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縣屏城鄉南灣村梯田風光。 沉洲 攝
返鄉之初,她與家鄉就有個約定,每年寫首歌送給家鄉,她創作的《屏山南》有這樣的歌詞:“一埂一田呀五谷香,燕兒雙雙送吉祥。好山好水呀好風光,夢里溫暖的故鄉……”
一
有一幅照片時常清晰地浮現腦海,一位臉龐清秀的女孩位于中心,背景是豐收時節的稻田。她懷抱一束稻禾,定格沉思,雙眸仿佛充滿著期盼……這是幾年前,我寫報告文學《鄉村造夢記》時,看“文創屏南”公眾號儲存的記憶。
近年來,“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響徹神州大地。旋即,閩東屏南縣開展了“我在屏南有畝田”活動。知情者告訴我,“我在屏南有畝田”這句話源自一位叫白曉洋的人。
白曉洋便是照片里的那位女孩。后來,我在屏南一家茶室見到了她。她回憶起當年情形:2020年,流轉南灣村200畝山壟田后,策劃“品宣”需要廣告語,“我在屏南有畝田”便誕生了。沒想到,一句話引發一股旋風,吹遍了山水田野。
我開始探究事情的來龍去脈。
“90后”女孩白曉洋本名邱桂敏,出生于屏南一個小鄉村,白曉洋這個藝名來自于家鄉著名的景點白水洋。邱桂敏在大學里便能歌善舞,是文藝積極分子,2013年大學畢業后,她到閩南與朋友創辦了一家傳媒公司。
邱桂敏是個孝順的女孩,有了積蓄后便想把雙親接到城市,父母卻不愿離開家鄉。一次回鄉看望父母,她發現,兒時記憶里漫山遍野泛黃的稻穗不見了,上千畝梯田悉數撂荒,一問村民才知道:“種田不賺錢,又苦又累,還不如出門打工。”這讓她感到陣陣心痛。
邱桂敏決定:回鄉!種地、創業,照顧年邁的父母。
邱父在代溪鎮老家有釀造黃酒和制作麥芽糖的手藝,到縣城開了一家特產店。產品原料要用到糯米,邱桂敏便想做產品拓展,開發米糊系列,把產品、銷量做多做大,再種一些生態糯米,與自己的產業鏈對接。
她在縣城附近鄉村尋找合適田地,有人推薦了南灣村。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南灣村規劃了一個千畝梯田項目,做到一半,農民紛紛外出打工,項目無以為繼,地里只種了一些油菜。
站在村西頭眺望,邱桂敏心底的情懷像加溫的水銀柱直線飆升……
2020年,通過自己創辦的“一糯千金”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邱桂敏在南灣村流轉了200多畝荒地,向各路專家請教種糧技術,拉著村民一起下田,整地、引水、選種、育秧、插秧、收割……
當時,邱桂敏眼里呈現的是一幅這樣的大自然長卷:油菜花猶如瀑布,從褐色田疇奔瀉而下。山邊的田里,茅草像洪水般涌出來。天空垂下巨大幕布,上面畫著重重疊疊的大山,經早春二月的白霧渲染,一層層山巒綿延著,如夢如幻。夕陽藏在云朵背后,射出一道道光芒,或深或淺,極像舞臺追光燈。
邱桂敏為如此開闊的大自然舞臺迷醉。
二
邱桂敏的妹妹邱桂英畢業于浙江財經大學,在杭州一家上市公司證券事務部上班,本該對經濟運行規律相當熟悉。可是,她也說油菜花好看,默認了姐姐的選擇。
姐妹倆的心思雖各有方向,卻又息息相通。邱桂敏想產業鏈對接,妹妹梳理了姐姐的感性認知,田園風光擁有潛在的景觀價值,倘若后期往農旅發展,提升這片土地的附加值,打造高端文旅項目,可以形成產業鏈閉環。
后來邱桂敏承認自己當時比較沖動:萬事開頭難。我和妹妹都不是農業專業,社會經驗不足,政策也不太了解。雇請的農民都質疑,“小姑娘哪有種田經驗”?
姐妹倆從當地農民推薦的稻種里挑出一種,不使用農藥、化肥,種放心糧。既保證農產品質量,種出的大米也能賣個好價錢。
那天,雇請的十幾個農民,中午在田間臨時搭建的小帳篷吃飯,邊吃邊聊,很溫馨的樣子。邱桂敏靈機一動,拍了條視頻發到網上,很快在村里傳開了。
后來,我在網絡上刷到邱桂敏的一條短視頻:初夏,禾苗長到齊膝高,一位五十幾歲的農婦在田里一邊干活,一邊情不自禁唱起來。因方言難辨,站在田埂上的妹妹也學著她的腔調跟唱,農婦唱:手拿鋤頭除野草。然后做鋤地狀。再唱:除去了青草好長苗呀。她大方自如地配以手勢動作和面部表情,感覺與站在舞臺上表演沒兩樣。
這場面讓人感喟,受屏南“文創”振興鄉村氣氛的耳濡目染,這里的農民已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形象,他們自信起來。
無論多難,姐妹倆還是一腳泥一腳水蹚過來,因為她們有憧憬,有夢想。
種田的事,她倆沒敢對父母說,不舍得他們跟著辛苦。邱父是快到收割時才知道此事的,生氣地說,花錢培養你們,不是讓你們跑回來種田的。
是啊,農民培養一個大學生不容易,家里兩個大學生全回來種田,你說邱父心里得有多難受。明明有條件在城里坐辦公室,偏要雨里淋太陽底下曬。
老家的左鄰右舍也會來問,孩子在城市碰到什么事了?這讓邱父很沒面子。他在心里跟孩子們斗氣:看你們怎么做下去。
三
即便如此,姐妹倆也沒有亂了陣腳,她們按部就班地把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兌現。從“田”起步,打造田園綜合體。邱桂敏自費發起田園音樂節,并舉辦南灣村農耕文化節,一撥撥城里來的游客在稻田里體驗插秧、抓泥鰍、撿田螺的樂趣。她還把一位導演請到南灣,用手機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在田間》,記錄下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田間勞作的場景……
在邱桂敏的影響下,一批批“新村民”入住南灣村,開起民宿、書屋、畫室等。“我在屏南有畝田”漸漸為人知曉。
辛苦忙碌了一年,收成卻“慘不忍睹”。成本比全省平均水平高,畝產卻低得多,還找不到市場,只能在親戚朋友間“刷臉”賣貨。可她還是不想放棄:我們再不種,以后更沒人種了。她心里有個執念——認定一件事就不能輕易言敗。
翌年開春,田里蓄水后,心神不定的邱桂敏,走到村邊梯田的臺階上西望,這里除了田野就是遠山,沒有任何紛擾。修好的田埂劃出一條條不規則的黑線,等高線似的。水田倒映著藍天,白云在其上游走。這是她心目中的舞臺。再回首往村里看,廊橋后面的傳統民居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充滿煙火氣。夢想和現實就這樣交融在一起。
邱桂敏的腦海驀地跳出一個場景。每月給農民發工資,他們先是有些不好意思,然后歡喜地接過錢,一想起農民從內心溢出來的笑意,她便頗有成就感。
咬緊牙關,堅持到底。2021年,天空出現了一抹彩霞。
屏南鄉村振興研究院潘院長到南灣調研,覺得“我在屏南有畝田”值得推廣。隨后,縣里號召黨員干部“認領一畝田”,解決耕地拋荒問題,以實際行動支持農民種糧。
雖然邱父不滿姐妹倆種田,嘴上說不管她們的事,但心里早想去幫一把。看姐妹倆嘀嘀咕咕為秋收曬谷的事發愁,他按捺不住地問,去年怎么曬的?花了多少工時?邱桂敏喜憂參半地翻開賬本。邱父聽完說,正常兩個人一天能曬2000多斤,你只有1600斤,工時花費太大……
從那一年秋收曬谷開始,邱父便介入田間管理。姐妹倆如釋重負,有時間去拜訪省水稻專家,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把更多的精力放到銷售上。
年底盤點收成,還是沒賺到錢。也就在這時,頗感失意的邱桂敏聽到了一些傳言:“哎呀,別以為她種田傻,人家拿了很多項目補助,肯定賺了好多錢……”邱桂敏委屈得想大哭一場。
因為姐妹倆的堅守,再加上城市“逆流青年”回鄉創業和原住民回流,縣里鄉里慢慢看到希望,陸續有工程項目配套到南灣村,高標準農田建設、傳統民居危房修復、打造文旅基地等,給村子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邱桂敏感覺自己吃力不討好,復墾拋荒地種糧這件事完全超出預期,倒貼錢別人還要這樣議論。姐妹倆狠狠心:我們干嗎一定要待在這里?情懷要有,但必須面對現實。
稻谷曬干入倉,姐妹倆決定要離開,跟鄉領導說:我們要生存,真的撐不下去了。
四
到了年末,事情又有了變化。寧德市委書記到屏南縣調研,縣里讓邱桂敏參加座談會。書記曾分管過農業,知道干農業需要政策扶持。他分享了其他地方的成功經驗,最后說,我必須支持你們所做的事,我先認領一畝田,你們愿不愿意再試一年?好啊!邱桂敏脫口而出,她對那個大自然舞臺始終充滿期盼。
2022年開春,市民、企業、社會團體、公益機構以及黨員干部紛紛來認領稻田,解決了她的后顧之憂。
然后,省水稻專家來了,為姐妹倆提供了富含花青素的紅米、黑米等優質高產品種,以及各種新研發的物理、生物防蟲器具,手把手指導她們農田管理。邱桂敏的父母也參與進來,與當地農民有了更好更深的溝通,大家知道了,這兩年姐妹倆是倒貼錢在種田,都感激地說:還好有你們,南灣的希望來了。
一位正值青春韶華的女孩,幾年的寒來暑往,風里來雨里去,如今田間農活樣樣能上手。我篤信,她心里有情懷。她渴望通過自己的手,源源不斷地去創造,把荒田開成福田。我也篤信,她深愛著這一片土地。返鄉之初,她與家鄉就有個約定,每年寫首歌送給家鄉,她創作的《屏山南》有這樣的歌詞:“一埂一田呀五谷香,燕兒雙雙送吉祥。好山好水呀好風光,夢里溫暖的故鄉。”
持續的堅持和努力,讓邱桂敏迎來了屬于她的榮譽:2021年當選寧德市第五屆人大代表,2022年當選福建省農村創新創業明星,2023年當選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農業農村勞動模范……這些“回響”,讓她信心倍增。邱桂敏心里明白,大學生回鄉種田只能是一個過程。她起了一個頭,在社會上刮起一陣風,改變了農民對新時代種田的觀念,綠了一片片的拋荒地,已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她還將從這里出發,整合各種資源,去實現妹妹曾經規劃過的那個美好閉環,把千畝梯田打造成人生舞臺,去綻放靚麗青春。(作者: 沉洲)
- 2024-03-15國資央企反腐敗高壓態勢持續鞏固
- 2024-03-15廣安觀潮|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監督就跟進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