阿姨仔細端詳。她告訴記者,自己是退休教師,喜歡看這種運用傳統方式呈現的安安靜靜的展。“看畫也是在看畫家的人生。很多畫家,他們的人生都是起起伏伏的。沒有一定的閱歷很難畫出有深度的作品。”黃賓虹早年激于時事,后潛心學術,深研畫史、畫理。他曾說:“古來畫者,多重人品學問,不汲汲于名利,進德修業,明其道不計其功。雖其生平身安淡泊,寂寂無聞,遁世不見知而不悔。”黃賓虹平生漫游祖國名山大川,耋年作“紀游冊”,借著這些畫稿,畫家似乎也成為畫里人物,得以臥游徜徉一番。
從浙江美術館帶來的“浙派水墨人物”,到湖北美術館呈現的館藏大漆藝術,再到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展出的民間藝術佳作,不同美術館展區可謂異彩紛呈、各美其美,讓我們飽覽各地美術特色的同時,更感受著藝術家們的情感溫度。
壯麗畫面展現大美中華萬千氣象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步入廣東美術館展廳,濃郁的嶺南風情撲面而來。掛滿枝頭的丹荔、金黃圓潤的柑橘、闊大繁茂的芭蕉葉、個頭碩大的南瓜,橙黃橘綠,好不熱鬧。在“食香衣果”的嶺南,瓜果題材的作品十分常見。新春之際,這里一派花團錦簇、綠意盎然,洋溢著無盡的生命氣息與綿綿的生活氣韻,傳遞著豐收的愉悅與耕耘的辛勤,成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愿景的縮影。
壺口觀瀑、西溪紀勝、羊城春曉、新疆風景……漫步觀展,一步一景,一時間,觀眾便行走在中華大地上。
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展廳帶來了“人民的風景——關山月的首都寫生與國畫革新”專題展,展出關山月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北京、長江等地寫生的作品。浩浩長江水,滾滾浪濤聲,見證了藝術家行走大地、為人民而作的時代凱歌。
1978年秋,關山月與黎雄才一道游歷青海、甘肅,重經河西走廊又訪敦煌,西出陽關,先溯流而上,再順流而下暢游長江三峽凡兩來回,沿途寫生。據此,關山月創作了一批表現江峽圖景的重要作品。其中經典當屬《江峽圖卷》。
《江峽圖卷》長達14.1米,濃縮了綿延6000多公里的長江圖景。巴水橫天,重崖之上,梯田泛起蒙蒙新綠;高峽深谷,蒸騰的霧靄中,船只與腳夫穿梭往來;斷崖高崗,陡峭的巖壁之巔,山野人家開始了繁忙的生活……桅桿高高揚起,鳥兒展翅高飛,真是一幅潮平岸闊的山河景象。
關山月筆下的長江,是真實的人間煙火,是萬里長江的生命脈動,更是他目睹的嶄新時代。
20世紀50年代以后,反映熱火朝天生活的藝術樣式漸漸成為主流,畫家們開始在傳統筆墨中融入新的風格。江蘇省美術館展廳展出了江蘇藝術群體“新金陵畫派”的作品。新金陵畫派是20世紀中國畫壇的重要畫派之一,畫家們倡導“思想變了,筆墨就不能不變”的藝術理念,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以新筆墨反映時代的巨大變化。
1960年9月,傅抱石率領“江蘇國畫工作團”長途寫生,相繼走訪了河南、陜西、四川、湖北、湖南、廣東六個省十幾個大中城市,途中瞻仰革命圣地,參觀建設工地,游覽風景名勝。錢松喦后來在《壯游萬里話丹青》中寫道:“從那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方面、革命圣地和革命遺址方面、歷史文物方面、壯麗山河方面,都上現場的真實課本,沒有一點不令人振奮……站在三門峽工地上,武漢長江大橋上,華山秦嶺峨眉上,覺得浩氣凌云,為做一個中國人而自豪。毛主席指示藝術要有民族風格中國氣派,我于此領會到我們祖國偉大,畫中表現中國氣派,應該是偉大的氣派。”
新金陵畫派創作出一批展現山河新貌、革命圣地的經典作品,拓寬了傳統山水畫的創作題材內容。《紅巖》《連云港》《峽江云》《運河新裝》……這些充滿詩意、飽含情懷、呈現在作品中的意象,洋溢著一位位銳意中國畫革新者的意氣與熱情。
昂揚奮進的精神力量一以貫之
一層1號圓廳正中央,陳列著一幅詹建俊的油畫《起家》。詹建俊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代油畫藝術家,《起家》是他的成名作。該畫作創作于1957年,取材于我國20世紀50年代開拓北大荒的歷史。畫面呈現的是暴風雨即將來臨時,墾荒隊員在雜草叢中安營扎帳的場景。
橫長的幅面上,一群墾荒青年迎著大風搭建帳篷。整個畫面中最為醒目的是被狂風吹得飛舞的白色帳篷,它在漫天的濃云中形成一道強有力的旋律,將整個場景包括畫面中的人物都帶動了起來。狂風中,青年們奮力拉扯著帆布,緊張的神情、忙碌的身影與風暴形成了鮮明對比,表現出墾荒隊員的堅強和勇敢。年輕的建設者們通過辛勤勞動開拓荒野,創造新的歷史,青春無悔的英雄主義情結和浪漫主義情懷,在這幅畫作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有的畫家則親身參與了革命,他們投入忠實的感情,以筆墨記錄歷史。正如我國當代油畫家侯一民所說,“每一件成功的作品都是血肉的寄托、內心的抒發,用自己的生命和情感來創作,這些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廳展出了一幅侯一民的油畫《地下工作者》,它展現的正是作者曾經作為地下黨員的親身經歷。
侯一民于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地下黨支部書記,參與組織了反南遷迎接北平解放等工作。油畫《地下工作者》描繪的是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昏暗燈火下,北平藝專青年地下工作者一邊收聽電臺消息一邊印刷傳單的緊張場景。畫面中幫忙運送傳單的女學生臉上的緊張神情和門口黑暗處放哨的身影,更是凸顯了形勢的緊張。畫面造型結實、下筆利落、色彩強烈、細節到位,是藝術家真情投入之作。
行至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展廳,一幅高3.12米、寬1.7米的中國畫《陸家嘴金融城》,則把觀眾帶入現代“海派”的藝術世界。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黨委書記、執行館長王一川表示,作為海派創新融合精神的承載地,上海的開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孕育著敢為人先的藝術創新精神。這些創作者或生于斯、或長于斯、或歸于斯,是海派初露鋒芒時的急先鋒。《陸家嘴金融城》以鮮明的線條描畫出都市的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現代化氣息,閃耀著改革開放、銳意進取的光彩。
從《廣州起義》到《群力》,從《十三陵雷雨》到《夯歌》,從《綠色長城》到《世界級生態島》……展品呈現出來的中國人民不畏艱難、持之以恒、昂揚奮進的精神力量一以貫之,并在新時代不斷發揚光大。(本報記者 張藝瑤 )
- 2024-03-07訪談|聚焦保障落實 堅持以更高站位深化政治監督
- 2024-03-07加快民營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
- 2024-03-07讓特色優勢產業更“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