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從本質上說,這個觀點指出事物內部各要素以及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推動著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從而構成宇宙萬物千變萬化的生動圖景。列寧曾說:“發展顯然不是簡單的、普遍的和永恒的生長、增多(或減少)等等。——既然如此,那首先就要更確切地理解進化,把它看作一切事物的產生和消滅、相互過渡。”這為我們研究和把握發展范疇提供了方向性指導。一般來說,發展作為哲學范疇,需要從永恒性、質變性和規律性三個方面來認識。
發展是一個永恒的過程
要從哲學的高度來理解“發展”范疇,必須與“運動”“變化”兩個概念結合起來,弄清楚三個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這是理解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的前提。
一般說來,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是事物變動不居的動態過程。運動包括宇宙中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所以就一般含義來說,“運動”和“變化”是同等意義的概念,既包括事物發生的量變過程,也包括事物發生的質變過程;既包括事物上升的、進化的過程,也包括事物下降的、衰亡的過程。但是,二者也有細微的區別。如我們談“運動”的時候,往往更側重于表述事物存在的一般方式;而“變化”則較側重于強調運動中所產生的不同的內容,即事物內外部因素所發生的演變。在哲學史上,運動曾被歸結為機械運動,被認為只是數量的增減和機械的移動,并不發生本質性的變化。恩格斯把運動歸納為五種形式,即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和社會的運動,大大拓展了運動概念的內涵。
然而,“運動”和“變化”作為高度抽象的概念,并沒有直接表達或規定自身的總體性質,更沒有指出事物發展的趨勢或方向。因此,作為哲學層面的發展概念便應運而生了。恩格斯有一段名言:“一個偉大的基本思想,即認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其中各個似乎穩定的事物同它們在我們頭腦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樣都處在生成和滅亡的不斷變化中,在這種變化中,盡管有種種表面的偶然性,盡管有種種暫時的倒退,前進的發展終究會實現。”所謂過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歷史,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事物發展在時間上的持續和在時空上的延伸。一切事物都是作為過程而存在、作為過程而發展的。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是個永恒發展的過程。
發展是舊事物滅亡、新事物產生的過程
從世界整體來看,一切事物都處在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中。歷史上的任何東西,從當時的歷史條件來看,都有其存在的根據和理由,但隨著條件的改變,又會喪失其存在的根據和理由,從而轉化為其他事物,以此構成整個物質世界生生不息的發展過程。所以,發展作為一個哲學范疇,是在概括運動、變化基本特性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事物運動的整體趨勢和根本方向。可以說,發展是指事物的前進性、上升性的變化,反映著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或者是從一種運動形式中產生出另一種運動形式的過程,特別是指人們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各個方面所經歷的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由無序到有序的過程。
發展是一種運動和變化,但這并不是說所有的運動和變化都是發展,只有那些向上的和進步的運動和變化才是發展。當然,任何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都不可能呈現出直線性,往往在某個時期或階段出現下降或倒退的現象,但是從事物運動和變化的總趨勢來看,則是向上的和進步的。從這個角度說,發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所謂新事物,是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具有必然性的、合乎歷史前進方向的、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而舊事物則是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喪失其歷史必然性、日趨滅亡的東西。當然,判斷一個事物是不是新事物,不能以其出現的時間先后為標準,因為新出現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出現一段時間的事物也未必是舊事物;也不能以其數量的多少、力量的強弱為標準,因為新事物在剛剛誕生的時候,往往數量不多,力量弱小。要判斷一個事物是不是新事物,關鍵要看其是否具有歷史必然性,是否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
發展過程具有規律性
把發展與規律聯系起來,把自然界、社會和人的思維的一般規律作為哲學的研究對象,是馬克思恩格斯所創立的新哲學的一大貢獻。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文中,在充分肯定費爾巴哈是個“杰出的哲學家”的同時,指出其哲學存在四大缺陷,第一個缺陷就是“哲學這一似乎凌駕于一切專門科學之上并把它們包羅在內的科學的科學,對他來說,仍然是不可逾越的屏障,不可侵犯的圣物”,說明費爾巴哈沒有對自己的哲學確立科學的研究對象。恩格斯詳細闡述了馬克思對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改造的過程,指出“辯證法就歸結為關于外部世界和人類思維的運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這就為辯證法確立了科學的研究對象。恩格斯充分利用當時自然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自然界的發展規律,并強調“自然界也被承認為歷史發展過程了。而適用于自然界的,同樣適用于社會歷史的一切部門和研究人類的(和神的)事物的一切科學”,歷史唯物主義的任務“歸根到底,就是要發現那些作為支配規律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上起作用的一般運動規律”。恩格斯不僅為歷史唯物主義確立了科學的研究對象,而且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事物的發展過程具有規律性。但是,規律的表現形式和實現方式在不同的領域是不一樣的,這就必然影響我們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界中,全是沒有意識的、盲目的動力在彼此發生作用,而一般規律就表現在這些動力的相互作用之中;沒有任何事情是作為預期的自覺的目的發生的。如老鼠生出來并不是為了給貓吃的。而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人所進行的具有自覺意圖、有預期的、有目的活動的結果。正是因為人有意識、有目的地參與,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實現方式才具有本質性差別,這一點不僅直接影響到社會歷史的發展進程,也深刻影響到人們對社會歷史規律的認識。
然而,必須認識到,盡管人的活動是有計劃有目的的,但“它絲毫不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歷史進程是受內在的一般規律支配的”。這是因為,雖然人們“行動的目的是預期的,但是行動實際產生的結果并不是預期的”。這說明社會歷史發展有著不以人們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同時,在社會歷史領域里,社會發展在表面上也要受到偶然性的支配,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這種偶然性始終是受內部的隱蔽著的規律支配的,而問題只是在于發現這些規律”。我們在研究和探索社會發展規律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其表現形式和實現方式。
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出發展是有規律的,并且告訴人們有哪些規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存在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領域的一般規律;本質和現象、內容和形式、原因和結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等,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從不同側面進一步揭示了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上層建筑必須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狀況,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把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的一般規律作為研究對象,而且從不同的層面構建起科學的規律體系,使哲學史的發展進入全新階段。【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教授 阮青】
- 2024-04-01廣安觀潮 | 主動投案彰顯懲腐效能
- 2024-04-01風采|深挖蛀蟲碩鼠 守護國之大者
- 2024-04-01聚焦責任落實 凝聚監督合力 深挖違法占用耕地背后風腐問題
- 2024-04-01踔厲奮發新征程丨新型儲能“蓄”勢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