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福建省南平市紀委監委聚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作出的“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福建的驕傲”重要指示精神,探索運用“知、督、促”工作機制,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
堅持以“知”為先,著力“找準點”。知部署,全面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統梳理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明確推動“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的具體監督任務。知要求,圍繞“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四個方面重點,明確“綠色發展、環境改善、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環境監管、問題整改以及群眾滿意”等七項具體監督內容。知底數,摸清各縣(市、區)優良空氣占比,到期關閉和停產礦山生態修復率,衛星照片“非農化”違法用地整治進展,轄區內主要流域、小流域斷面水質情況和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點位分布,城鎮污水收集處置率及農業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方面治理情況底數,明確“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具體監督標準。知職責,聚焦屬地責任、監管責任,對照生態環境政策法規,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評分細則,梳理生態環境保護職責20項,以及地方黨委和職能部門8張權責清單,按照權責清單將相關“一把手”和領導干部列為具體監督對象。知風險,圍繞綠色發展、環境改善、污染防治等重點,梳理空氣質量考核目標未達成、自然生態保護系統與修復工作滯后等19個風險點,制定監督指引,提出具體監督措施。
堅持以“督”為要,聚力“打深井”。聚焦重點督,緊盯職能部門以及各級黨政“一把手”、班子成員等重點人員履職情況和廉潔風險,分層級壓實屬地責任、監管責任。分階段跟進監督森林生態安全屏障建設、茶園生態化改造等重點項目落實情況,以及礦山修復、城鎮污水揚塵治理等18項重點工作推進情況。選取中小河流治理、安全生態水系、農村供水保障等9類重要資金,以及涉水重大項目,開展閩江上游水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問題導向督,堅持透過業務看政治,從見事到見責、見人,深查反復發生、影響深遠以及群眾反映強烈問題背后的責任、能力、腐敗、作風和體制機制問題,共發現相關問題650個。精準分類督,對照有關規定,將監督發現問題區分為整改類、關注類、問責類,從思想、態度、動機、行為等方面綜合分析,找準問題癥結,有針對性地制發紀檢監察建議、工作提示函。緊盯整改督,堅持定目標、定舉措、定時間節點、定責任人、定獎懲,加強對問題整改的跟蹤督辦。通過看態度、看措施、看落實、看效果,推動生態環境部門完善制度,督促相關職能部門靶向對城鄉生活污水、農村飲用水安全、城市揚塵污染等開展專項整治。
堅持以“促”為本,致力“見效果”。促責任落實,市委履行主體責任,市委主要領導主持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會,對監督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市委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至各縣(市、區)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導檢查;市紀委監委強化專責監督,推動相關部門履行職能監督職責,形成同題共答、同向發力格局。促關口前移,對監督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運用談話提醒、通報批評等方式,及時糾偏正向。如,針對永久基本農田非耕地問題整改工作進展滯后情況,督促武夷山市委集體約談10個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推動履職作為。促震懾效應,堅持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對違規干預插手生態環境工程建設、專項資金管理等以權謀私、利益輸送、濫用職權等違紀違法問題,保持“零容忍”態度,共立案查處91件。促建章立制,督促職能部門深入查找問題背后的制度漏洞,對賬銷號、補齊短板,推動完善制度82項。如,針對河湖長、林長權責不清、履職不力等問題,推動市河長辦、林長辦分別探索建立“巡河交水”和“巡山交樹”工作制度,即河湖長、林長離任時要交接河湖水質、涉河問題和森林資源數據等,以此健全全市河湖長、林長責任閉環。促覺悟提升,把廉潔教育貫穿生態環境保護監督之中,通報生態環境領域政治監督中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5批次19件,推動市委辦、市政府辦專題通報11起畜禽養殖及水利行政執法“寬松軟虛”典型案例,不斷提升黨員干部保護綠水青山的思想自覺。(葉陳海 蔡志明)
- 2024-08-14退休不是腐敗“避風港”
- 2020-08-25前沿訪談 | 暢通雙循環 開創新格局
- 2020-10-12深度關注 | 數字化變革
- 2021-09-07深度觀察|全力奔赴冰雪之約