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強與其他重大發展戰略的銜接,更好融入和支撐新發展格局。”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中部地區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加強與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融合聯動。
兩個“加強”,展現了既謀一域又謀全局的治理之道,蘊含了統籌兼顧、協同聯動的思想智慧。圍繞如何運用這一工作方法推進工作,記者采訪了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院長(副主任)湯建軍。
1 堅持系統觀念,站在整體全局的高度,以普遍聯系、全面系統、變化發展的觀點來觀察和處理問題
記者: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部地區的發展提出了兩個“加強”要求。兩個“加強”體現了怎樣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方法論?
湯建軍:兩個“加強”,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普遍聯系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內容之一,主要包括聯系的普遍性、聯系的客觀性、聯系的多樣性等方面。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不存在孤立存在的實體,這包括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以及整體聯系。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整體統率部分,具有部分所沒有的功能,部分的功能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事物聯系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其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
堅持系統觀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的重要體現,是對普遍聯系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創新發展。系統觀念蘊含著事物及其發展的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開放性、動態性等哲學原理。系統觀念既強調事物作為一個整體與其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以及整體與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又強調系統內部各要素按照特定的結構和順序相互聯系和作用;既強調系統由不同的層次構成,各層次之間存在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又強調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存在物質、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換;還強調系統是動態變化的,它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和進化。事物發展的這些特性共同構成了系統觀念的哲學基礎,也決定系統具有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唯物辯證法認為,從來就沒有隔斷歷史的“飛來峰”,也沒有孤立獨存的原子。這要求我們堅持系統觀念,站在整體全局的高度,以普遍聯系、全面系統、變化發展的觀點來觀察和處理問題,以更好促進事物的發展和進步。
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兼顧,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基礎性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系統觀念貫穿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根據新的實踐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這個過程中,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例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強調“要學會運用辯證法,善于‘彈鋼琴’,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并從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等方面作出了重大部署。又如,談及全面深化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要求既抓改革方案協同,也抓改革落實協同,更抓改革效果協同,促進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談及區域協調發展,強調“推動好一個龐大集合體的發展,一定要處理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系”,注重各領域、各區域之間統籌協調,強調各項政策之間相互配套、相互耦合,在協調平衡中形成整體效應,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方法論;談及全面從嚴治黨,強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必須統籌聯動,增強總體效果”,我們黨在實踐中把握“三不腐”內在邏輯,加強頂層設計,注重統籌銜接,把“三不腐”貫通而不是割裂地、具體而不是抽象地抓實抓好,充分發揮懲治震懾力與制度約束力、政策感召力、文化影響力的疊加效應。
2 以統籌兼顧、協同聯動方法論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問題
記者:在此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作出重要部署,統籌兼顧、協同聯動是這些重要部署的關鍵詞。對此,應如何理解?
湯建軍:統籌兼顧、協同聯動作為一種方法論,體現在治國理政各個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部地區崛起的一系列重要部署,都是堅持系統觀念,以統籌兼顧、協同聯動方法論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問題的體現。
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就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這次座談會上,談及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更加重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正是這一方法論的體現。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過程中,要準確把握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關系,促進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協調同步。一方面,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決定性前提和關鍵性支撐。另一方面,產業創新推動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等新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也是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的落腳點。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推動產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既要加強重大科技攻關,增強產業創新發展的技術支撐能力,又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構建上下游緊密合作的創新聯合體,促進產學研融通創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更好融入和支撐新發展格局,就要加強與其他重大發展戰略的銜接。去年以來,從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到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聚焦區域發展戰略,召開多場專題座談會,作出一系列新的戰略部署。在歷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對各區域發展提出要求,對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之間的銜接聯系也提出了明確要求。例如,東北地區要“加強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西部大開發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對接”;長三角要“更好聯動長江經濟帶、輻射全國”;長江經濟帶則要更好發揮“橫貫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的獨特優勢,更好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等。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部地區“要加強與其他重大發展戰略的銜接”,同時要求中部地區“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要建立健全區域內省際合作機制,提升區域協同發展水平;大力促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發展,加強都市圈之間協調聯動,更好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這些部署都是堅持統籌兼顧、協同聯動方法論的體現。
持續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內陸開放高地,就要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座談會上明確要求,要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持續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內陸開放高地。我國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后,客觀上要求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和生產力發展路徑,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并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必須看到,這一過程必然要求面向全球,引入一切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優質高端要素,借鑒學習其他經濟體發展先進生產力的成功經驗,也必然要求我國在推進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領域深層次改革的過程中,不斷提升高水平開放的能力和水平。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必須統籌推進。
加快建設美麗中部,就要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協同”二字,凸顯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辯證關系的深刻把握。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既要持之以恒抓好生態環境保護,也要進一步挖掘綠色低碳轉型蘊含的巨大發展潛能,在發展和保護的良性互動中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具體而言,既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又要推進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還要完善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就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融合”二字,是對工農城鄉關系的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對中部地區來說,要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城鄉之間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進一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加強鄉村環境整治,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完善強農惠農富民支持制度,充分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形成新的增長點……這些科學部署正是協同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農民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的體現。
努力提升糧食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就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進。新時代以來的實踐證明,必須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發展和安全要動態平衡、相得益彰。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國之大者”。此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進,努力提升糧食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中部6省以約占全國十分之一國土面積、約四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約五分之一的經濟總量,糧食總產量穩定在4000億斤左右,約占全國30%;2023年原煤產量約占全國三分之一。對于中部地區來說,要高質量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切實打造一批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進一步提升煤炭、稀土等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增強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更好實現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多能互補、深度融合。
3 牢固樹立全局意識,以重點攻堅帶動多點突破、全面發力,使各方面工作協調向前推進
記者:學好用好統籌兼顧、協同聯動方法論,黨員干部應當從哪些方面著手?
湯建軍:要樹立全局意識,堅持從大局出發考慮問題。全局是由局部組成的系統,全局與局部并不是對立關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辯證統一關系。一方面,全局是由局部構成的,每一個局部都在全局中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搞活局部,使局部的功能和作用充分釋放出來,形成整體效應,才能做好全局工作。另一方面,我們更要認識到,全局高于局部、統率局部、決定局部,局部必須服從全局,堅持小道理服從大道理、地方利益服從國家整體利益。例如,中部地區向北連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向東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向南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又處于長江經濟帶發展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江河戰略”的中游關鍵地帶。居中的區位和四通八達、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網絡,使中部地區不僅在東西聯動、南北協調、產業梯度轉移等方面發揮著橋梁紐帶功能,在促進跨區域資本、人才、技術、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動、物資商品流通與合理配置中也具有關鍵作用。如果這一橋梁紐帶和關鍵環節出現“堵塞”或“梗阻”,就可能嚴重影響經濟運行和國內大循環的暢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干部想問題、作決策,一定要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多打大算盤、算大賬,少打小算盤、算小賬,善于把地區和部門的工作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棋局,做到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全局意識,正確認識大局,堅決服從大局,自覺從政治高度、從國家發展全局思考問題,善于把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放到大局中進行思考和定位,使局部工作在大局下開展,凡是有利于大局的事情要盡力辦好,凡是不利于大局的事情堅決不做。
要牽住“牛鼻子”,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統籌兼顧,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平均用力,而是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集中資源、靶向發力、重點突破,實現“一子落而滿盤活”。以中部地區為例,產業發展的長板在于農業基礎堅實,能源礦藏豐富,制造業積淀深厚,因此承載著重要功能——我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重申了中部地區“三基地一樞紐”功能,強調“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出的重要部署也重點圍繞發揮中部地區比較優勢、強化中部地區重要功能來布局。如在5年前首次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中部地區崛起工作提出的重要意見,第一條就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在今年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中部地區要立足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黨員干部要理清工作思路、分清輕重緩急,統籌好各項工作推進的速度、力度和進度,善于以重點攻堅帶動多點突破、全面發力,使各方面的工作協調向前推進。
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兼顧眼前與長遠,根據形勢變化發展及時調整重點工作。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任務,統籌兼顧還意味著不能停滯僵化,必須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近年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穩步推進,放眼中部地區,河南、山西深度參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湖北、湖南、江西積極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安徽依托長三角一體化,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實現轉型升級;長株潭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鄭州都市圈、山西中部城市群競相涌現……中部地區不僅立足自身定位主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更將發展的目光看向世界,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日漸完善,對外開放水平和質量顯著提升。可以說,中部地區實現區域內融合互動、融通互補,區域外在高水平開放合作方面邁出新步伐,發展空間不斷拓寬,正是不斷根據客觀情況及其發展變化,科學分析不同時期和階段的重點任務,因勢利導、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與國家其他重大戰略的融合聯動中不斷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實干奮斗的成果。(本報記者 郝思斯)
- 2024-03-25深度關注 | 推動中部崛起 凝聚發展合力
- 2024-03-25在毫厘間“搭積木”
- 2024-03-25發揮“頭雁效應”持續整治形式主義
- 2024-03-25生物制造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