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注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強調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在位于北京中關村示范區的北京術銳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記者近距離感受到科技創新成果帶給人們的震撼。
一臺機器人的機械手將厚度約0.17毫米的生鵪鶉蛋蛋殼輕松剝離,且保證蟬翼般的蛋膜完好無損。
這只靈活的“手”安裝在術銳機器人歷經數十年研發,擁有國際首創、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之上,可實現“亞毫米級”的精準控制。“手術場景中,利用3D高清電子內窺鏡和彎轉自如的蛇形手術器械‘手’,從一個2.5厘米直徑的小口中伸入,完成切割、縫合等腹腔鏡手術操作,整個過程的延時小于80毫秒。”術銳機器人副總經理胡慧慧告訴記者,目前,這款手術機器人已獲得國家藥監部門的注冊批準,成功在泌尿外科、婦科、胸外科等領域參與完成近千例臨床手術,有效填補了該領域的國內技術空白。
自2014年落戶中關村示范區至今,術銳機器人實現了從國際首創全新技術研發到落地臨床應用的發展進步。“一路走來,我們得到了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胡慧慧說,“為支持企業發展,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給予我們多次立項支持,對推動醫療機構參與產品臨床應用、產品優化迭代等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來,黨中央支持中關村開展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我們圍繞做強創新主體、集聚創新要素、優化創新機制等方面,實施24項重大先行先試改革措施,推動出臺基礎研究稅收優惠、關鍵核心技術產品示范應用等50余項配套政策。”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負責同志介紹,開展先行先試改革,不僅發揮了壓力測試、試點突破作用,還有效激發科研活力,進一步增強科研人員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獲得感。
進入新時代,中關村示范區先行先試改革“試驗田”作用充分發揮,政策機制不斷創新,科技成果轉化人員股權激勵、外籍高層次人才出入境便利等30項政策向全國復制推廣。從“試驗田”到“先行者”,如今,中關村已經成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環顧中關村示范區,像術銳機器人這樣受益于科技體制改革政策的企業、機構不在少數。
在位于海淀區中關村國防科技園5號樓19層的北京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高校專業化國家技術轉移機構”的牌子引起記者注意。北京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主任陳柏強告訴記者,2016年,學校成立技術轉移中心,同時注冊北京理工技術轉移有限公司作為其市場化運行平臺。“‘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作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組織實施與專業化服務機構,中心負責學校各類科技成果的轉讓、許可、作價入股及孵化培育學科性公司等業務,公司則主要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陳柏強說。
專業機構讓技術轉移事半功倍。在陳柏強看來,學校成立專門的技術轉移中心,并創新性地提出“先賦權后行權”轉化機制,即保留所有權、賦予使用權、股權變期權,既保證了教師創業的規范性,又切實提高企業組建和后續運行效率。“我們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事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新型技術轉移機構運行機制,是破除科技創新束縛的一次創新嘗試。”陳柏強說。
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技術轉移機構提供科技成果評價、知識產權運營、技術投融資、供需對接、交易談判、項目孵化等服務,對推動技術創新價值的發掘、實現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積極落實《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開展科技成果評價、篩選與培育、知識產權布局與運營、價值評估與市場調研、供需對接與技術交易、投融資服務等工作,共計支持了105家技術轉移機構,通過整合資源、搭建平臺,為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提供專業化服務,持續推動高質量科技成果在京落地。”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要持續深化改革措施,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政策體系建設,完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體制機制,強化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和轉化人才培育,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立足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壓茬推出新的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政策,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堅決破除束縛科技創新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科技競爭優勢。”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負責同志表示。(記者 韓思寧 文子玉)
- 2024-07-25做深化改革的參與者推動者行動者 堅定不移將改革推向前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我省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 2024-07-25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2024年上半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情況
- 2024-07-25習近平給廈門航空有限公司全體員工回信
- 2024-07-25新征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深刻領會和把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